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不要被“托”
2016-05-30
【编者按】
网络时代,人们经常依赖网络搜索引擎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患者抱怨说,因为百度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提供的虚假网站或信息上当受骗。
回过神来,在百度搜索医院信息的患者们忽然想起:这不就是古老的“医托”的网络版嘛!而互联网医疗这个依托网络的新型医疗,就更显得到处都是“托”。
与时俱进的医托
“医托”盛行,时间已经不短。早在1998年12月,卫生部、公安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活动的通知》,联合开展打击“医托”的专项活动。时过境迁,“医托”在组织上的表现形式已经从过去的“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升级到了“电视医院”、“互联网医院”。
比互联网医院走得还快的黄牛
“黄牛”倒卖号源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而这些“勤劳的老黄牛”的足迹早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顺应市场需求的“黄牛号”价格各异,少则一百多块,多则三千、五千。国家和各省市卫生计生委、各大医院也在不断地加强打击“黄牛”的力度,但是号贩子的进化速度令人喟叹:本是防止倒号的实名制网络预约挂号,倒成了“黄牛党”谋利的良器——一各个专业“炒号”网站、手机App“应运而生”。结果,肥了“黄牛”,苦了求医的百姓。曾有人想和医院合作这种炒号App,希望专科医生可以留一些号给他们,然后医生可以从中获得利润。但是,卫生计生委已经明确规定这种行为是违规的。
“黄牛”为什么可以如此得心应手?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医院的管理存在漏洞?这些“黄牛党”有着“里应外合”的帮手,包括医院的清洁工、安保员等,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或自己炒号,或转手炒号。他们往往会以自己的亲戚朋友生病为由,去自己认识的专家那里求来一张加号纸,转身就卖给了“黄牛”。
如今,“黄牛炒号”有了新的发展苗头。以前是“黄牛”主动上门,现在是某些医院主动送上门去。为何?因为医院都希望自己的名声更大,能够吸引更多的患者,所以就演变成依靠网络营销打开市场,而且这已经成为某些医院的惯用手法。因此,在竞价行业,医疗已然成为一块大肥肉,可以说占据了竞价的半壁江山,几乎所有的民营医院都涉及这一领域。其实,竞价排名就是一种变相的“炒号”行为。什么是竞价?就是价高者得!但是,这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网络营销投入最终都是由患者买单,很多医疗机构反而变成了互联网公司的“打工者”。要知道,医疗不同于其它产品和服务,如此的医疗机构究竟提供的是什么样的医疗服务?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最重要的。应该用实力来赢得民众的信任。
被骗子集团盯上的“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本来就是个筐,有阳光的产业,也滋生地下产业。今天说的这个“互联网+医疗”,不是春雨、平安好医生之类的APP应用,而是潜藏在社交、婚恋、搜索等应用程序中的灰产从业人员,简称“医托”。这个题目太大,我也没能力去揭秘。最近,相关媒体的报道特别的多,都是各种深度揭秘,偏门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把整个流水线操作截取出来,看看企业化、集团化、规模化的威力吧。
首先呢,医托还是分线上和线下的。之前几年,医托靠在车站、医院附近寻找“猎物”,或是以“患者”或“家属”身份现身说法,或是假扮医院工作人员,将患者欺骗到“合作”医院就诊,通过进行医疗检查、卖药等方式,医托与医生联手诈骗患者钱财。这种线下的模式,属于散兵游勇式,成本高、规模小,危害也相对较小。
“互联网营销”兴起之后,有组织、成规模、集团化的全链条医疗诈骗开始爆发。基本上就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据报道,某所医院每年花费8000万元竞价费,每月忽悠千余名患者到医院就诊。最终,患者被拉到集团旗下20余家民营医院,有病的被医生夸大病情,无病的被医生说成“有病”,成了待宰的羔羊。另一种是集团公司员工假扮医生,通过QQ、微信、陌陌等聊天软件,以闲聊、交友、约炮等方式,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招呼、与人热聊之中,适时将话头引向身体和健康范畴,继而说服网友进入特定医院就诊。
以上两种方式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人忽悠到医院来就诊。一般一个老员工每月能忽悠到诊10人左右,一个月可以拿到7200元。想想,这工资在北京,还真心不高。而据警方公布的关于医托调查表明,线下医托通常从患者消费中拿走70%以上的提成。那线上医托这样,扣除各种成本之后,显然成本更低,范围也更广,骗来的钱也更多。
很多“网络医托”没有专业医疗知识,唯一的兴趣就是把“附近的人”推荐给关联医疗机构;而相关的医院和医生则无视基本的道德操守,不管来就诊的人是否真的有病都会列出一长串的诊治措施。这个“利益联盟”恨不得将所有的人都“开发成患者”,进而从每个人身上赚足他们的医疗费。早些年,来单个患者到诊成本只要一千多、两千多,而现在成本三千还多。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计后果,暴利赚钱的最终结果就是陷入了死循环,成本越来越高、口碑越来越差,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百度这样毫不收敛的最大原因就是,医疗行业的竞价,占据了百度几乎6成的总利润。普通人上网搜病情,搜到的却是一家又一家的坑爹医院。
互联网医疗的信任危机
在中新网IT频道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发起的一项小调查显示,超六成网友对移动医疗行业仍持怀疑态度,而完全相信的网友占不到三成。大部分人认为难以面诊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而他们最关注移动医疗的服务便是预约挂号。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想要查询的疾病,搜索结果里显示的专家和专科医院令人眼花缭乱,通常这些医院都是以盈利为主的私立医院,这些私立医院里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经营执照。与这些充斥于网络的私营医院相对应的却是目前中国大医院互联网医疗上的不足。目前中国医患的主体是50后和60后,这一群体对于互联网本就不熟悉,而充斥网络的各种虚假的医疗信息,更会使他们排斥互联网医疗。
网络谣言层出不穷
很多人都爱上微信微博,这两者的方便性让不少中老年人都比较活跃,而其中不难发现的一个现象是,除了少部分医疗专业人员组成的微信公众号之外,很多公众号和加V微博号都会广泛流传一些所谓“医疗小贴士”、“养生指南”之类的帖子。内容质量低下,甚至可以说是满纸荒唐言。
生病了,怎么办?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是去医院。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少人看病也有了新途径——上网搜索。当感觉哪里不舒服时,只需打开电脑或手机上的百度搜素引擎,输入大概的症状,立马就能诊断出得了什么病,并开出药方,患者只需到药店照方抓药,整个诊疗过程最快不过十分钟。如此看病,既省时又省钱。可是,上网看病靠谱吗?
当前,会出现不少这样的现象:患者宁肯相信自己在百度搜索里找到的只字片语也不愿相信专业医生经过认真检查分析后给出的结论——更有甚者连检查也省了,直接冲进诊室办公室告诉医生说:百度上说俺得的是XX病,你找单子给俺直接开药吧!
人们迫切需要得到医疗问题上的帮助的心情已经显而易见。可是,盲目地相信“百度医生”,无疑会给医院医生的工作带来困扰。
为了消除患者的疑虑,医生往往要花费更多的口舌来解释自己的诊断为什么和百度的诊断不同。一名医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例如右下腹疼痛,“百度医生”的诊断通常是阑尾炎,一些患者就确信自己是阑尾炎,到医院不加诊断就要求医生割阑尾,可是就拿女性来说,右下腹有多个脏器,如果患者无法准确的描述病情,像黄体破裂、宫外孕、卵巢肿瘤等情况都要考虑,很难单纯凭右下腹疼痛就能诊断出病症。
而且,有时候网络误诊会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加上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频频被曝假货,次数多了,网民们也不是傻子,渐渐就对所谓的“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甚至于网络药房,都产生深深的怀疑,信任度直线下降。
惊世骇俗之辞≈谣言
有人科普了一下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第一条:如果你在微信的标题内看到三个以上的惊叹号或者有“秘”字样的帖子,我建议珍惜你的宝贵时间,不要打开了。
这类帖子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眼球。因此语不惊人死不休,特别喜欢使用感叹号,一个根本不够,一般都有两个甚至三个!
我目前看过的所有医疗或健康相关文章,凡是标题里有两个以上感叹号的,都是伪科学,没有例外。我建议看到所有标题有三个以上感叹号的帖子,都不要打开。
第二条:医疗相关的伪科学帖子,背后往往有商业目的,因此求转发的意愿超级强烈。
这帮人为何如此乐于制造各种伪科学谣言呢?根本原因还是为了赚钱。主要途径有两个:卖东西,或者卖广告。无论哪一种,关键都是要提升点击率和转发率。由于医疗行业利润高,与其它话题相比,医疗类伪科学帖,对传播显得非常饥渴,会使用大量的非正常手段。如果你偏听偏信,很容易中招。轻者损失财产,重者影响健康。
请记住真正的科普帖子,没有人会用鸡汤文字和道德绑架来彰显自己的内容的分量。因为科学与这些杂质难以兼容。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转发这样帖子的人,一般年纪都比较大。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不多,又进入了一个对养生医疗自然而然产生兴趣的年龄,对鸡汤文字没有抵抗。这些都是缺乏思维能力的表现。
如果你不想变成一个无脑的老人,我的建议是,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哪怕读一读生物医学相关的最简单的科普书籍,哪怕漫画书籍都可以。人到了一定年龄,学习思考能力会下降得非常快。但请你不要甘愿做一般的老人中年人。
第三类:伪科学帖子的用语都十分夸张乖张。宣扬的多是颠覆整个医学界的发现。
比如“美国宣布攻克癌症”,“美国科学家承认,化疗放疗没有作用!”。
现在的伪科学文章比以前进化很多,不仅仅是教你用隔夜茶防癌症了。骗子会抬出各种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虽然你认真去查是查不到的;还会夹杂不少医学术语或科学名词,虽然用得驴唇不对马嘴,但这些简单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蒙住一大票对舆论不熟的民众。
而在这篇科普谣言的文章最后,作者还不忘说:“在网络上求医问药,属于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的范畴。我其实不鼓励这种行为,但是这样的求助帖子非常多。我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或者病人,有病时去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就医。因为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还是值得称道的,大部分医生都会按照国际医疗指南进行治疗。虽然可能在硬件软件服务上和美国的顶级医疗机构有差距。”这足以说明各类网络谣言直接动摇的是互联网医疗的公信力。
源头:一切向钱看
是什么原因造成互联网医疗公信力的困境?
一、缺乏有力的市场监管
市场经济体制下,莆田健康产业总会仍然只是停留在空架子层面,无法形成行业规范化约束;政府部门缺乏有力的市场调控举措,市场监管较为混乱。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被逐渐淡化、商业性愈加浓厚,是动摇医患关系的根源。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实行以药养医的经营管理措施,医务人员将引导患者消费作为最终目标,大力开发医药费用,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
二、传统文化下的信仰不足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社会风气趋于急功近利,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也缺乏对医者的敬畏,“医巫同源”,“江湖郎中”便是最好的例证,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促成医护人员急功近利的心态,医者缺乏“仁爱”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业意识太浓,导致互联网医疗着重于炒概念和赚钱,却忽略关注医疗核心。
三、患者的期望高于医疗现况
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结果期望值较高,但医者诊疗能力有限,患者对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了解甚少,要知道目前的疾病仅有约1/4能精确诊断病因,1/10能做到对因治疗,其他的只能做到对症治疗。医生不是万能的,但患者期望值无限,是各类医托、谣言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医院经营运维管理不善
从目前的医疗行业现况来看,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运营管理不善的情况,过分依赖网络广告,但运营管理仍然沿用网络推广初步阶段的模式,加上行业之间相互竞争,网络推广成本逐年上升,占运营成本比重越来越大,而这些成本最终要转嫁到患者身上,患者医疗消费个人承担比例过大,医务人员可能以为种种原因缺乏与患者的情感沟通,最终导致双方成为对立面,患者不由自主觉得“网络上的医疗都是骗人的”。
不炒概念,要解“托”
互联网医疗最初吸引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互联网医疗提出时间已经不短,人们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印象仍然只存在于网络挂号(这个普及率最高),网络问诊(已经遭遇信任危机),长期之后,患者对“互联网医疗”一词难免觉得怀疑,这似乎始终只是个概念,估计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从“炒概念”到“讲实质”
有人说,百度目前最可怕的地方是:在互联网时代,它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百姓心中的权威,就像以前的电视、广播一样。进军医疗,百度是否已经建立了医疗行业所需要的普世价值观,是否能够在商业和人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否能够重建公众的信任?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移动医疗等数字医疗新兴概念有望成为推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支撑,但在这趟疾驰而来的列车上,还缺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以至于互联网医疗正或多或少地沦为市场融资者的炒作对象。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称,上海的医疗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无论全国还是上海,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但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是全世界少数几个公立医院占主体的医疗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对此还在观望;第二,电子处方、网络医院等互联网医疗新生事物需要有关政策与法律保障。”
在专家们看来,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大数据医疗等数字医疗概念环环相扣,在这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下,我们可能见证需要颠覆性的医疗模式,包括个性化医疗、网络医院、网络卖药等。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秘书长陈虎祺称,上海已成为全中国首个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城市,预计“十三五”中期全市60岁以上老人将突破500万,如今讨论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是“噱头”,更是现实之需,“这些信息化技术为大规模医疗服务提供可能,数字健康产业将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支撑”。
不过眼下,业内对互联网医疗有共识更有争议,有探索更有炒作。“互联网医疗与医学大数据应用要继续推进下去,需要政府顶层设计,还有实施路径值得关注,也就是说,我们到底怎么走?”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走实质,专家认为,监管机构应当先做好三件事:
第一,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设定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医疗必须具备的最低软硬件条件、确立确保安全的规章制度、厘清责任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的业务规则。
因为互联网医疗毕竟是非现场医疗服务,技术再先进也与现场的诊断有差别,而医疗又关乎生命健康,若对软硬件条件没有门槛,那是无法让人放心的。有了合格的软硬件设备,还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切实实施,这样才能确保互联网医疗质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互联网医疗服务纠纷也在所难免,而除了传统的医患双方外,互联网医疗可能还涉及到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第三方,所以各方的责任划分需要制度层面提前予以规划。
第二,医疗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患者隐私保护的监管。
非现场医疗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必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病人是个人信息,是疾病隐私,对提供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厂商来说,却是精准营销和数据挖掘的宝库。可以预言,互联网医疗必定导致个人信息滥用、患者隐私保护需求与企业和医院的大数据商业开发的冲突。这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笔者准备另行撰文论述。
第三、投诉处理,现场检查与合规监管。
由投诉案例可以总结和发现问题,完善监管政策,对监管政策的执行,除监管机构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予以实现外,更应该考虑通过中介机构合规审计等思路予以实施。举例来说,在电子商务法律界的建议之下,邮政管理部门对快递服务行业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服务标准,我国电子商务带来快递服务迅猛增加,快递行业迅速平稳发展与这些制度建设的努力密不可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服务流程图的思路,尽快梳理制定互联网医疗的基本规范,这样有利于规范而不是限制互联网医疗发展。
解“托”新思路
既然三令五申,一次又一次的专项打击都堵不住“托”,那么是不是应该考虑我们的体制机制问题?如何才能真真正正地解“托”?有人认为,“黄牛党”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其实,这是把目标转移了,把看病难、看病贵看成是由“黄牛党”炒起来的,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试问,“黄牛党”炒号的收入落进专家们的口袋?实际上,专家是在为“黄牛党”打工,岂不可悲?
中国新医改实行多年,之所以捉襟见肘迟迟不凑效,其根源就是没有解决医生的问题。而医生的问题,根本在于医生的知识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医生难以流动,只有在大医院才可能生存得“像样”些,这样的生存状态使人味如嚼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两个成语相当贴切——良禽择木而栖和筑巢引凤。也就是说,怎样使我们的医生能够做到良禽择木而栖,而我们的互联网医疗又能够筑巢引凤?针对这两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两个词语——“解锁”和“剪链”。
就“解锁”而言,国家已经做了很多的设计和工作,如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展,加强基层建设,同时打破单位福利制度,使福利制度社会化,接下来还将取消行政化等等。当这些“单位人”的枷锁都被解开之后,医生们就可以自由地选择执业的医院,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互联网医疗的管理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去选择更适合的人才。当然,这对医生和医院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些都是医生向“社会人”转变的一个雏形,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走这条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二个词语“剪链”,则是对目前的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分为医院服务、医生服务、药品服务和检查检验服务等,其中的医生服务就是只针对医生所提供的服务本身进行付费,与药品、检查、检验等无关。这是美国的制度,当然这可能会导致病人就医费用的增加。通过医改降低医疗费用是一个伪命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医生的劳动价值完全被大处方、大检查所绑架,被医院的创收建设所绑架,根本不是医生真正的价值体现。就算是互联网的问诊服务,为了扩大影响或者吸引用户,大部分也停留在免费提供不盈利的状态,即使是付费问诊的,现在也不是全成本核算。更何况,很多在网络搜索医疗问题的患者,要的就是免费,遇到需要付费的,他们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点向右上角的叉叉。
如果真的要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医院或者政府就应该根据市场的价格来雇佣医生。像美国一样,这个过程完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而实现这个过程的方法之一就是医生和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PHP)。换言之,就是不同的医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组团,跟不同的医院签约。对互联网医疗而言,尤其在作为核心资源的医生匮乏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种合作模式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还要考虑三个关键的因素,包括流程的控制、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责任的界定,这也是互联网医疗未来努力的方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数字医疗网 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