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被选择的道路

2016-05-30牟盛洁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尼克镜像硅谷

牟盛洁

《无穷镜》是旅美作家陈谦的长篇新作。陈谦在继《爱在无爱的硅谷》之后再一次将笔触指向硅谷题材,《无穷镜》则显示出陈谦对硅谷题材的回归的再思考,代表着陈谦对硅谷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对整个生活的思考与理解。

镜像与窥视

陈谦在自序中所说,《无穷镜》是一面倾注了她“心声的镜子”。毫無疑问,这是一部处处与“镜子”这个意象相关涉的作品。不同的镜子产生不同的效果,它们展现各种各样生活的碎片,拼凑到一起,就形成了一幅眩目的、令人振奋又令人迷茫的硅谷生活的画卷。年轻有为却痴迷于登山的前夫,信奉“No Evidence”的研究院院长尼克,从丧子之痛中重新振作起来的投资人郭妍……这些人就像一面面各不相同的镜子,将硅谷的不同侧面鲜活地展现到书页之间。但在陈谦看来,生活——必不仅仅是表象的激情,它固有其深邃复杂的一面。对于长期供职于硅谷高科技公司的陈谦来说,对硅谷题材的写作既是对她所经历的生活的一种直面,又是一种背对。镜中既不会出现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也不会出现与现实完全一致的东西,镜像是不同程度地畸变地展示,其本身即是一种张力。陈谦用无数的镜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硅谷,同时又从心理层面上展示了另一个失真的硅谷。

附着在镜像之上的另一层意义是“窥视”。“窥视”这个词语带有一层隐秘的意味。《无穷镜》这部小说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硅谷华人创业者生活的一个窗口,她让我们“看见”。而在小说里,窥视无处不在。主人公姗映通过望远镜窥视安吉拉,安吉拉同时亦在窥视姗映。她致力于研发的裸眼3D芯片更是“窥视”的物质呈现。诸多的镜子助长着窥视,陈谦利用小说这种合法的窥视手段,为我们展示硅谷的华人科技精英们在目光交错的丛林里的迷失与探寻。

危险的游戏

小说里提到一个重要的词,叫Pecking Order,即啄食顺序,起初是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获取优先权和较高地位等级的现象,陈谦借尼克之口将这个生物学名词放到人的生存语境中去,将作品带入到了深层的哲学思考之中。

对作品中道青、康丰那样天赋惊人,并早早地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实现生命的深层价值单靠所谓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选择登山这种危险的活动,一方面是想挣脱硅谷那种光怪陆离的物质樊笼,追逐一种更加深远的人生价值;但另一方面,他们用生命的冒险去对抗生活的庸常——庸常总是相对的,人人为了事业奋不顾身,成功也成为庸常。

这场游戏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康丰他们随时可能葬身雪山,在这一点上,老尼克俨然是一个哲学家,这种看似在找寻心灵归宿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摆脱Pecking Order的束缚,他们仍然在无意识地遵循着Pecking Order的法则。因为在硅谷那样人才辈出的地方,司空见惯的成功无法真正成为个体价值的标志,他们需要把自己从众人中区分出去,用生命去追逐意义,用危险去证明存在,而说到底,这也只是反过来印证了人类的生存困境。

The Road Not Taken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在陈谦的这部作品里带有预言性和总结性的作用。小说给我们呈现了两类人,也是陈谦反复说到的,一类是活得像那“夜空里绽放的烟花”,一类是“像一炷燃在风中的香”。前者以主人公姗映为代表,隐忍生活的创伤,即使偶尔产生迟疑也要拼尽全力去追逐梦想;后者以老尼克为代表,从洪流中抽身,慢得像一只乌龟。

实际上,一条路如果没有被选择,那么对我们而言它是没有真正存在的。殊途是个相对的概念,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路只有一条,甚至在个体获得生命以前这条路就被设定好了。陈谦隐约在作品里指出了这一点,姗映选择成为“烟花”不得不说是她父亲的愿望延续,而康丰所怀揣的近于“道”的人生哲学很大程度地承自他的爷爷。投身于硅谷创业大潮的精英们,他们动用各自身上最活跃的细胞去创造价值,选择意义。人大概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走吧,另一条路尽管有别人在走,但未选择便是虚设。陈谦在这一点上做了价值判断的悬置,没有一条路是更好的,只要选择便是一场漫长的历险。作品的最后,尽管主人公姗映的前途仍然未知,但我们所知道的是,此时她已经打破了另一条虚设之路制造的迷惑,变得从容并且坚定。

猜你喜欢

尼克镜像硅谷
镜像
一只叫尼克的狗
镜像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鲨鱼尼克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镜像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