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微博“公民记者”的特征分析

2016-05-30王晓帆

关键词:意见领袖新闻微博

王晓帆

摘 要:“自媒体”即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带有鲜明“自媒体(we media)”特征的微博进一步改写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产生标准,使用微博发布信息的低成本和易得性,以及微博节点传播的特性,则进一步推进了新闻信息发布和扩散速度,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方面更为突出。更多的微博“公民记者”,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并在传播新闻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记者和其他网络用户的新特征。

关键词:微博;新闻;公民记者;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 G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78-2

1 微博“公民记者”的界定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微型博客的简称,允许用户以个人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微博新闻指的是以微博为平台发布的新闻。

“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微博新闻“公民记者”是指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非职业普通民众。

2 4A要素下的微博“公民记者”特点

微博作为开放平台,其功能具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从技术层面上更趋近人类信息传播沟通的Anyone、Anything、Anwhen、Anywhere(任何人、任何事、随时、随地)的4A理想情境。自媒体时代的微博用户,由于技术的支持和网络环境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发挥记者的作用,成为能够独立发布微博新闻的“公民记者”。

2.1 Anyone可以成为记者

2016年初,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

发布微博新闻的“公民记者”在人数上的优势,对于挖掘新闻线索、发布新闻事实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与传统媒体记者不同,“公民记者”在发布新闻的过程中没有采编制作的环节,更不需要电话访问等过程

2.2 Anything可以成为新闻信息

在微博的环境下,“公民记者”人数上的优势决定了他们所涉及的新闻来源和影响范围相比较传统媒体专业记者更广,更接近“Anything”。

例如2010年以来国内微博最吸引眼球、影响最始料未及的被称为“女厕攻防战”的微博直播,2010年9月10日,江西宜黄县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到钟如九家就拆迁问题做工作,结果引发钟母等人“自焚”。宜黄事件最初并未在网上形成热点。9月16日,自焚者家属钟如九姐妹欲赴京接受媒体采访,在机场被原县委书记邱建国等工作人员劝堵,最后躲进厕所。有媒体记者根据钟如九打来的电话和拍摄的手机图片,以“女厕攻防战”为题进行了持续40分钟的微博直播。这次直播使宜黄事件在网上急剧升温,大批记者、学者、律师、其他拆迁户和网民纷纷转发、回复,声援钟如九,声讨圍堵行为,直接推动宜黄事件升级甚至转向。

2.3 Anytime发布即时新闻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Twitter上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下午2点35分35秒,比彭博新闻社快22秒。

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由于特定原因而受到各种各样限制的传统媒体往往集体缺位。而“公民记者”借助网络、手机,利用突发事件和政府禁令的时间差,有意识、主动向外界发布新闻,获得了时间上的优势。

2.4 Anywhere进行直播式报道

在4G技术的支持下博主能够通过手机向各个信息平台发布信息,随时随地的优势,使得很多新闻及时有效的传达到网路。“公民记者”数量和地域上的优势使得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能够迅速有效的临近现场,并利用便捷的通讯工具即写即发,只要网络条件允许,新闻就能上传至各个舆论平台。

3 微博“公民记者”中的意见领袖分类明显、数量增多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发布微博新闻“公民记者”主要包括公共知识分子、网络名人明星、政府机构人员、普通自由职业记者和活跃的网友。

3.1 公共知识分子

这一类意见领袖包括主流作家、各类专业的权威发言人如律师、经济学家、医疗专家等等。他们的专业权威性高、表述能力强、分析问题透彻、观点独特,且微博内容评论居多。

3.2 名人明星

名人名言本身就是新闻,无论是演员明星还是社会名流,他们的生活隐私和工作细节,都能成为网民关注的新闻。更多名人利用短小便捷的微博向网民提供新鲜的信息,从而增加点击率,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明星开通微博的原因。

3.3 政府机构人员

由于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最接近当时的政策方针,他们的言论对于广大网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因为这类政府人员本身就带有官方的性质,在网民中有良好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作为博主而发表新闻要比官方言论更令网民感到亲切;此外,其微博发布的政策信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其微博新闻的重要性大,关注度高。

3.4 普通自由职业记者和活跃的网友

这一类意见领袖对于特殊事件新闻的报道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也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他们所涉及的可能是记者无法关注到的社会细节和未能引起媒体关注的弱势群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呼唤社会道德、关心公益、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微博“公民记者”的两面性

微博“公民记者”通过网络曝光放大信息源和信息,使得信息迅速传播,而人在接到信息之后,会产生社会共鸣,采取社会行动。但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微博平台上虚假新闻信息的出现,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公民记者”都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建立微博自清机制以及微博“公民记者”的自律,才是净化网络环境,发挥微博新闻影响力的必要手段。

4.1 公共卫士

《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说:“我本人是微博的受益者,我也用微博帮过别人,也是通过微博使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并形成舆论压力,为受害者及其家属维护权益产生了一定作用。”

新闻事实在微博的环境下更加公开透明,“公民记者”省去了层层审核,使得正义通过网络得以传达。微博新闻发布者利用微博新闻打假、揭露事实、探究真理,推动了言论自由、拓宽了民主空间,这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4.2 虚假信源

微博是一种即时的、随时随地的传播方式,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微博用户的主观性导致了其新闻的个性化、私人化、碎片化等主观特点。由于微博字数表达有限,以及理解的偏差,可能导致新闻的失实。在这种情况下,微博用户就成为了虚假的信源。此外,由于网络言论的自由开放性和监管审查机制的不健全,利用微博散播虚假新闻、恶意评论、有害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3 自我净化,维护网络环境

微博这类平台的转发机制可以使信息快速流通,增加审查的难度。为了将微博新闻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让微博用户成为真正的公民记者,一方面需要网民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需要适当的网络环境监督和管理。

5 结语

自媒体时代可谓“人人都是一部媒体”。微博新闻所散发出来的能量不可小觑,同样,“公民记者”对维护网络信息公开透明、民主法治建设、网络新闻体制构建、新闻维权及新闻法规制度的健全也同样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公民记者”作为一个正在新兴成长的群体,在力量凸显的同时仍然在很多方面都不够成熟完善,由于专业所限,“公民记者”与传统媒体记者仍然不能相提并论,把二者区别对待,用发展的态度看待“公民记者”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新闻微博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