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评价“真”字当先

2016-05-30蒲昌槐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4期
关键词:詹天佑三明语文课堂

蒲昌槐

每个学生都需要肯定,需要教师的激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学生积极学习的甘泉,滋润他们的学习之路。别以为孩子还小,他们是有判断力的。教师的评价真不真,是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他们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的评价语,但也要让其与“真”字相伴。

一、真诚赏识,适度肯定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常常发现,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却并没有认真听,没有将自己的眼神投向该孩子。尤其是孩子回答问题没有底气,需要老师投去鼓励的眼神时,老师却在看自己的教案,或是在点鼠标,或是在望其他地方。而当学生回答完后,老师仿佛没有醒过神来似的,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任何表示,或者胡乱地说一句“不错”“好”。不管孩子回答如何,我们都要认真地听,并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肯定,以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

教学《詹天佑》一文,其中有詹天佑说的一句话:“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在理解其意思时,好多同学只说到了其表面意思。突然,平时不怎么认真的李三明举起了手,他说:“我发现这里用了单引号,其作用是引用,说明在平时的工作中,工程人员说过‘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话,詹天佑在这里引用他们的话,既照应了前面的‘精密一词,又对工程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的回答引来一片掌声。我当即说道:“你不但由此产生联想,还能联系上下文来进行理解,更向我们讲出了其中隐含的意思。我就没有想到。谢谢你!”说完,我还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和我握手,他特别激动)。从此后,李三明在语文课堂上不断举手回答问题,不但语文成绩一路飙升,而且人也变得阳光起来。

二、评价语具体,激励不虚空

“嘿,嘿,你真棒,我们一定要赶上!”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就时时充斥着这样的话语。可能在孩子刚入学时,听到这样的话还有些触动,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思考的融入,他就会想,我的回答好在哪里呢?如果他真这样想了,而且也发觉自己的回答其实不怎么样,却又听到这样的话语,他会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致,直至厌学。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其语言应富于变幻,视学生个性不同,或学习中出现的不同情况而运用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正不正确,有多少是正确的,也要让他们看到自己那样思考还存在不足,并如何改进。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请了一个学生读第二段,学生读完后,孙老师说:“你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还读出了人物的情感。真不简单!你叫什么名字?……”不难看出,孙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朗读时,不是简单的一个“好”字就把学生打发了。在评价中,他用了“真不简单”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出现并不突然,因为前面有铺垫,即“你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还读出了人物的情感”。这样,评价语具体、真切,才使得这四个字更有内涵和激励作用,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不简单”的原因。我想,该生在后面朗读时,还会这样做,而且这也让其他同学明白,只有“读得正确,读出人物情感”才算朗读得好。这样的评价,既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读做个自评,也成了还没有读好的学生的一个努力目标。

三、评价不忘“巧”,激励蓄后劲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不是每时的表现都尽如人意,不是每一次的回答都精彩万分。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期望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都渴望成功。当学生处于尴尬境地时,你的评价要让他渡过难关,感受到尊重;当学生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你的评价要让他走出困惑,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当学生的回答有些死板机械时,你的评价要助他找到新的方法……

教学完《长相思》,进入当堂背诵的环节。抽了几个学生都背得不错,我针对其突出的地方给予了评价,也恰当地指出了不足,如断句、停顿及感情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突然,我看到平时学习不太好的伍靖仿佛要举手,但又怕举。我喊起了她。刚开始背得很流利,但背到“夜深千帐灯”后,就显得吞吞吐吐了,之后就索性不出声了。我让她坐下,并说:“伍靖能流利地背出上半部分,说明你在预习和上课时都很认真。虽然你这次没背完整,但我想,只要你再练习几遍,把自己感觉不好背的地方更细致地读几遍,你就一定能背出来。老师相信你!”果然,一两分钟后,她就自信地举起了手。这下,她背得相当流利,且有感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教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唯有真评,融入真情,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盘龙小学)

猜你喜欢

詹天佑三明语文课堂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三明联盟”不是梦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
我与三明医改同行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