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启动私有化 港股退市引人思考
2016-05-30雒招霞
雒招霞
去年披露A股IPO计划之后,万达商业的回归之路再往前迈进了一步。3月30日晚间,万达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已告知公司,其正初步考虑就H股进行一项自愿全面收购要约,如经落实,将可能导致公司私有化以及公司于联交所除牌,筹谋已久的回归A股计划也将登场
3月30日晚间,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业” 03699.HK)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已告知公司,其正初步考虑就H股进行一项自愿全面收购要约,如经落实,将可能导致公司私有化以及公司于联交所除牌。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
为何选择从港股退市?
万达商业为何突然宣布私有化退市?在业界人士看来,万达商业的如此举动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其价值实际上是被低估的。股价背后通常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业绩表现。然而,万达商业的股价却与其业绩表现不相对称。
万达的私有化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首先,万达商业作为中国最优秀、成长性最强的商业地产商,几年来并未像住宅地产一样受到政策影响,而是在过去的数年内保持着30%的成长性。万达实施轻资产转型以来,已经把发展重点从建房、卖房转为主打品牌、设计和商业地产的出租,这一点从其利润构成中得以体现,过去一年租金收入从15%增长到35%,而2016年万达租金收入将会达到55%,完全实现了从重资产卖房到轻资产租赁的成功转型。
由于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与大陆存在差异,他们也难以理解大陆的上市公司。对类似万达商业、中国中车等成长性好的股票,香港股市却普遍存在严重低估。
对于万达的股东来讲,由于万达的价值在香港股市被严重低估,价格长期在IPO价格之下徘徊。这对于所有投资万达股东都赚钱的理念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商业之所以私有化也与H股市场去年表现低迷也有很大关系。市场的疲软表现也让万达商业萌生了退市的念头。
当下A股正朝着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市场环境逐渐完善,基础制度建设日渐夯实,特别是伴随着沪港通的开通,深港通的开通也指日可待,A股市场的双向交易能力更强,国际资本也更愿意参与A股市场。因此,万达商业回归A股是大势所趋。
溢价收购回归A股
既然万达商业选择自愿全面收购要约,那么投资者的利益会不会受损呢?对此,万达商业明确表示,有能力充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按照万达商业公布的内容,要约收购价格将不低于48港元。这个价格正好是万达商业H股上市发行价,比收盘现价38.8港元高出近24%,而今年以来万达商业的股价也一直在40港元左右徘徊。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相当划算。有业内人士表示,溢价收购表现出了万达商业控股股东对于公司的信心和未来股价的看好。
目前看来,万达商业回归A股在情理之中,但又能否顺利登陆A股呢?对此业内看法不一。有分析认为,这一年多来除了绿地等少数国企借壳上市之外,尚未有其他房企成功于A股实现IPO,且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兴产业有望获得更多上市机会,而对于体量庞大、业务丰富的大型房企而言,难度较大。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此前也表示,将经营成熟的子业务板块分拆出来在A股上市也许是更好的途径。
不过,万达商业正在转型的“轻资产”或许能够帮助万达商业能够将这一切进行的更好。就在年初,万达集团对于万达商业曾提出新的要求,将收入目标下调的同时净利润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相对于物业销售,要提高租金、酒店的收入以及轻资产万达的数量。“优化融资渠道,在彻底完成轻资产布局前,为企业持续输血,也成为万达商业地产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重回A股也是大势所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此坦言。
万达私有化的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对于万达商业此次私有化,退出香港股市的做法,相关部门应该好好思考一番。
首先,香港联交所和证监会应反思。对于像万达商业这样成长性、业绩和治理结构俱佳的香港上市公司,股价估值如此之低,一个五年来平均成长率在30%以上的企业市盈率竟然在6倍左右,导致香港股市留不住,应该引起反思。任凭大陆企业在香港退市发展下去,只会使香港在与上海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次,对大陆已经或将要在香港上市企业的反思。对像万达这样优秀的企业在香港市场估值如此之低,是否会影响其他优秀的已上市企业也会采用相似的退市方式。更重要的是,万达在香港退市事件,必将对大陆企业赴香港上市产生不利的效果。这样的连锁反应,作为香港证券市场,应该引起反思。
再者,大陆证券监管部门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会让万达商业在过去十年不能顺利在境内A股实现上市,而是被迫出走香港。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和发改委应该认真反思其上市政策。市场的事情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无数中国好的企业出走海外的惨痛教训不应该继续。
总之,万达商业无论是在香港退市,还是今后在大陆A股再上市,都将是引起海内外各方关注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