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卡技术的计算机机房系统维护

2016-05-30郑勇伟

科技风 2016年4期
关键词:系统维护机房计算机

郑勇伟

摘 要:本文以蓝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计算机机房系统维护中的具体应用,并探究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计算机机房管理以及相关的蓝卡技术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蓝卡技术;计算机;机房;系统维护

一、引言

作为计算机培训教学主要场所的机房,普遍面临着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应用软件庞杂、学员使用水平不一,以及计算机感染病毒机会多、传播速度快等诸多不利因素。计算机系统保护软件、硬盘保护卡及蓝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发展出来的,其中蓝卡是具有丰富功能的一种新型计算机系统保护产品,目前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有必要让广大机房管理人员去了解和认识它的诸多技术优点和特性,积极应用蓝卡技术并提高蓝卡技术应用水平。

二、蓝卡技术的特征分析及其先进性

蓝卡技术与其他还原系统相比较而言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与先进性,这些先进性进一步决定了蓝卡技术应用的价值及其必要程度:

一方面,蓝卡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保护措施。蓝卡技术能够根据其具体的应用场景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如果应用环境较为单一(需要预装软件相对较少),如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的教学电脑机房,则可以采用网络预安装或者计算机预还原的方式来进行,此种模式能够在不破坏原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对包括提供Linux、WindowsXP、Windows7等在内的系统进行快速的预装(机械硬盘条件下,能够控制在1min以内);对于系统要求较高的电脑机房(系统软件要求较高,且多为大型软件等),如网吧,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机房等。此类场景下的机房模式则可以采用网络安装模式来对具体机房内电脑的安装程序进行设定,按照不同的发射台计算机的内定程序设定来完成相应的系统还原。此外,在具体的蓝卡还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对还原区域(还原的数据资料分区)、还原间隔(按次、按日、按周和手动还原等)、还原的彻底度(可以预先保存还原盘符内的特定内容)等进行设定。

另一方面,蓝卡技术具有先进的网络拷贝功能。在具体的功能实现方面:在计算机实现以太网物理连通的前提下,将其中一台计算机按需要规划并安装好操作系统,然后通过管理员身份进入管理工具中的网络对拷功能,将已安装好的计算机设置成发射端,将其他计算机设置成接收端,将发射端计算机的硬盘设置参数及分区数据发射拷贝给所有接收端计算机。该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对各接收端计算机的计算机名、工作组名、IP地址等项的修改,使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实现快速、方便。

三、蓝卡技术的应用要点及其维护实践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蓝卡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系统维护中的作用与优势。那么,在实际的机房系统维护中如何充分利用上述功能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则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除了基本的安装与调试之外,我们还应该在如下几方面上对其应用与维护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

(1)在应用蓝卡的过程中应该对蓝卡的内设驱动保护系统进行加载,并完成永久性设定,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在系统安装之后计算机能够完成相应的驱动程序安装,进而达到较好的计算机使用效果。此外,在蓝卡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安装批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计算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个性化设定。

(2)对蓝卡提供的管理工具功能进行充分的扩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保障终端机与服务器之间的系统统一,即采用蓝卡作为终端机的保护还原系统,则需要在发射机上预装蓝卡的管理系统。二者充分地联合能够最大地发挥蓝卡系统的高效能特征,并能够通过内设的功能来实现包括了修改计算机IP地址、同步计算机时间、远程控制开关机以及系统更新与软件服务等功能。

(3)蓝卡技术支持多系统选择以及原操作系统还原等技术,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应该予以灵活选择。在机房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学校机房的建设中主要可以分为教学与娱乐两方面功能。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所来决定系统的安装选择,在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切换到具有特定软件(如作图软件,编程软件等)的操作系统中;而当机房自由开放时则可以切换成带娱乐软件的系统。此外,部分情况下由于兼容以及软件安装等问题容易造成系统还原的失败,此时可以选择管理员还原为原操作系统,进而避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4)蓝卡技术基于网络拷贝的方式对具体的机房计算机软件进行安装。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容易由于IP地址与MAC不匹配等情况造成网速虚拟或者不畅等现象。因此,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采用对应表的方式来予以对应实践。即在计算机机房网络环境调试合适的情况下,对其进行IP与MAC对应保存操作。在发射机上形成最终映射,而在终端机开机启动时,发射机予以自动分配。进而保障每台计算机能够获取独立、唯一、对应的网络通讯地址,保障网路的畅通。

四、蓝卡技术应用的技术展望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蓝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具有的应用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为后续的机房系统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蓝卡系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对于硬盘参数的还原稳定性不强,容易出现还原失败等现象;蓝卡系统在非正常关机以及重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程序不启动、本系统基于网络拷贝的方式来进行,对于较大(1GB以上)软件的安装较慢、对于机房网速,尤其是基于交换机的局域网网速要求较高等。这些问题切实地困扰着蓝卡的技术发展与实际的应用体验,同时也成为了后续科研的难点与热点。

针对上述的问题,包括蓝卡技术部门以及相关的机房系统维护管理者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合理优化。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发展方向分为了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针对蓝卡技术的预存系统设定,即采用系统预存的方式将蓝卡整合高速硬盘的模式与系统进行串联,并采用本地拷贝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网络拷贝,进而进一步提升蓝卡的系统管理效能;第二,优化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网络协定,提供系统开机的最大化网速要求,进而在网络拷贝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蓝卡的效能;第三,蓝卡选择性软件安装技术的研发,通过此种技术的研发实现在发射机上提供软件白名单,进而使得相关的机房计算机能够在安装白名单软件后不被蓝卡自动删除。

通过上述的建设能够切实地优化蓝卡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提高应用效能,相信在未来蓝卡作为计算机机房系统维护的主要手段,应用将更为广泛,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总结

蓝卡技术是一种计算机系统自动还原技术,普遍被应用于包括网吧、图书馆等在内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内。该种技术与传统的系统还原相比具有高效、专业等特征,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追捧。本文以蓝卡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其应用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公共机房为实践场所,对其具体应用环节以及其中的主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该项技术与应用的未来前景与可能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蓝卡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机房的相关系统维护与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付媛媛.基于RFID技术的IC卡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4.

[2]霍焱.基于局域网技术的计算机机房管理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3:314-315.

[3]谢玉辉.广播电视硬盘播出系统安全播出中的技术保养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21.

猜你喜欢

系统维护机房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SCHMID语音交换系统维护与维修案例浅析
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维护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智能PDA在集抄系统维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