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微课教学设计的探析

2016-05-30郭海林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微课设计探析

郭海林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已经出现微课这个概念。但现在对于微课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微课设计在化学中的设计和运用”进行相关的探析,以期更好地组织化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微课设计;探析

“微课程”起源于国外,由美国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所首次提出,他认为微课程的概念和微格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微格教学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基础,主要针对的是移动学习或者是在线学习的教学内容来说的,由一堂课的时间缩短到了一分钟。

微课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与探索期:在这一阶段,佛山教育局胡铁生提出了“微课”概念。由此,他被誉为中国微课之父,成为这一阶段的“微课”主要代表人之一。第二个阶段是理论改进与实践阶段:这一个阶段,伴随着人们对微课的重视,逐渐在国内出现了“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等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从2012年开始,我国便开展了各种不同等级的微课制作大赛。这样的比赛活动一方面推动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微课在中国教育上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随着微课实践活动的广泛展开,微课也有了明确的概念,即“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全过程[1]。

一、 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指依据新课程中的标准进行教学,利用视频作为主要的授课手段,记录了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

(一)微课的特点

1.课堂教学时间短

“微课”的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左右,最长不要超过 10 分钟。时间短小的微课,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所讲的内容很少,但是主题内容突出

“微课”能够使知识重点突出。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所使用语言的诙谐幽默,会让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下了解课堂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微课将氢气的爆炸实验一次性地展示,学生会轻松地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凸显了每一个微课只讲一个主题内容[2]。

3.资源所占存储器容量较小、使用起来方便

“微课”以视频作为载体,容量较小,学生可以用电脑观看,也可以用手机进行观看,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二)微课的类型

微课的类型有很多种,如讲授类、实验类、讨论交流类、自主学习类等。此外,微课还有一些是按照课程教学的环节进行设置的实践课的类型,如活动课。

(三)微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目前微课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主要停留在对于资源的开发和探索的时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差距。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设施薄弱的农村乡镇学校的教师,对微课的操作实施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中学化学微课设计

(一)微课设计的程序

微课程可以采用ADDIE模型来进行系统化设计。根据ADDIE理论,微课的设计有下面的几个过程。

A(Analysis)—分析:对于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教材的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析。

D(Design)—设计:这一个环节主要是针对微课视频中的内容的选择,以及所要制作微课视频的一个设计思路。

D(Development)—开发:这个环节主要是微课的制作。主要包括对于如何制作微课的工具的选择、录制过程需要注意什么,录制完后视频的处理以及加工之类的过程。

I(Implement)-实施:主要是针对所要开发的微课的一个具体的环节。这里包含有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课堂上是如何进行相互交流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的一个综合评价等。

E(Evaluation)—评估:主要包括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对一节课实施微课后的效果的评估。一堂化学课中有效运用化学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对于问卷的回答情况,来综合评估微课在课堂中的使用效果,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的认识和要求,便于今后进行一定的改变,使得化学课堂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3]。

(二)微课录制的方式

教师独立录制微课的常见方式有以下四种:一是DV+白板;二是手机+白纸;三是录屏软件(把屏幕操作录制成视频的软件)+PPT;四是手写板+录屏软件+PPT。

三、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 课前

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依据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做一个衔接,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先将微课视频看了之后,为新课的到来做铺垫。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知道化学就在身边,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化学。

(二)课中

在教学过程中,适合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课例如下:

1.新课导入

教师制作微课时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在开始上课后,教师首先让学生看视频,了解所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2.知识理解

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将微课视频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完美搭配,使学生在有直观模型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微课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完成完典型例题。

3.练习巩固

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例如:讲《溶液的浓度》中的第三部分溶液的配置和稀释,通过给出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溶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配置过程,自己总结归纳出配置的步骤,及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小结拓展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学到的化学规律进行小结,培养他们的的总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揭开化学的面纱,让自己投入到快乐的自主学习中去。

(三)课后

在课后,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复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于化学中的易错问题,难点知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此外,微课还可以用于课后作业,提升巩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探析,我们对于微课有了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进行微课的制作,丰富课堂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化学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接轨,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国栋.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上).2013(09)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3]王觅,贺斌,祝智庭. 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04)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教学微课设计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史的隐形功能分析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