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护

2016-05-30金洪波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泽保护

金洪波

摘 要:会泽历史建筑不同于云南的其它少数民族建筑,是与中原文化交融并体现中原文化特色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合理的布局、适宜的建筑体量和精巧的装饰,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研究价值。我们在参与历史建筑修复中,始终应严格遵守“修旧如故”的修缮原则,最大限度的保留历史建筑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建筑修缮;保护;高家院落;会泽

历史建筑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泽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众多优秀的历史建筑,反应了从清朝早期以来会泽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这些历史建筑从形制、做法、构造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造诣和成就,是会泽几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成果和智慧结晶。会泽历史建筑不同于云南的其它少数民族建筑,是与中原文化交融并体现中原文化特色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合理的布局、适宜的建筑体量和精巧的装饰,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研究价值。我们在参与历史建筑修复中,始终应严格遵守“修旧如故”的修缮原则,最大限度的保留历史建筑的内涵。作为会泽古城的普通民居——高家院落,我们在施工中尽量做到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原来的建筑结构、原来的材料和原有的施工工艺和做法,追求历史建筑的真实性,能保留的尽量保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状。

一、做好勘测及破损评估

建筑物修缮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详细探勘并做好记录,这些基础资料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修缮效果,前期勘查工作做得越细致,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修缮方案,这样施工过程才能更有把握。建筑物的破损评估应当做得更精准更细致,对一些重点部位木构件的糟朽、损坏程度;砖、石、瓦件的破损状况等都要做好记录并测绘拍照。

(一)概况。我们施工的高家大院坐落于古城区东内街70号,属明清时期一般民居建筑,院落占地面积103平方米。院落形式为为一进院。因地块狭小,院落按因地制宜原则,没有严格按传统四合院形式布局,正房坐北朝南,厢房及正大门朝西布置。

(二)房屋破损情况。一是木构件方面,屋面由于年久失修,瓦屋面大面积漏雨,部分椽子及望板已槽朽;柱子由于年久,受干湿影响有劈裂和柱根槽朽现象;梁架主要承受屋面荷载,由于时间及各种因素影响,已发生变形、下沉、破损等情况;木门已发生劈裂、槽朽现象;木格子窗尚保存完好;裙板正面已发生劈裂、槽朽掉落现象。室内裙板保完好。二是墙体方面:墙体为夯土墙。由于雨水侵蚀和基础下沉,造成大部分墙体发生倾斜、裂缝、酥碱;正房及厢房东侧墙体已倒塌。三是地面:在历次整修时已彻底改变原来做法,室外原光面毛石地墁已浇筑成混凝土地面,室内也更改成混凝土地面。四是油漆方面:常年日晒雨淋,外裙板及门窗油漆面已不复存在。

二、修缮实施技术及方案

(一)整体结构。考虑破损情况严重,决定对该房屋实施揭顶大修。因梁架不均匀下沉幅度较大,考虑大架维持原格局,整体提升50厘米。墙体倾斜和垮塌严重,考虑原夯土墙置换为砖砌墙体,外墙抹灰采用传统工艺做法。存在问题:户主要求取消了山墙原槽朽梁柱,梁架直接由砖墙支撑,局部改变了原构架。

(二)瓦屋面。屋面实施大修,对槽朽椽子、檐板进行更换。屋脊及屋面保持原尺度重新翻修。存在问题:屋脊250*250*30 旧方砖砖不够,由于会泽本地无烧制古砖砖厂,工人只好采取制模预制混凝土方砖代替。由于工人扣瓦时为省工,造成部分瓦屋面勾缝白灰浆欠整洁。工匠凭个人喜好,屋脊线型与原状略有偏差。

(三)大门、正面板壁。因周边地势提高,对院落大门略为升高。门槽朽严重,按原尺度重新制作。对院落大门提升后与原状有所差异,整体感觉不如原大门尺度。厢房板壁及木门按原状尺寸更换。正房原镶板木门因槽朽及采光较差的原因,更换为木格子门。

(四)木格子窗。木格子窗保存完好,修缮中注意保护和保持原风格。考虑到防寒、采光,木窗内侧增加一道可调玻璃。后墙木格子窗考虑防盗,增设一道方钢制格子窗。

(五)正屋板壁。受室外干湿影响,裙板发生劈裂、槽朽,按原状修复。

(六)木材面油漆处理。基本符合本地民居风格。因缺乏熟悉传统油漆工艺的工匠,加之传统油漆工艺做法和现代品质较高的油漆都造价不菲,木材面油漆达不到古建修缮要求。工匠对木材面作旧工藝不熟悉,无法对新木材面做作旧处理。

(七)室内装饰。院落修缮后用途为茶室。室内装饰方案经过多次探讨和论证,结合古建筑风格及使用功能,主要采用中式色调风格装饰;过梁、楼板底面、柱、板壁均保持原状,喷猪肝色油漆面。

(八)院落环境。地幔铺装由于混凝土原因,恢复原光面毛石已不可能,如改铺设青石板应符合宅院风格要求,户主去昆明采购了一批石板,颜色偏绿,呈一字形铺贴;台基阶条石加以整理维持原状;西北角原种植一棵广玉兰景观树,生长情况良好,树高3米,冠径2.3米,为院落的重要景观树,西南角增加栽种一棵小型金桂,寓“金玉满堂”;拆除不协调的砖砌树池,用条石围砌方形树池;古井保持原状。

三、结语

在修缮施工中,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缺乏古建修缮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和熟悉古建维修的工匠。这次修缮暴露出本地工匠古建维修工艺技术较差,工匠对古建修缮知识及保护意识较低,需对本地工匠进一步培训和培养。二是缺少烧制古建砖瓦的砖厂。下步修建中对古建砖瓦需求量较大,需培育本地1-2家砖厂生产多种规格古建砖瓦。三是木材需求量大,木材价格较贵。影响了住户用木料对木构件维修的积极性。四是在修缮过程中对古建实施的一些保护性做法,与住户因保护意识差、功能要求及造价控制方面的想法发生对立和差异,难以完全执行古建筑实施保护性修缮。五是对公共部分的一些有价值的破损古建(如月拱门、栅子门、老墙体等)缺少维修资金。建议设立公共部分古建及设施维护专项资金,对公共古建及设施进行常态维修。

参考文献

[1] 杜仙洲,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会泽保护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鹤舞雪原景更美
会泽斑铜文化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会泽铅矿2#竖井延深工程监理管控
钱王五德:钱五钱多 会馆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