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为“民生”代言
2016-05-30张佳文
张佳文
在几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中,曾经多次坐上中国首富宝座的宗庆后,是资历最深的代表之一:从2003年首次当选以来,他已做全国人大代表14年。而他14年来的中心议题始终是:要让普通老百姓过得更好。
42岁开始创业的他,靠卖水和饮料成功,起步于卑微,却依靠过人的勤奋、智慧、胸怀与胆识,抓住历史性的市场机遇,沉沉浮浮,攀登上一般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经历过命运拨弄的人
1945年,宗庆后出生于杭州。自幼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他16岁中学毕业后就离别母亲,独自打了个小包袱来到条件艰苦的舟山盐场谋生。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回到了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1987年,他和两位退休教师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在送货的过程中,宗庆后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是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
“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创业时形成的坚毅性格让宗庆后决定抓住这个机遇搏一把,此时的他已经47岁,早错过了创业的最佳年龄。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宗庆后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7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1988年,宗庆后率领这家校办企业借款14万元,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开发出了第一个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1989年, 宗庆后带领校办工厂的100多名员工,开始开发投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并成立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1991年,宗庆后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兼并了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正式成立。1991年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2.17亿元。
此后至今,宗庆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实事求是的创新经营,高举创建民族品牌的旗帜:在一个天王老子也帮不上忙的完全开放与白热化竞争行业,用不借银行一分钱,不上市融资,不配一位副总,也不相信洋人比自己更懂中国与生意的超级自信与自力更生,把娃哈哈做成中国最大的世界级饮料与食品生产企业,并连续三次登上中国首富宝座,成为阳光创富与中年创业的成功典范。
他说,他的成功在于自己在社会的最底层呆过,吃过很多苦,知道穷人的苦处,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将心比心,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再想着自己。
老百姓是我最关注的源头
作为首富,宗庆后却说,他本身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个普通老百姓。经历过吃不饱、衣穿不暖的时代,在乡下待过15年。现在还经常跑市场,在全国各地投资,跟社会各个阶层接触。他说,我知道民众在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国强,国家不被欺负;民富,人民生活幸福:宗庆后的中国梦毫不含糊。“对我而言,让人们富裕起来,生活幸福,就是我的责任。”
作为人大代表的宗庆后之所以被瞩目与尊重,不是因为他非凡的成功与财富,而是因为“两会”上的他,真正操的是忧国忧民的心。而14年来,他始终在“死磕”一件事:要让普通老百姓过得更好一点。
让普通百姓少交点税,是宗庆后當上全国人大代表至今,坚持不懈的第一个努力争取。从月收入800元为个税起征点到1600元的起征点,这是个人所得税法出台后25年后的第一次调整。看到自己的建议变成现实,宗庆后从内心感到欣慰。但他为老百姓更多增加一点收入的努力依然没有停止。直至2015“两会”上,宗庆后继续就个人所得税问题旗帜鲜明地发声,甚至被媒体称为直接向财政部“开炮”。
除不断呼吁国家少向普通百姓征收个人所得税,宗庆后的另一大关注议题是,要让老百姓,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买得起、住得上房。尤其最近几年,他是年年“两会”年年提,大有不达目标不罢休之心。
2016年”两会“期间,没等全国人大会议正式召开,刚到北京准备出席“两会”的宗庆后,就再一次“死磕”房子问题:继续建议国家要想办法让农民工和年轻人有房住,“保障年轻人一个家庭一套经济适用房,解决其基本需求问题。”
宗庆后的建议也遭到一些批评。比如,关于他对住房问题的建议,就有人专门写文章批判他,标题就是《宗庆后不懂房地产》。但宗庆后对此不屑一顾,他说:“我是不懂房地产,但是我懂每个老百姓都需要一套房子来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