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无情对”
2016-05-30
众所周知,对联既要对仗,又要相连,即上下联不仅在形式上要形成对仗,而且在内容结构上要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不过,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无情对”有三个要点:一是逐字相对,二是上下联必须产生强烈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三是大量采用借对法。看似“无情”,实则“有趣”,是对联百花园中并不多见的一朵奇葩。现辑录几则“无情对”以飨读者。
宋朝的龚明之《中吴纪闻》中记载,有一个姓叶的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尾草先生。”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表意为狗尾草率先生长。对仗工整,内容毫不相干。
明成祖朱棣曾对解缙说:“朕有一联‘色难,着实难对。”解缙应口答道:“容易。”过了很久,成祖还不见解缙对上,就问“爱卿不是说容易吗?怎么到现在还没对上?”解缙说:“臣方才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原来那“容易”就是下联,明成祖恍然大悟,连声称妙。这里,以“容易”对“色难”,意思上是没有关联的,但形式上以“容”对“色”,以“易”对“难”,实乃精巧,可谓有趣的无情对。
清朝时,有位吴学士,幼年时聪明过人。一次,他祖父带他到观音大士面前,祖父出一短联云:观音。吴学士对:流火。他祖父问他为何这样对,他说:“音不可观而观,火不可流而流,取义相似而对。”意思是说,音只能听,而不能观,“观、音”放在一起可以讲得通;火只能燃,而不能流,“流、火”放在一起,自然也说得过去。下联出自《诗经》“七月流火”。此对句真是妙趣横生,不可多得。
清末大臣张之洞,在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提议以对句佐兴。一客出上联:“树已半枯休纵斧。”张之洞信口回道:“果然一点不相干。”此联意思各不相干,可字对字十分工整,实为天衣无缝。“树”“果”皆草木类名词,“已”“然”皆虚词,“半”“一”皆数量词,“枯”“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词,“纵”“相”皆实词;“斧”“干”皆古代兵器名词。这样的无情对以俗语对诗句,真是妙趣横生。
清光绪帝特别宠爱珍妃,有一次,他望着丰腴而动人的珍妃,情不自禁地吟道:“珍妃苹果脸。”没想到,珍妃也兴致勃勃,当场以两个国家的名字回答道:“瑞士葡萄牙。”这真是绝妙的无情对。虽然上下联意思风马牛不相及,但“珍”“瑞”都是祥称,“妃”“士”都是人称,“苹果”“葡萄”都是水果,“脸”“牙”都是人体部位,字字相对,对得多么巧妙,多么风趣啊!
民国初年,重庆一酒家出“三星白兰地”征求下联。联坛妙手各逞文思,纷纷应对,但老板总不满意。其时郭沫若年纪尚轻,闻讯赶去,想到四川有一道名菜,正可与酒相对成联,乃对下联“五月黄梅天”。“五月”对“三星”,“黄梅天”对“白兰地”, 意思虽风马牛不相及,可字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