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琴新区发展探究下的“英语+葡语”复语型人才集聚与培养方式研究

2016-05-30袁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2期
关键词:葡语英语

袁翠

摘要: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挂牌,横琴新区迎来“自贸时代”新起点。未来五年横琴新区将主打“葡语系国家”牌,扩大对葡萄牙语系、西班牙语系国家的开放合作。为了切实加强横琴新区自贸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沟通交流,仅精通英语已不能满足新区发展的需要,新区发展需要大量精通英语与葡语的国际化复语型人才。为此,笔者就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集聚与培养方式展开探讨,旨在为新区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提供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横琴新区;“英语+葡语”复语型人才;集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33-02

一、“英语+葡语”国际化复语型人才集聚与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世界,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在澳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中国与葡语国家间贸易总额达1,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0.85%。其中葡萄牙是中国葡语国家共同体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广东与拉美地区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广东省企业在拉美地区的投资项目累计达到266个,拉美已成为广东企业在境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1]。

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之一的横琴新区片区自贸区,毗邻澳门,地理位置独特。在广东乃至全国自贸区建设的大格局中,横琴新区是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依托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的优势,扩大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中国企业、中国装备、中国服务“走出去”的重任。然而葡语系国家英语普及率较低,要跟这些国家进行交流,语言是第一大难关,唯有突破这个关口,双方合作方能更进一步。

葡萄牙语在我国一直被称为“小语种”,每年国内几所外语高校培养的葡语毕业生数量极少,葡语人才匮乏。而既精通英语、葡语,又要了解双方国情并具备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复语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种语言被需求拖行的状况已远不能满足横琴新区的发展诉求。为了切实加强横琴新区自贸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沟通交流,推进广东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平台建设,新区需要大量精通英语与葡语的国际化复语型人才,“英语+葡语”国际化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已成为新区发展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二、“英语+葡语”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本质内涵与集聚培养方式

1.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本质内涵。根据施行(2008)对国际化人才所应具备素质的阐述,国际化人才指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浓厚的创新意识;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并具有多种语言的表达能力;熟谙国际惯例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整合能力、在国际舞台上能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灵活的运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参与各项国际事务活动时有独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健全的人格,不丧失辱没国格。施行的论述涵盖了知识、能力、人格等不同层面[2]。

2.“英语+葡语”国际化复语型人才集聚与培养方式研究。根据“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片区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3],横琴片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平台,扩大对葡萄牙语系、西班牙语系国家的开放合作。鉴于目前国内对西葡语人才的巨大需求,国内师资力量短缺,整体仍处于数量少、经验浅这一阶段,为了尽快集聚培养精通英语与葡语的国际化人才,笔者以为应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做些探索。

(1)创新“英语+葡语”国际化复语型人才“柔性引进”方式方法,出台形式多样、灵活便捷的引才引智政策,引进以休闲旅游服务、商务服务、高新技术等产业人才为主体的高端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葡语人才来横琴进行客座讲学、指导咨询、科技研发活动,通过技术合作、合资入股、共同投资等形式或开展其他专业工作;同时积极吸引港澳、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外国专家以及技能型葡语人才参与横琴开发。对横琴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旅游休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科教研发和高技术等重点产业高端人才,采用定向引入、团队引入等多种方式优先从速引进;鼓励其到横琴任职,参与横琴新区的开发管理;并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开辟“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在横琴创业和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借鉴港澳地区公共服务成熟经验,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机制和监管制度,扩大人才服务供给,加快建立能够满足境内外人才需求、合理适度、符合国际标准、拥有比较优势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公共卫生、医疗、社会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购房补贴等方面制定妥善政策,为人才发展创造安居乐业的保障环境,打造人才发展保障平台。

(2)依托澳门高校、科研院所及跨国公司等,深化澳门交流与合作,共建葡语人才培养基地。澳门与葡语国家关系紧密。澳门的行政架构和法律体系源自于葡萄牙,与其他葡语国家的行政和法律較为相近。此外,葡语是澳门特区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澳门特区葡文学校、报纸杂志、通讯电台、卫星电视、互联网络等设施完善健全、方便快捷。葡语的教育或与葡语相关讯息的传播在澳门亦相当普及,葡语的学习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次,一些澳门居民移居葡语国家,他们对内地和葡语国家的风俗民情、文化教育、法律制度等都熟谙能详、了如指掌[4]。因此,鉴于澳门与葡语国家历史渊源深厚,在葡语人才培养方面,可充分利用澳门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与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基金会等大学院所及组织机构的合作交流,为横琴新区培育更多精通葡语的专业专才。通过与澳门基金会、澳门大学合作,定期为国内葡语专业学生到澳门大学修读提供为期一年的葡语课程支持,使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提升葡语水平;通过与澳门理工学院葡语教学暨研究中心合作,充分利用其葡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加强国内的葡语师资培训。并通过在横琴新区设立葡萄牙语教学分支机构、吸引澳门高校横琴办学(如澳门大学珠海校区)等,搭建合作互动平台;同时建设虚拟大学园,通过网络连通大学、大学派出机构及研究机构,创造教育机会,提高培训质量,推进中葡文化交流。充分利用澳门国际化葡语专业人才培训资源优势,携手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东方葡萄牙学会葡萄牙语中心等与境内外的多个葡语培训机构,定期举办葡萄牙语课程短期培训班,面向政府与区内企业开展葡语培训工作,率先培训横琴自贸片区政府、企业、商贸机构的商务人员。采用英语及葡语双语教学,以情境体验、文化比较学习形式为主,重在强化商务、旅游场景交流,学习语音、文化、表达、内涵差异。并将该项培训计划作为横琴新区设立多语种国际语言测评及培训基地的开端,以加快广东与拉美国家经贸合作平台建设与申请举办中拉博览会的葡语人才建设工作,解决当前人才供给燃眉之急。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组织珠海市的八所高校和葡萄牙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在培养中英葡三语翻译人才方面推出系列合作交流项目,把国内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将仅限于国内课堂教学的“小课堂”从课外、校外延伸到国外,使之成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三结合的“大课堂”。并定期举办葡语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如“葡萄牙语语言学国际协会国际研讨会”、“世界葡语研究大会”等,不断总结以往合作项目,集结专家意见,商讨和制订葡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升国际化葡语人才培养质量。

(4)携手本地高职院校,开展高技能“英语+葡语”复语型人才培养。在参与横琴新区建设,为横琴新区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方面,作为高等教育另一类型的高职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职教育最大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要其强调其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所学知识的“适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专业”相比,高职教育更为强调的是“技术专业”而非“知识专业”。高职教育所培养輸送的人才更为突出实用性,更加强调实操能力。新形势下新区的发展当然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可依托珠海市现有的高职院校,结合新区发展的产业需求,对商务、旅游、金融等相关专业,在原教学计划主修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葡语课程,进行葡语副修,复语教学。同时积极寻找社会资源,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与横琴新区内的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校外葡语实训基地,提升学生葡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从业能力;并不断加强与港澳职业院校的合作,学习其先进的英语、葡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为新区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语型技能人才。

(5)依托国内高校间的校校合作、学科(专业)对接等形式,创新“英语+葡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高校各自的特色优势、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等,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校际协同合作。同时探索建立优质的英语、葡语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开启新的高校战略联盟协作方式,打造英语、葡语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参考文献:

[1]广东与拉美国家进一步深化合作[OL].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zj/2015/09/957623.shtml

[2]施行.我看上外国际化人才培养四大创新平台[OL].2008.Http://30.shisu.edu.cn/index.php?aid=53,accessed 11/12/2008.

[3]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片区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OL].http://ftz.hengqin.gov.cn/

[4]叶桂平.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的政治经济分析[J].行政,2006,(72):489-501.

猜你喜欢

葡语英语
汉语母语者学习葡语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全球有多少国家说葡语(答读者问)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