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构成形式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运用

2016-05-30宋巧红

大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密集工笔画肌理

当代工笔画受西方现代构成艺术的影响,将平面构成元素引入其中,使构图样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平面构成,为西方的一种设计理念体系,若能将西方的构成性元素、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引入到我国传统的中国画中,创作出以写意性思想为核心,多种技法共存的新型工笔画。对于当代工笔画的创新发展来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放射性构成在当代工笔画中的具体运用

放射性的构成形式能让人在静止的画面中产生动的幻觉,如当代工笔画家蒋采苹,运用此构成形式所画的作品,其中以《白孔雀》、《珊瑚》最为典型。在作品《白孔雀》中,以孔雀的身躯为中心主体,孔雀尾巴的白色翎毛向四周放射展开,整幅画面因为这种放射状的骨架秩序感而有着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另一幅作品《珊瑚》的放射状构成形式让观者联想到了沙滩上的贝壳,那种张力就仿佛像是真的海底珊瑚摆在面前一样,使画面产生一种似动非动的效果。

二、密集构成在当代工笔画中的具体运用

密集构成,是一种偶然的组合,不仅有秩序节奏的美感,而且具有韵律变化。密集构成与我们绘画中的构图,设计画面布局有直接联系。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经营位置”就与密集构成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绘画中我们利用密集构成来调整基本形的位置和画面的疏密关系,最后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画面。当代工笔画家林若熹,在他的作品中密集的树林,叠加密集的落叶等都能发现密集构成形式的运用。他的作品《落叶之四》在叶片层叠的秩序美中表现出的那种厚度,这种厚度为画面转化为一种力量和气势,这种气势又表现出一种画面的壮美,而这其中的多与少的对比,更能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分割重组构成在当代工笔画中的具体运用

在当代工笔画中,分割重组构成形式的运用也是很常见的,它是将画面按照主观需要来进行切割分解,然后再重新组成新的画面形式。这种分割重组造成许多有意境的图形错位,使画面产生别具一格的美感。当代工笔画家陈林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运用此构成的特点来构图,画面既有分又有合,他的画面形式往往让人沉入思考,耐人寻味。具体来讲,通过观察他的作品在笔法上体现着更多的是来自传统,然而在艺术表现上更趋于现代化。例如,在他的代表作品《误入·疑》中画面分不清是实际物体的边界,还是阴影的分界,使画面充满了神秘感。他的作品在构思、技法和意境上都有现代语言和新观念的融入,在分割重组传统工笔画的同时,又加入了对工笔画现代意义的思考,使他的当代工笔画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模式。从陈林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当代工笔画的创新,他的这种将传统工笔中的一些要素提炼出来,重新组合新的画面,是分割重组构成在当代工笔画中的一大体现。

四、对比构成在当代工笔画中的运用

对比构成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构成来说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在画面中它依靠我们要描绘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肌理、色彩等的对比,以及画面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等元素的对比,在当代工笔画面中带给人们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虚实关系的对比

在高茜的不少工笔画作品中都多少的运用了虚实对比语言。她的画面中有传统工笔的细腻、明快和自然,也有构成中的虚实对比,在模糊的物象和虚淡的色调中带给我们另外一种的审美感受。在她的作品《奢华的游戏》中,画面中的背景是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绘制的肌理,下半部分是植物的纹理,使得主体物(室内的)台灯和(室外的)蝴蝶在这种背景下更为淡雅迷人。她的这种构图方式及现代表现形式和主观情感,使画面充满现代气息。

2.肌理对比

肌理对比是当代工笔画常用的技法之一,肌理的发现源于大自然和画家们的探究。在我们大自然中,物体表面的质感各不相同,不同的质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唐秀玲老师的作品《走过四季》,运用错位染表现的丁香花的叶子,是她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实践、归纳出来的。错位染也叫非结构染,这种即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又不拘泥于这种规律的分染方法就是错位染。我们经常画的传统工笔画的分染都是按照结构,转折或凹凸关系来分染的。唐秀玲老师的丁香花叶子则是是用错位染的方法来分染表现的,分染的部分位于结构和非结构之间形成一种自身相对合理,给人呈现出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用这种有规律而不按结构的方法来表现出的物体要比传统工笔画中那些完全按照结构分染的更丰富,更有变化,也会给画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结语

中国画离不开传统,无论是遵循还是创新,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传统。当代工笔画要吸收和利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绘画语言,把对传统的坚守和对现代技法的开拓相结合,并把它们放在我们现代文化的情境中加以个性改造,给传统的中国画赋予一种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唐秀玲,蒋采萍.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6.

[2]林若熹.中国近代名家精品丛书——林若熹工笔画[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7:9.

[3]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35.

[4]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42.

[5]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17.

[6]蒋采萍.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0.

作者简介:

宋巧红(1992—),女,汉族,籍贯:青岛市即墨市,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2015级美术史专业,师从王锐导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密集工笔画肌理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工笔画作品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工笔画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小学工笔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基于5G超密集组网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