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广金钱草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
2016-05-30梁定仁黄明勋林伟吴其当黎丽蒙爱东
梁定仁 黄明勋 林伟 吴其当 黎丽 蒙爱东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广金钱草扦插成活率、成活苗生根数和苗高的影响,为其繁殖育苗、补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和ABT生根粉(50%奈乙·吲乙可溶性粉剂)浸泡已木质化、老熟的广金钱草枝条6 h,以浸泡清水为对照(CK),扦插21 d后统计分析各处理广金钱草的扦插繁殖效果。【结果】经50.0 mg/L IAA和ABT生根粉处理的广金钱草枝條扦插成活率分别为85.3%和82.7%,均极显著高于CK(P<0.01,下同);50.0 mg/L NAA处理的扦插成活率为79.3%,显著高于CK(P<0.05,下同);成活苗生根数、苗高以50.0 mg/L IAA和ABT生根粉处理为优。【结论】广金钱草插条经50.0 mg/L NAA、50.0 mg/L IAA或500.0 mg/L ABT生根粉浸泡6 h,扦插后21 d的成活率及成活苗的生根数和苗高均较高,育苗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可作为广金钱草育苗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广金钱草;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繁殖;育苗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4-0614-04
0 引言
【研究意义】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eck) Merr.]别名落地金钱、假花生、铜钱草,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中国植物志编委会,1995),为两广地区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以地上部分入药,具祛湿退黄、利尿通淋功效,常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及水肿尿少等症(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目前广金钱草野生资源量少,药材市场多以人工栽培品供应。传统上广金钱草以播种育苗方式种植,当年种当年收,广西产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此时气温较低,种子从萌发、生长到幼苗出圃需60~70 d,期间除需盖膜保温外,还需进行多次人工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等管护工作,整个苗期抚育时间长,费工费时,且生产上常出现育苗过程中及移植后缺苗现象,来不及利用种子育苗进行补救。而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扦插繁殖用时短,可克服以上缺点,尤其在5月底~6月初通过扦插育苗,可弥补因种子苗缺苗引起的生产损失。因此,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广金钱草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保障其药材产量和药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林乃洛(1987)进行广金钱草人工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用50 ℃温水浸种、催芽、育苗后,按20 cm×25 cm株行距移栽,平均产量可达6000 kg/ha。王其新等(2000)以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广金钱草栽培品种与野生种主要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发现栽培品种与野生种的质量无明显差异。董青松等(2006)研究表明,广金钱草种子在气温15 ℃时从播种至发芽需16~21 d,25 ℃时需5~8 d,35 ℃时需4~7 d,40 ℃时需6~7 d;40 ℃发芽后幼苗易畸形,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5 ℃。陈丰连等(2010)研究认为,广金钱草可在春、夏、秋3季播种,以秋季为佳;春播育苗需到6月才能移栽;秋播育苗在次年4月移栽,可延长生长期,增产增收。蒙爱东等(2011)在探讨广金钱草生产技术时发现,在每年3月中旬~7月下旬将茎蔓下部已木质化的广金钱草枝条剪成8~10 cm的插条,直接插在整好的苗床上,待成活的插条长出4片以上新叶即可出圃移栽。【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对广金钱草的研究以种子发芽、播种季节、播种密度、施肥方法、病虫防治及规范化种植居多,对广金钱草扦插繁殖效果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广金钱草插条,观察其对广金钱草扦插成活率、成活苗生根数及苗高的影响,旨在为广金钱草生产提供高效育苗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广金钱草枝条采自广西隆安县小林镇。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50%萘乙·吲乙可溶性粉剂(ABT生根粉),NAA和IAA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沪试)生产,化学纯,含量≥98.0%;ABT生根粉为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生产。
1. 2 试验方法
1. 2. 1 试验设计 在2013年7月于广西药用植物园育苗基地进行预试验基础上,2015年在广西华夏本草育苗基地进行再试验。设置9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以处理9喷清水为对照(CK),每重复50枝插条,随机排列。试验设计方案见表1。
1. 2. 2 插条处理 于5月底~6月初采取春季萌发且已相对老熟的枝条剪去顶芽及幼嫩部分,去掉叶片,剪成长10.0 cm、有3~4个芽的插条;将插条基部分别浸泡在各处理溶液中6 h,取出稍凉干后扦插。
1. 2. 3 扦插与管理 在大棚内设置宽1.0 m、高0.3 m、底部垫一层火砖、上铺一层厚20.0 cm河沙(掺有20%泥土)的插床,插条扦插前用30%多菌灵500倍液消毒1次。扦插株行距5.0 cm×15.0 cm,斜插,插条顶部露出床面2.0 cm;扦插后及时淋透水分。其后每天洒水1~2次保持基质湿润,棚内湿度保持50%~60%。
1. 2. 4 观测项目 扦插21 d后,以插条长出新芽、新根计为成活株,统计各处理的成活株数,计算成活率;每处理抽取10株成活株统计生根数量和苗高(抽生枝长度)。
1. 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用SPSS 11.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广金钱草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广金钱草插条成活率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4(50.0 mg/L IAA)>处理7(500.0 mg/L ABT)>处理1(50.0 mg/L NAA)>处理5(100.0 mg/L IAA)>处理3(150.0 mg/L NAA)>处理2(100.0 mg/L NAA)>处理8(1000.0 mg/L ABT)>处理9(CK)>处理6(150.0 mg/L IAA)。其中,处理4的成活率最高,达85.3%,处理7次之,为82.7%,处理1为79.3%;处理6和CK的成活率最低,分别为61.3%和62.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3、处理4、处理5和处理7的成活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处理4、处理7的成活率分别与CK、处理6和处理8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处理1的成活率与CK差异显著(P<0.05,下同);处理2、处理6、处理8和CK的成活率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低质量浓度NAA、IAA和ABT生根粉对广金钱草扦插成活有明显促进作用。
2.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广金钱草插条生根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插条的生根数均多于CK,其中,处理7和处理4平均生根数分别为7.1和6.7条,与CK差异极显著;处理1平均生根数为6.1条,与CK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表明低质量浓度的NAA、IAA和ABT生根粉促进生根效果较好(图1),质量浓度偏高对广金钱草插条生根效果不明显。
2. 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广金钱草插条苗高的影响
由表4可知,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条,平均苗高为7.4~10.6 cm,均高于CK且已达出圃标准;其中,处理4平均苗高最高且极显著高于除处理7外的其他处理;处理1、处理3、处理5和处理6的苗高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CK;处理2、处理8和CK的苗高间差异不显著。说明NAA、IAA和ABT生根粉处理可促进广金钱草成活插条苗高生长(图2),且以低质量浓度处理效果更佳。
3 讨论
本研究中广金钱草插条经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后21 d,成活苗平均苗高均高于7.0 cm,达到出圃要求(岑丽华等,2005)。与传统播种育苗出圃需60~70 d比,广金钱草扦插育苗时间短,可省略较多管护环节,如果在种子苗育苗过程中或种植后发现缺苗,通过扦插育苗弥补是一条解决生产损失的较佳途径。
彭子模等(2002)研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刺激插条基部细胞分裂和分化,诱导根原基形成,从而促进插条发根萌发。本研究中广金钱草插条分别经不同质量浓度的NAA、IAA和ABT生根粉浸泡6 h处理,扦插后均能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和不定根,50.0 mg/L NAA和IAA处理的广金钱草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CK,平均生根数、苗高也显著高于CK,而150.0 mg/L NAA和IAA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成活苗生根数及苗高虽高于CK,但差异不明显,说明扦插成活率、成活苗生根数及苗高并不随NAA和IAA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可能是高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乙烯产生,而对生根具有抑制作用的缘故(易霭琴等(2008)。ABT生根粉是一种广谱高效植物生根促进剂,能显著提高扦插苗成活率(黄素梅,2013),本研究中以500.0 mg/L ABT生根粉处理的广金钱草插条扦插效果较好,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1000.0 mg/L),扦插效果不理想,说明高质量浓度的ABT生根粉对广金钱草插条生根和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本研究认为,适宜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广金钱草高效扦插育苗,但影响广金钱草扦插育苗效果的因素较多,如扦插季节、插条长短及扦插深度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广金钱草在广西每年均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为全国重要产区之一,应开展多元化的栽培研究,寻求更合理的栽培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
4 结论
以50.0 mg/L NAA、50.0 mg/L IAA和500.0 mg/L ABT生根粉分别浸泡广金钱草插条6 h后扦插,可明显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及成活苗的生根数和苗高,育苗时间短,节省人力物力,可作为广金钱草育苗技术措施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陈丰连,张文进,徐鸿华. 2010. 广金钱草田间育苗影响因素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7(3):282-284.
Chen F L,Zhang W J,Xu H H. 2010. Study on affecting factors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seedling in field[J].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27(3):282-284.
岑丽华,徐良,郑雪花. 2005. 广金钱草规范化栽培技术[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5(5):29-31.
Cen L H,Xu L,Zheng X H. 2005. Study on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 Merr.[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25(5):29-31.
董青松,蒙愛东,欧彪. 2006. 广金钱草种子发芽试验的研究[J]. 种子,25(11):86-89.
Dong Q S,Meng A D,Ou B. 2006. Seed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germination experiment research[J]. Seed,25(11):86-89.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K].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2010.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K]. Beijing:China Me-
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黄素梅. 2013. 无患子扦插育苗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40(2):93-96.
Huang S M. 2013. Cutting and seedling test of Sapindus[J].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40(2):93-96.
林乃洛. 1987. 广金钱草的人工栽培及其质量的研究[J]. 中药材,(5):6-8.
Lin N L. 1987. Research o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5):6-8.
蒙爱东,董青松,吴庆华. 2011. 中药材广金钱草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5(6):3-5.
Meng A D,Dong Q S,Wu Q H. 2011. Research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disciplin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smo-
dium styracifolium[J].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25(6):3-5.
彭子模,程伟,高雁,孙健,刘晓云. 2002. 萘乙酸对几种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2):34-38.
Peng Z M,Cheng W,Gao Y,Sun J,Liu X Y. 2002. The influence of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of several plant cuttings rooting[J].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1(2):34-38.
王其新,林振洪,林海清. 2000. 广金钱草栽培品与野生品的质量比较[J]. 中药材,31(12):946-947.
Wang Q X,Lin Z H,Lin H Q. 2000. Comparison of quality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species of Desmodium styracifolium[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31(12):946-947.
易霭琴,童方平,宋庆安. 2008. 不同基质与激素对欧洲荚蒾扦插成活率的影响[J]. 湖南林业科技,35(5):16-18.
Yi A Q,Tong F P,Song Q A. 2008.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hormones on survival rate of the Viburnum opulus cuttings[J]. Hu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35 (5):16-18.
中國植物志编委会. 1995. 中国植物志(四十一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Flora of China Editorial Board. 1995. Flora of China(Vol.41)[M]. Beijing:Science Press.
(责任编辑 思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