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6-05-30张荣荣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奖牌羽毛球想象力

张荣荣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119-01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除了吸收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使美术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成为富有个性的学习。那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课堂呢?

一、民主和谐氛围的建立是创新、实践的基础

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受到感化、召唤、激动、鼓舞,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信任的氛围中,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向上的人生情感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色彩的魅力》这一课时,我事先准备好不同颜色的卡片和水果,五颜六色,第一时间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我用饱满的热情问同学们:“自然界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请同学们说一说桌上水果的颜色。”这时我出示了准备好的苹果、梨子、橘子、香蕉、葡萄、西瓜。学生积极回应,借此我总结出基本的色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刚才的说一说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优秀,这时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想一想各种颜色的卡片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最后请我们的小红组、小黄组、小青组等回答自己色彩的感受。就这样,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用亲切的语言让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达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创新、实践的重点

教学的实质就是交流、互动的共同发展,就是达到共同的快乐。在日常教学中,我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并且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求知、乐于探索、喜爱质疑的学习习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师适时有效地点拨是创新、实践的关键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原本的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然而在人才的成长道路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是极其关键的,它会是学生成功的强大动力。

例如:在教学《喜悦与收获》这一课后,我布置一个为校园羽毛球赛设计奖牌或奖杯的作业。作品内容是:一个圆形的奖牌,奖牌的正中间画了一个羽毛球,羽毛球的下方倾斜着一只球拍。虽然构思巧妙,但是画面内容单一,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平时打羽毛球时是一个人吗?”学生恍然大悟:“哦,是一副羽毛球拍。”“那么你如何让观者知道这是我们学校的羽毛球赛呢?”学生在作品中将一副球拍交叉摆放在羽毛球的正下方,并灵活运用了本校校徽,使得整个奖牌的设计不仅具有文化内涵,而且富有创新的表现力。经过我的适时指导,学生的这幅作品在本学期校园美术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我充分利用每一个教学细节,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小组合作意识的加强是创新、实践的素质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在各方面与人合作,最终建立起与人在道义上的有效合作。在美术课中我采取了优势互补的合作能力训练,如在讲授《环境艺术设计》一课中,在布置作业的要求里面规定:“可以有几名同学合作,发挥每个同学的特点,分别参与创意、设计、色彩搭配的构思与制作。”这样既发扬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五、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实践的归宿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以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由此可见,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带领着我们在审美世界中翱翔。作为艺术的学习,更要有勇于探索、敢破陈规、大胆想象的勇气和精神。那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突破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发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美术各方面的知识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奖牌羽毛球想象力
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羽毛球
一枚特殊的奖牌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