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30牟爱州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牟爱州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790户小麦种植大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植规模、合作社成员身份、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文化程度、合作社成员身份、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需求意愿;户主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兼业、种植规模、合作社成员、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技术风险感知、技术关注频率、新技术的易用程度、对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等变量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建议】应提升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认知水平、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新型农业技术补贴力度、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扩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范围及应用效率。

关键词: 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4-0684-07

0 引言

【研究意义】与传统小规模种粮农户相比,种粮大户生产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因此种粮大户更容易接受及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小麦是我国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1/6作为饲料使用。河南作为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其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4,因此,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大户为调查对象,研究影响其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主要因素,对于改善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推动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学者们大多采用Logistic或Probit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影响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新型农业技术风险程度、户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展进涛和陈超,2009)、技术培训次数、生产经营成本、农户组织化程度(庄丽娟等,2010)、农业比较收益大小、产品市场风险、技术推广所需资金(满明俊等,2010)等;二是内部因素,如文化程度、年龄、工作经历(徐世艳和李仕宝,2009;葛继红等,2010)、家庭耕地规模(何长辉等,2015)、家庭收入构成、家庭特征(唐博文等,2010;罗小锋,2010)等。【本研究切入点】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基于传统农户视角对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而有关小麦种植大户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河南省790户小麦种植大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及样本统计

1. 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4年11~12月河南省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组对河南省濮阳、郑州、信阳、洛阳等市58个乡(镇)790户小麦种植大户的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查的小麦种植大户是指种植面积在3.33 ha以上的农户,小麦平均种植规模为8.00 ha。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24份,收回问卷800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790份,问卷有效率为95.9%。

1. 2 样本基本情况

1. 2. 1 小麦种植大户基本特征 问卷结果显示在790户样本小麦种植大户中,男性户主比例为82.4%,女性户主比例为17.6%;年龄在50岁及以下的户主比例为59.5%;专职从事种植业的户主比例为57.7%;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户主比例为77.7%。

1. 2. 2 小麦种植大戶农业技术需求意愿情况 调查发现,河南省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机械化技术等需求意愿强烈,所占比例分别为43.6%、53.8%、49.7%和59.6%(表1)。

2 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及变量赋值

2. 1 理论分析

2. 1. 1 户主个体特征 男性户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比女性户主更强烈。小麦种植大户户主年龄越小,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越强,也就更容易接受和采用新技术;年长的户主思想观念较保守,其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较小。一般而言,小麦种植大户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就越强,获取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概率就越大。钟菁(2012)指出,日益兼业化的趋势使稻农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日益加强。同时,葛继红等(2010)认为农业技术培训可加快粮农实施应用新型技术步伐,即粮农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越多,其获取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机会、途径就愈多,技术信息搜寻成本越小,粮农应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愈高。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小麦种植大户户主的个体特征对其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男性户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比女性户主更强烈,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显著正向影响农业技术需求意愿,是否兼业对其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方向不明确。

2. 1. 2 家庭特征 种植规模越大,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作物的生产越重视,更担心病虫害所带来的风险,通过采用新型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效益的需求意愿就愈强烈。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2:家庭特征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技术需求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种植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

2. 1. 3 粮食补贴政策 粮农会利用补贴这些“额外”收益加大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购买力度,因此国家对粮农的补贴会直接刺激粮农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此外,国家种粮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对粮农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3:粮食补贴政策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其中,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及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程度两个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

2. 1. 4 社会关系网络 调查发现,相对于一般小麦种植大户户主来说,具有干部身份的小麦种植大户户主接授、处理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农业新技术的效用程度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此外,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后,其关系网、信息获取途径更广,且可享受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服务(潘劲,2011)。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4:社会关系网络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其中,干部身份、合作社成员两个变量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

2. 1. 5 技术感知特征 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的风险感知力度、强度越高,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就越弱。农业技术关注频率的高低间接反映了粮农搜寻、了解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一般而言,对农业技术的关注频率越高,农户对该类技术的需求意愿就越强。技术易用性是指农户对学习、应用某类农业技术的难易程度所产生的主观判断,农户认为某类农业技术较易使用时,其需求意愿较强烈,反之其需求意愿可能较弱。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主体,农技推广员通过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指导等方式,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传授给粮农,本研究预期农技推广员的服务得分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5:技术感知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其中风险感知变量负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关注频率、技术易用性、农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度变量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

2. 2 模型构建

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属于离散选择性问题,本研究选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型农业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设因变量为y,若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有需求意愿就赋值1,反之赋值0。影响因变量y的m个自变量分别记为x1,x2,……,xm。pi表示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具有需求意愿的概率,1-pi表示小麦种植大户对某种农业技术没有需求意愿的概率,二者均为由自变量向量X(x1,x2,……,xm)构成的非线性函数:

2. 3 变量说明

根据相关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等14个解释变量,变量含义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为增强回归分析的可信度,本研究对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等自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自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本研究运用Eviews 6.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河南省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表3)可以看出,模型Ⅰ(新品种技术需求意愿)、模型Ⅱ(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意愿)、模型Ⅲ(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求意愿)、模型Ⅳ(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的总体拟合效果良好。

3. 1 户主个体特征

3. 1. 1 性别 户主性别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影响系数依次为:0.392、0.561、0.436、0.669,且分别通过了10%、1%、5%和5%的显著性检验,即男性户主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比女性更强烈。调查过程中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統价值观念在农村依然普遍存在;此外,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普遍拥有外出务工的经历,使得男性户主开阔了视野和思维,更容易掌握决策主动权。

3. 1. 2 年龄 户主年龄变量对户主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意愿影响通过了1%和10%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即小麦种植大户户主的年龄越大,其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意愿的概率越小。调查发现,日益严重的病虫害对样本地区粮食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年轻的小麦种植大户肩负着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巨大压力,因此年轻的小麦种植大户更希望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来确保粮食高产,获取稳定收益。此外,新品种的引进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年轻户主学习、吸收、应用新品种栽培技术能力较强,因此对新品种的需求意愿相对较高。

3. 1. 3 文化程度 在模型Ⅰ~模型Ⅳ中,小麦种植大户户主文化程度变量分别在10%、5%、1%和10%统计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越强烈。小麦种植大户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其知识面越广、视野越开阔,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机械化技术的了解越全面,接受和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速度越快,采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信心就越充足。

3. 1. 4 是否兼业 是否兼业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机械化技术的影响系数为-0.927,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是否兼业变量与小麦种植大户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间呈负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兼业活动的小麦种植大户中,32.1%小麦种植大户具有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专职从事小麦生产的小麦种植大户中,48.6%的小麦种植大户具有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对于专职从事小麦生产的小麦种植大户来说,其家庭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为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家庭整体收益水平,其采用能够节约生产成本的机械化技术的意愿就更强烈。关于是否兼业未能显著影响其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需求意愿,其原因可能是被调查地区小麥种植大户兼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不高,兼业现象不明显。

3. 1. 5 家庭成员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 该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是小麦种植大户获取农业新技术通常来自农经站、种粮能手等,小麦种植大户虽然参加过一些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活动,由于参加培训次数较少或培训力度不够,未能取得预期的培训效果。

3. 2 家庭特征

种植面积变量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且分别通过了5%和10%的显著性检验,与预期相符。实际调查发现,当小麦种植规模由3.33~6.67 ha提高至13.33~20.00 ha时,小麦种植大户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意愿由35.9%提高到67.8%,即小麦种植面积越大,小麦种植大户对小麦生产越重视。同时,种植规模越大,越有利于降低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单位面积成本,规模经济效益提升空间越大,因此农户越有动力采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种植规模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求意愿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原因可能是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两项技术的优势只在超大规模小麦种植时才能够真正体现,而被调查农户种植规模未到达上述要求。

3. 3 社会关系特征

合作社成员身份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影响系数分别为0.268、0.650、0.529和0.358,且通过10%、5%、5%和10%的显著性检验,即具有合作社成员身份的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更强烈。可能是由于加入合作社的小麦种植大户能享受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提升了其对政策的认知水平,因此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更强烈。干部身份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选择与否主要在于该技术能否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而不易受行政性因素干扰。

3. 4 粮食补贴政策

国家粮食补贴金额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分别通过了10%和5%的显著性检验,其方向为正。调查结果显示, 国家粮食补贴金额越高,小麦种植大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越高,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小麦种植大户对能够提升粮食产量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约劳动力成本的机械化技术尤其关注,因此应用概率越大。此外,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河南省小麦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农业技术,小麦种植大户对这两种农业新技术的认知差异不明显,因此需求意愿受国家粮食补贴金额的影响不显著。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变量对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58、0.049、0.082和0.063,且分别通过了5%、1%、10%和10%的显著性检验,即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满意度越高,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越强。调查显示,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为“非常不满意”时,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有需求意愿的小麦种植大户所占比重分例为17.1%、10.8%、19.3%和20.0%;当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提升至“很满意”时,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有需求意愿的小麦种植大户所占比例分别提升至45.8%、58.6%、37.8%和39.3%,可能是由于对国家粮食补贴政策评价满意度越高, 小麦种植大户对相关农业管理机构的信任度越高,越愿意接受和应用农业管理机构积极宣传并大力推广的农业技术。

3. 5 技术感知特征的影响

技术风险感知变量负向显著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是由于农业新技术投入的收益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相对于风险偏好者而言,风险规避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态度更谨慎。技术关注频率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等的需求意愿;统计分析结果也发现,当小麦种植大户对于上述4项技术的关注度由“不关注”提升至“关注较多”时,具有该4项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者所占比例分别由47.0%、50.8%、49.3%和35.0%提升至66.8%、59.6%、57.8%和39.9%,即随着技术关注频率的提高,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意愿呈上升趋势。新技术的易用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小麦种植大户对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新技术越易用,小麦种植大户对该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意愿更强烈。对农技推广员服务的满意度变量与小麦种植大户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机械化技术的需求意愿间呈正相关,调查发现,对农业技术推广员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评分由“0~3分”提升至“6~8分”时,小麦种植大户对上述4项技术有需求意愿者所占比例分别由57.0%、51.3%、39.3%和45.0%提升至68.8%、58.6%、47.8%和49.3%。

4 发展对策

4. 1 提升小麦种植大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

加大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其对农业新技术的认知水平。开展针对女性户主农业新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重点向年轻户主推广农业新技术。此外,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小麦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力度,及时回答、解决种植大户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最大程度降低种植大户农业新技术的执行成本。

4. 2 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鼓励农民采用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土地,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减少农村土地流转成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流程,创立农业發展基金,创新土地流转财政资金支农方式,激活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

4. 3 加大新型农业技术补贴力度

政府部门应制定农业新技术应用激励政策,加大新型农业技术补贴力度,科学、及时、足额发放农业技术补贴。同时,建立“谁用补谁”及“多用多补、不用不补”的机制,使政府补贴与农产品种植面积或新技术应用面积有机结合,提高农户对先进农业技术的需求意愿。

4. 4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应从政策扶持、投入保障、法制建设等方面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合作经济组织(协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企业(公司)等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同时,增加农户通讯设备拥有量,扩大农村电视信号覆盖范围,构建技术推广信息平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从而建立完善的信息传播渠道,降低农户获取农业新技术的成本。

参考文献:

葛继红, 周曙东, 朱红根, 殷广德. 2010.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9): 57-63.

Ge J H, Zhou S D, Zhu H G, Yin G D. 2010. Research on farmers behavior of environment-friendly technology adoption——a case study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9): 57-63.

何长辉,刘锐金,杨琳. 2015. 农户种植橡胶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46(9): 1738-1744.

He C H, Liu R J, Yang L. 2015. Analysis on smallholders willingness to plant rubbe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46(9): 1738-1744.

罗小锋. 2010. 农户对生产中科技作用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1311户农户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8): 80-86.

Luo X F. 2010. Farmers cognition on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1311 households in 9 provinces[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8): 80-86.

满明俊, 周民良, 李同昇. 2010. 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行为的差异分析——基于陕西、甘肃、宁夏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 (2): 68-78.

Man M J, Zhou M L, Li T S. 2010. Variation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es for farmers——based on the survey in Shaanxi, Gansu and Ningxia[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 68-78.

潘劲. 20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J]. 中国农村观察,(6): 2-11.

Pan J. 2011. 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China: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of their development[J]. China Rural Economy,(6): 2-11.

唐博文, 罗小锋, 秦军. 2010. 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2110户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6): 49-57.

Tang B W, Luo X F, Qin J. 2010.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es for farmers——based on survey of 2110 households in 9 provinces (areas)[J]. Chinese Rural Economy,(6): 49-57.

徐世艳, 李仕宝. 2009.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4):42-47.

Xu S Y, Li S B. 2009.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agriculture technology demands of farmers in China at present[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4): 42-47.

展进涛, 陈超. 2009. 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3): 75-84.

Zhan J T, Chen C. 2009. Impact of labor migration on farmer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based on analysis of micro-data about national farmer[J]. Chinese Rural Economy, (3): 75-84.

钟菁. 2012. 种稻大户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 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Zhong J. 2012. Research on rice farmers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example[D]. Nanchang: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莊丽娟, 张杰, 齐文娥. 2010. 广东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445户荔枝种植户的调查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8): 90-92.

Zhuang L J, Zhang J, Qi W E. 2010.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farmers technology choice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

cing factors——with investigation of 445 lychee grow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8): 90-92.

(责任编辑 孔令孜)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