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加强学风建设

2016-05-30孙金香潘伟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校

孙金香 潘伟国

摘要:大学中普遍存在的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严重制约着高校学风建设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大学生自身认识不足是逃课的主要原因,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学校的监管也对其起着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教学思想,加强领导监督,强化教师作用,发挥学生主体性,丰富和创新工作载体,形成合力,全面促进和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逃课;高校;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13-02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提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大学生上课高出勤率则是提高高等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目前,逃课成为大学生中普遍出现的事情,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和教育管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造成了强烈冲击和重大迫害。

一、大学生逃课现状分析

2004年对重庆驻地高校的大学生逃课的调查数据显示,71%的学生偶尔逃课,11%的学生经常逃课,从不逃课的学生仅占18%[1]。可见,十年前大学生逃课在高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十年后,据不完全统计,没逃过课的大学生数几乎为零。大学生逃课程度因年级、课程性质和性别等因素而存在显著差异。因年级差异不同:“一年级老实坐前排,二年级胆小往后呆,三年级睡觉头向下埋,四年级很少到教室来。”这是大学校园里曾流传的顺口溜。它形象地描述了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逃课次数更加频繁,情况更加严重。这是近年来的新现象。很多高校都有大一新生论坛,论坛中各年级学生广授经验,其中对于逃课一事更是讨论热烈,很多新生在入校前就已深谙其道。这些所谓的“逃课经验”的种子过早地在大学新生思想中“生根发芽甚至开花”,减弱了入学教育的作用,腐蚀了高校学风的基础建设。因性别差异不同:田正学等调查结果显示,逃过课的男生占86%,逃过课的女生有67%。邱熙[2]在分析逃课成因人口学变量中的性别差异时指出,男生在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几乎均高于女生。可见,男生是大学生“逃客”队伍中的主力军。从心理学和社会给予男女性的定位来看,女性比男性循规蹈矩,避免失败的动机要比男性高。因课程性质不同:“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是大学生逃课的“潜规则”。我们对2013~2014学年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了调查记录,出勤率统计结果显示: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大一学生的出勤率略高于大二学生。

二、大学生逃课形成因素分析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学生的主观认识是内因,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社会认可等是外因。

1.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究其原因无外乎:一是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自身压力感差,无奋斗目标;二是面对周围同一起跑线的同学,高考后的优胜感受挫,积极性受打击;三是高考填志愿时所选专业并非自己的愿望,而是父母之命或亲戚朋友之言,入校后一直未提起兴趣,浑浑噩噩;四是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诱惑性强,抵抗力差的学生经不起诱惑,忙于泡吧、网游、打工挣钱、谈恋爱。

2.教学监管不力,考核力度薄弱。相比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国内高校处于“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考试成绩能否及格,能否拿到规定学分是广大学生最关心的事情,它关系着能否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任课教师的评卷标准、对上课出勤和课堂纪律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迟到、早退或逃课的行为是否发生,甚至起着关键作用。“你逃或者不逃课,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反映了教学监管的一种不作为现象,这种行为助长了大学生逃课的滋生和蔓延。

3.教师知识储备陈旧,教学技能单调。高校不乏一些教师在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教学生涯后进入低迷状态,上课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耐心,学习进取心降低,知识储备陈旧,“一本讲义走天下”,讲解不得法,不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直接打击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4.课程结构老化,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实用性。学科培养方案对于学生成才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不合理或落后于社会进程的培养方案造成课程結构老化,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实用性,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导致其学习热情急遽降低,丧失自信心。

5.社会地位降低和就业压力增大。自1999年高考大规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幅增长,就业率持续在70%左右。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涨至765万,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高考扩招及就业困难,造成大学生社会地位下降,即所谓的大学生身份贬值,这无形中对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奋斗动力和进取心态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探索

学风是大学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治学目标和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学习状态的集中体现。“教”和“学”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两翼”。大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既能直接反映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又能间接反映学校的治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高校学风建设较为直接客观的衡量标准。

1.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行为需要先进思想的引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意识形态的建设要坚持“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原则,即在尊重价值观多样性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勤奋学习,艰苦奋斗,将个人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融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历程中。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风建设制度。成立各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领导和监督力度。明确学风建设具体责任,构建全员参与的学风建设体系,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风建设相应的各类制度,如学生考勤制度、考风考纪制度、学籍预警制度、激励评价制度、纪律约束制度和学生自律制度等。

3.提高教师责任意识和教学能力,以教风促学风。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道德素质、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教风和学风是相辅相成的,优良的教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对学生起着巨大的示范作用。只有好的教风才能产生好的学风。高校教师在教风方面存在一些消极现象,主要集中在教学水平不高、师德有待提高和责任意识弱等方面[3]。因此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质量,以教风来促进学风。

4.科学管理,丰富和创新学风建设载体。在高校学风的建设中,要重视载体的丰富和创新。首先,重视校园网络宣传的作用,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其次,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比赛,例如“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增强学术氛围,培育学生良好的专业意识和学术意识。第三,开设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讲座,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与世界接轨。第四,开展学习典型活动,发现、宣传学习积极进取的各类典型,树立榜样,大力表彰,营造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氛围。第五,鼓励开展学术科技型社团的发展与壮大,利用社团感染力和融合力,吸纳更多的学生积极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去,不断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增强自身专业能力[4]。

5.督促完成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习积极性。积极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各时代学生群体的特点,及时地对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强调理论内容的同时加强课程内容的社会实践。教师应抛弃“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多增加谈话法、讨论法、学生讲课等形式,营造活跃、畅所欲言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考核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能力地培养,方式需灵活多样,如笔试(闭卷或開卷)、口试、作业、论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调研报告等,试题形式也应配合考试方式,使考试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知识不仅白纸黑字的印在书本上,更要烙在每个学生的心里,指引其成长。

6.发挥大学生地自主性,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才。加强学团管理,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教育。高校学生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原则开展工作[5]。高校应以学生会为教育平台,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展教育性、创新性和服务性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达到服务和教育广大学生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能力。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就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还很不足。我们应该立足现实,结合社会需求,加强组织领导,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丰富和创新学风建设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极力加强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田正学,王小兵,王羚又,等.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邱熙.大学生逃课的自我归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24(4):74-79.

[3]孙旭波.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原因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6,(5):122-124.

[4]刘义培.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04,4(上):21-22.

[5]刘珍珍,蒋琦玮,马灿.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作用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3(2):46-48.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校
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