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镶玉包锡壶”的中美陶缘

2016-05-30

江苏陶瓷 2016年5期
关键词:陶艺梅花紫砂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中的紫砂历史馆陈放有一把极为珍贵的紫砂“镶玉包锡壶”(见图1),此壶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那是在2009年,美国加州的陶艺家芭芭拉·布朗女士在丈夫和美国陶艺学会会长周光真先生的陪同下造访宜兴,她随身携带三把珍藏多年的紫砂壶,要将其捐赠给宜兴陶瓷博物馆。这三把壶艺术上的精美使观者无不赞叹,“镶玉包锡壶”便是其中之一。

此壶以紫砂为胎,通体包锡,壶身为五瓣柱,俯视好似一朵梅花;壶口突出,壶嘴、壶把、壶钮皆镶玉。壶内底部钤有一枚“范述曾制”章。范述曾名廷镇,字子安,号芷庵,武进(今江苏常州)人,能绘花卉草虫,兼工书法,曾与陈曼生、杨彭年合作,善制“镶玉包锡壶”,作品造型别致。这把漂洋过海重回故土的“海归壶”在展示其魅力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疑问,镶玉包锡的工艺是怎样诞生的?

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的苏州人赵良璧是以锡制壶第一人,传其仿时大彬式样,以锡创制成锡壶。而在锡壶上镶玉的第一人是归复初,也是苏州人。他以生锡制壶身,用檀木作壶把,以玉为壶嘴及盖顶,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很贵重。在出土了时大彬“三足如意壶”的华师伊墓中同时也出土了一把归复初所制的锡壶。到了清代嘉道年间,将玉、锡和紫砂结合在一起的壶出现了。据清代蒋茞生在《墨林今话续编》中记载:“朱石梅坚,山阴人,工鉴赏,多巧思。砂胎锡壶,是其创制。”现在一般认为镶玉包锡工艺的开创者为朱坚。为什么要用锡包裹紫砂壶?或许是用锡来掩盖壶体本身的破损,或许是因为锡质地软较紫砂更易于铭刻,真实原因我们已不得而知。包锡工艺破坏了紫砂壶原本良好的透气性,掩盖了紫砂材质朴实无华的光泽,因而后世很少制作此类壶。尽管如此,它的出现体现出当时紫砂与其它工艺的碰撞与交融,不失為紫砂壶装饰风格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镶玉包锡这一装饰工艺虽复杂,但存世的“镶玉包锡壶”也不少,这把“镶玉包锡壶”与其它壶不同之处在于壶铭和无史可查的题刻者。此壶正面铭刻“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友香刻”。“友香”这个人现存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在福建省闽南县宏琳厝民俗博物馆中也藏有一把落“友香刻”款的包锡壶。友香所题壶铭,出自杜甫《望野》一诗,反映的是连年战乱的情景,字里行间满溢出作者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一般壶上题字都会书写山水风景、怡情养性的句子,像这样题爱国诗句的情况比较少见。根据壶作者范述曾的生活年代推断,在清代嘉道年间发生的重大战争只有鸦片战争,也许这位“友香”正是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题下了这两句诗。再看壶的另一面刻有一幅《梅花图》,梅花积玉含香、欺霜傲雪,盛开于枝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王安石《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可以看出题刻者“友香”所怀的民族气节,如梅花一般不畏风雪、铁骨铮铮。

芭芭拉·布朗女士是一位出色的收藏家,足迹踏遍六十九个国家,参加过许多国际性陶艺研讨会,她的热情、亲和力及对陶瓷艺术事业的奉献精神感染了许多人,无愧为一位国际陶艺外交大使。她捐赠这把镶玉包锡壶,将其从美国带回紫砂的故乡。此壶不仅融入了先人们的毕智穷工,更凝聚了中美陶艺界人士的友谊。 (潘奕宇 文/刘恋 摄)

猜你喜欢

陶艺梅花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梅花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梅花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