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也是一张脸

2016-05-30董强

雷锋 2016年4期
关键词:千钧施一公不容

董强

2011年6月,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的何肇胜,与村民们一起迁移到辉县市常村镇。

在何肇胜70多年漫长记忆中,好像大半辈子都在搬迁。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22岁的他移民去了青海。当地生存环境恶劣,几年后一家人历尽艰辛重返家乡。1964年11月,丹江口一期工程复工。1966年3月8日,30岁的他与父母、妻子和三个孩子共7口人再次离开家乡,迁入湖北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几年后,生活窘迫,何肇胜再次返乡。这一次,是75岁高龄的他第三次离开家乡。

何肇胜所在沿江村只是16.54万丹江移民中的一支。“我们不指望北京人吃水的时候感谢我们。”谈及第三次搬迁,何肇胜说,“只要对国家利益大,再让我搬家,我也会继续搬的。”

一个字眼儿,在老人心中千钧重: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位美国记者采访周恩来总理,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记者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发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回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一个字眼儿,在总理心中重千钧:国家。

2014今年3月31日,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正举行年会颁奖典礼,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以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1989年,施一公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深造,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成为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08年初,施一公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回忆当初的选择,施一公淡淡地说。

一个字眼儿,在施一公心中重千钧:国家。

什么是国家?如果不用那些抽象概念,如果不用那些政治术语,国家就会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有时候,她是一张脸,不容任何污损;有时候,她是一付腰板,不容任何轻慢;有时候,她就是一口气,不容任何逼迫。

爱自己的国家,是天经地义的事。就像何肇胜老人那样,牺牲面前,无怨无悔。就像周总理那样,充满智慧,在世人面前展示出风度翩翩的大国风范。就像施一公那样,用毅然決然的选择和新的创造,让整个世界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

猜你喜欢

千钧施一公不容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七律·老年教育重千钧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力拔千钧
不容商量的爱
脱贫二字重千钧
猴年贺岁
法不容篡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