俄罗斯北极政策的未来走向
2016-05-30李昕昕李振福
李昕昕 李振福
摘要:当前一段时间内,俄罗斯面临的乌克兰危机、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卢布的贬值、俄土危机等一系列不稳定的国际背景,也对俄罗斯的北极政策走向带来重要的影响。文章在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俄罗斯在北极政策上的可能性、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北极政策;地缘政治;国家利益
2015年12月17日,李克强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进行了中俄总理的第二十次定期会晤。双方在会晤后共同签署了《中俄总理第二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同时也签署了其他30余项中俄双边合作文件,内容涵盖能源、投资、金融、高科技、海关、质检、教育、旅游等领域。双方约定要“加强北方海航道开发利用合作,开展北极航运研究”,反映了俄罗斯对于共同开发北极航线的期望。当前一段时间内,俄罗斯面临的乌克兰危机、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卢布的贬值、俄土危机等一系列不稳定的国际因素,也同样影响着俄罗斯的北极政策走向。
一、在北极政策上将继续发挥地缘优势,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俄罗斯现阶段和未来的北极政策只是俄罗斯在其他地方(从乌克兰到叙利亚再到伊拉克)所奉行政策的延伸:给以美国的西方制造问题,然后主动要求和解,以换取适当“报酬”。俄罗斯拥有北极圈内最长的海岸线,不仅一直将北方海航道作为自己的领海,并且积极向联合国提出对北极大陆架的主权申请,扩展俄罗斯在北极的边界。尽管美、加等多次反对阻挠,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不会改变,俄罗斯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使新的北极大陆架外部边界划定方案合法化。
2015年8月,俄罗斯向联合国提交正式申请文件,申请文件主要是要求联合国承认俄罗斯对120万平方公里的北极大陆架拥有主权。其实,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开始利用扇形原则主张北极地区陆地及海域的主权。2001年,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俄罗斯提出在北极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延伸划界提案,但由于当时俄罗斯方面不能证明北极大陆架是俄罗斯领土的自然延伸而被驳回。2007年,俄罗斯潜艇在北极将一个装有俄罗斯国旗的容器投入北冰洋底,企图通过先占原则宣誓主权。
大陆架的扩张,对俄罗斯而言不仅仅是能源、渔业等资源的增多,更有利于俄罗斯在北极事务的地位和话语权的提高。随着北极问题越来越热,地位和话语权的抢占尤为重要。因此俄罗斯会继续积极的推进北极大陆架扩张的划定,争取利益最大化。
二、俄罗斯的首要战略目标是能源和通道,勘探的重点在技术环保
俄土危机、乌克兰危机、卢布危机等从实质上讲,都是由于俄罗斯对于能源GDP的依赖引起的。仔细分析俄罗斯的北极战略政策目标可以发现,其实俄罗斯首先针对的正是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曾经的“无用之地”北极地区,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极的能源优势,俄罗斯对北极的重视是必然的。此外,北极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贯穿北极地区的运输路线,尤其是北方海航线的可观发展前景。这条比传统航线大大缩短了距离的航线,是能够有效连接俄罗斯东西部地区的最快海上航线。
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其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保证。然而,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难度大、风险高,俄罗斯曾试图开采巴伦支海油气田,但是受到绿色和平组织等环境保护团队的反对和欧美制裁的压力,因此,要想在未来的北极能源开发中得到实在的经济利益,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会在北极勘探方面,把重点放在环保上,着力加大投入勘探资金,提升勘探技术水平,尤其是能源资源的勘探技术及核动力破冰技术。
近几年,北极油气田区域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关注的焦点,并将其列入21 世纪俄罗斯油气资源战略发展的核心区域。“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战略规划”计划在亚马尔半岛、巴伦支海、喀拉海以及伯朝拉海建设油气开发区。俄属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因此,勘探开发的技术能力就显得比较关键了,而目前俄罗斯的北冰洋沿岸及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能力和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与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家相比,显得有些滞后。
勘探过程中最有力的支撑就是破冰船。勘探需要强大的破冰船队。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破冰舰队,但舰队已老化,需建造新的核动力破冰船。2011年5月,俄罗斯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就在西伯利亚西海域发生了核泄漏。为了防止再发生,除了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也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
三、俄罗斯的北极外交政策将把北极未来合作重点放在亚洲地区
乌克兰危机及俄土危机等,使得俄罗斯与欧美矛盾日益突出,但是俄欧的能源外交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持续的。虽然如此,俄罗斯的北极合作方向在向中国、印度等亚洲地区国家转移。因此,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必将继续推行和稳固俄欧合作,同时着力加强与亚洲国家的互利合作。
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欧盟同俄罗斯的政治关系一度恶化,经济影响显著,但双方并未放弃合作可能。近日来俄欧领导人频繁发声,表示仍愿意同对方开展能源合作,且双方意愿愈发强烈。因此在俄罗斯的北极战略中不会放松对欧合作,持续、求稳将是其未来的合作方向。
与此同时,美欧制裁迫使俄罗斯转向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亚洲地区国家。2015年4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对越南进行了国事访问,他的这次行程被认为是俄罗斯通过加深与亚洲国家的联系,来弥补由于乌克兰危机俄欧美关系断裂造成的损失,这次访问着重强调了俄罗斯与越南将在多个地区建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国家还讨论了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在2015年底签署自由贸易条约的可能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旗下的石油生产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Gazprom Neft)与越南国家油气集团(PetroVietnam)签署了在俄罗斯伯朝拉河海(the Pechora Sea)大陆架共同合作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备忘录,同时还达成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获得越南佟荃港(Dung Quat)炼油厂股份的总体协议。
中国、印度等国家拥有俄罗斯所需的庞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日益发展起来的技术等,均是俄罗斯目前开放北方海航道,建设基础设施的客观需要。为此,俄罗斯在北极开发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决心进行国际合作。
四、俄罗斯的北极军事政策将着力加强军事保障利益的实现
2015年12月,俄罗斯宣布完成了在北极地区亚历山大地岛上四个军事基地的建设工作。其实,无论俄罗斯北极政策的着力点在哪里,一切事实都已证明俄罗斯政府对于北极建设(包括北极军事建设)的加强。按照俄罗斯官方的表态,俄罗斯的如此做法都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为保障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长远考虑,为应对北极各类潜在威胁和挑战,俄罗斯必然要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
进入北冰洋地区最重要的船只就是破冰船,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破冰船船队。气候变暖并没有消除北极的多年积冰,却使得浮冰更具流动性且越发难以预测。随着进入北极变得容易,而且随着对开发该地区商业兴趣的加大,浮冰的移动以及不断增加的军事和民用使用频率将使得破冰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船只,为了执行日常任务都需要破冰船的支持,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俄罗斯拥有最好的破冰装备,可以充当全球进入北极地区的保证。在其民用核动力机构的支持下,俄罗斯拥有4艘核动力远洋破冰船——这些船有充足的动力和续航能力,可以支持对北极地区的军事探索。俄罗斯还可以调配一大批常规动力的破冰船。与俄罗斯相比,美国仅仅可以调用其海岸警卫队的3艘破冰船,以及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几艘破冰船。其他国家无法做到像俄罗斯军队一样利用破冰船轻易进入北极地区。这使得俄罗斯规划它在北极地区的军队和资源进入战略时拥有极大的自由度。
在国际事务中,自身利益的维护必须以武力为保证,只有加强军事力量,相应的战略才能得以实施。俄罗斯作为北极八国之一,希望争夺更多的北极利益,强大的军事实力是维护其在北极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其它环北极国家纷纷在北极部署自己的军事力量,未来的北极争夺很可能发生军事冲突,加强北极的军事力量能够确保俄罗斯在冲突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俄罗斯必将长期坚持并加强在北极的军事战略,组建北极部队以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利益。
北极地区对于俄罗斯的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是俄罗斯的巨大能源库,还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俄罗斯通过加强对北极的军事部署,能够弥补因北约东扩而造成的战略空间狭小。同时,俄罗斯还可以通过控制北极航线,进而控制世界经济的新通道,从而拓展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此外,由北极8国组成的北极理事会很可能趋向于“北约化”,这意味着俄罗斯很难在北极理事会寻求更大的关于北极的安全保障,也不排除北极理事会中的北约成员国合起伙来对抗俄罗斯,届时,北极理事会可能沦为北约共同对抗和打压俄罗斯的一个政治工具。因此,俄罗斯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作为回应策略,如派遣舰队巡航北极、建设北极军事基地等等。
俄罗斯媒体表示,北极纷争的最后解决不是由国际法决定,而是由军事实力决定的。因此,面对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威胁,为保护在北极的利益,俄罗斯正逐步强化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2013年普京强硬要求恢复原苏联时期在北极的所有军事设施。后经过2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俄罗斯在北极建成了6个军事基地,有现代化军营、无线电中继站、机场、飞机导航和雷达设施等。此外,俄罗斯还在北极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据俄总参谋部计划,俄罗斯将进一步完善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打算2018年前向北极地区派遣常驻部队。
总之,从政治需要的角度,俄罗斯不会放松地缘优势,继续努力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经济的驱动,俄罗斯会把重点放在能源资源的勘探上,北极勘探未来重点在技术环保;受到外交的牵制,俄罗斯北极合作重点落在亚洲地区;从军事层面看,为保障俄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地位,进一步加强军事保障利益实现是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李昕昕,吉林日报社;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