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2016-05-30聂震宁李景端李昕汪家明

语言战略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书名文字语言

聂震宁?李景端?李昕?汪家明

编者的话:作为语言的传统载体和传播方式,出版和语言生活密切相关。它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并推动着语言的运用、传承和发展。出版可以规范全社会的语言使用,同时又能够挖掘出语言自身的艺术、文化价值。本刊特邀请四位出版家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对语言文字和语言生活发表观点,以飨读者。

书名之立及其传播作用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聂震宁

书名之立,即一本书的命名,不仅是书籍内容的归纳或者标识,往往还能为内容传播提供独特的推动作用。为此,一个认真负责的编辑出版人,在书稿的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总要在书名上有所关注,有所踌躇,有所斟酌,最后做出决定。

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论及伦理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末,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严复翻译了前半部分进化论内容,1898年出版时严复为此书命名《天演论》。《天演论》出版,社会各界轰动一时,“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报纸刊物,成为当时的热词。有的学校以《天演论》为教材,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胡适回忆,那时他还在学堂读书,老师让学生买《天演论》做读本,要学生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作文,他说:“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的小孩能发挥的。但说明读《天演论》,已成为那个时代的风气。”为此他评价严复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天演论》后来有了全译本,书名直译为《进化论及伦理学》。这部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发挥的唤醒沉睡国人的作用,主要在于其社会进化论的内容,而书名也发挥了其独特作用。那时国人对“进化论”一词完全陌生,而“天演论”则很容易为国人理解,且起到惊醒作用。对于书名,严复曾经有过感叹,让他最为踟蹰的是书名,说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实在是优秀学者在书名上用力的真实写照。

跨语种翻译出版,译者和出版者踟蹰于书名之立的故事很是常见。美国作家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原本翻译出版时书名译作《战地春梦》。后者明显偏离作品反战主题,而前者显然就是反战、厌战的主题的直接表达。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书名曾经译为《咆哮山庄》甚至重拟为《魂归离恨天》。前者显然太过激烈,小说其实相当浪漫,无需“咆哮”,一“咆哮”情调就过头了。而后者一旦“魂归离恨”,就有如悲欢离合的宿命,而事实上小说并不强调爱恋的宿命。

中文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种,在书名之立上则故事多多。中国的《水浒传》,是四大文学名著中最早翻译流传各国的。300多年前,《水浒传》就已经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其中,德文译名《强盗和士兵》,法文译名《中国的勇士》,英文译名《发生在河边的故事》和《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也曾经翻译过《水浒传》,她拟的书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的翻译家把《三国演义》的书名拟成《战神》《三个王国的罗曼史》;把《红楼梦》命名为《庄园里的爱情》《红房子的梦》《石头记》;《西游记》的书名更是起得五花八门,有《猴》《猴王》《猴子历险记》《猴子取经记》《猴与猪》《猴和猪往西的路上》《去西方旅游》等等。显然,这些书名都是重拟的,传达的是翻译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像《西游记》译著重拟的书名,明显暴露出译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概括力的不足。

跨语种翻译出版,书名拟订时无非是三种办法,一是直译,二是意译,再一种则是重拟。直译忠于原著,随着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常态化,跨语种学术类著作现在通常采取直译策略。意译称得上是从“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上忠于原著,文学类翻译出版经常采用此法。可是,通常情形是,文化语境不同,书名往往难于直译,就是意译也会因文化语境的障碍难以传达语义和语言的审美意趣。中文的书名一般比较凝练,讲究雅趣,欧美各国的书名一般比较平实,翻译时很难做到既兼顾原作又要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习惯与兴趣。譬如,《红楼梦》这一书名的翻译,学界比较公认的有两种,一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红房子的梦》,一是霍克斯所译的《石头记》。前者比较忠于原书名,后者则从内容的一个象征取名。显然,后者译名使得“红楼梦”这一颇具诗意的词语及其意蕴消失了,可是,前者就能传达“红楼梦”三字的丰富内涵吗?在英文中红房子就是红房子,而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红楼”二字并不一定指红房子,而是指“闺阁”,“红楼梦”则暗示要讲述女孩子们的爱情及与女孩子们的爱情相关的人生世道的变幻,《红房子的梦》与《红楼梦》两个书名之间的意蕴还是难以接通。跨语言特别是跨文化语境下的书名要想达到文学作品翻译的一致性,实在是一条畏途。

当直译、意译都难以很好地为一部译著确定书名的时候,重拟书名就往往是最后一条路径了。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如果按照原来的书名直译,就是《鲁宾逊·克鲁索》,读者一定觉得既拗口又无意趣,译为《鲁宾逊漂流记》则既照顾了原书名,又简述了书中的内容即“漂流”,考虑到了中国读者的习惯,比直接翻译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20世纪9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请翻译家资中筠翻译美国当代小说《廊桥遗梦》,小说中文简体本出版后销量不错,加上电影及时在中国上映,可谓名震一时。如果按照小说原来书名直译,那就是《麦迪逊县的桥》,多么直白!如果读者望文生义,还以为是一本旅游知识类书籍。《廊桥遗梦》这个书名,不仅有梦,而且有“遗憾”。人生之梦往往是爱情,爱情的遗憾总是令人回味感叹的。这个书名还会引起人们对好莱坞经典影片《魂断蓝桥》和《鸳梦重温》的回忆,符合鉴赏者的审美期待。想来,重拟的书名还是为小说的传播发挥了很大作用。

前面讨论的是翻译作品的书名之立问题,事实上,就是一部原创作品,在书名之立上,同样要慎重,要努力发挥书名应当发挥的作用。。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故名编辑龙世辉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责任编辑,为作家修改作品提供了大量帮助,这些事迹已经有不少文章介绍过,可他在书名上的贡献还不太受到人们的注意。作者原来拟的小说名是《林海雪原荡匪记》,后来在龙世辉的建议下改成了《林海雪原》。试想,如果用的是原书名,这部红色经典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不是少了一些诗意和大气?因为,这部作品的内容主线尽管是剿匪,可是其中战争环境、社会风貌、人物形象特别是浪漫爱情故事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龙世辉还有过一次修改书名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作家古华应约将长篇小说《遥远的山镇》初稿交他,他安排一位稍年轻的编辑先看,那位编辑得出的评价并不令人振奋。龙世辉接过来一口气看完,当即确认是一部好作品,决定把作者留在北京修改润色书稿,并就初稿中一些人物情节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还建议把书名改为《芙蓉镇》。从此,就有了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芙蓉镇》,有了获奖电影《芙蓉镇》,有了成为《芙蓉镇》故事旅游景点的湘西某个小镇,游客至今络绎不绝。

我在三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为出版图书拟名改名的事情不时发生。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首先追求的是书名的贴切性,同时还希望书名能对作品的内容传播、价值提升有助益。最为担心的是把原来的书名改坏了,既要谨防把书名改得匠气太重,又要避免改得太花哨,更不可以改得不切内容,这些都是特别要谨记的。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重点长篇小说中,有两部的书名是我和编辑人员商量重拟的。一部是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徐贵祥著),一部是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阎真著)。

那时我在社长任上。一次,负责当代文学的副总编辑高贤均来谈书稿,说到军旅作家徐贵祥有一部长篇书稿,书名是《凹凸山英雄记》,觉得故事写得“很过瘾”,但是需要我作为社长再考虑一下。里面两个主要人物,年轻时,一个流氓习气很重,一个温文尔雅,流氓习气很重的后来进入革命队伍,成了英雄,功成名就,温文尔雅的那位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结果自然一塌糊涂,这么写行不行,有没有导向问题。我略作思考,当即发表意见,内容没有问题,两个人的人生命运的错位正好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但是,建议书名重新考虑,现在的书名有点演义小说味道,还有点儿暗喻,所谓“凹凸”不就是暗指命运坎坷吗?是不是可以弄个大气一点的书名,比如历史的天空之类,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就是因为历史的天空变幻莫测。后来,小说就是以《历史的天空》书名面世,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另一部《沧浪之水》,小说出版后在文学界和读书界获得很好的口碑,可是,这部作品的出版曾经是我和责任编辑杨柳颇费踌躇的一件事情。那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因为先后出版王跃文的《国画》和《梅次故事》两部揭露某些党政机关干部贪腐问题的小说受到上级领导批评,现在,作家阎真提供给我们的是又一部揭露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贪腐的小说,虽然写得痛快淋漓,又有凛然正气,可全书并没有突出的正面人物形象,要说有,那就是叙述者“我”。这样的小说会不会因为负面的内容问题而又一次遭到批评呢?责任编辑比较担心,要我这个社长拿一个主意。我认为作品的基调是批评、反思而非展示,与某些官场小说过于展示负面生活不一样,只是作品还是缺少了一些应有的亮色,可又不可能让作者硬添上去。踌躇间,我注意到这部小说的原书名《动物卡通》,可以说这个书名把作品的批判倾向执行得很彻底,不仅显得作品不够文气和优雅,还不利于作品安全面世。看来可以在书名上动手改造。和编辑杨柳商量后,征得作者同意,最后确定将这部书命名为《沧浪之水》。古代“沧浪歌”全诗如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北一代的民歌。孔子说过:“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前一句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帽带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把这首上古时期无名氏清澈流利、铿锵有力的名诗置于全书之首,可以象征一种正面的追求和呼唤。《沧浪之水》面世后,还算比较安全,不仅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和文学评论界许多实事求是的褒扬,书也很畅销,现在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保留书目和常销书。

我们不能断言这两个书名对上述两部作品获得的成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不能不承认,这两个书名已经成为这两部优秀作品浑然一体的重要部分,而编辑出版人为此也尽了应尽的义务。

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

译林出版社原社长 李景端

语言是人类进行相互沟通和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生态的协调,则是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作为沟通媒介的语言,势必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往往与时代潮流、传播方式、社会价值取向等因素相关联,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语言生态。历史发展表明,聚合多种因素构成的语言生态,得到和谐协调,就能激发语言的活力,充分发挥语言沟通的功能,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倘若语言环境失调,甚至受到不当污染,难免就会造成沟通的障碍或误判,以致伤害互信,导致冲突。仅从“一言兴邦”“舌战群儒”“祸从口出”“话不投机半句多”等历史典故中,就不难看出语言产生的正反效应。

语言的吐故纳新,历代都有。譬如,民国时期的“长工、包身工、黄包车夫、鸦片鬼、小老婆、丫鬟”等词,都已淘汰不用。“文化大革命”中的“走资派、黑五类、斗私批修、造反有理”等词,也已成了语言垃圾。时至今日,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外来文化影响的加大,使得当今的语言生态呈现出变化多、更替快的态势。近些年来,既出现了“给力、众筹、粉丝、正能量、供给侧”等富有新意的新词,也出现不少生造和怪诞的词汇。尤其是娱乐至上和互联网上任性思潮的抬头,更加重了语言生态的乱象。

其一,语言异化蔓延无阻。汉语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结晶,经历了不断吸收文化营养、日臻完善的过程,其构成和应用,具有公认和通用的规范。遗憾的是,这种规范现在受到冲击,以致出现了语言的异化。其突出的表现,是传统语言被解构,低俗语言畅行无阻。各种怪诞、恶搞、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草根”和“接地气”的标签而广为流传。说粗话、爆粗口、耍泼皮,更成为某些传播媒体吸引眼球和哗众取宠的法宝。使用“屌丝”“逗比”“装逼”这类低俗语言,现在竟成了不少人的“时尚”而毫不顾忌。

其二,网络语言超速扩散。互联网时代,有些网民为贪图快捷沟通,或简化口语,或自造新词,或赋予旧词以新意。这些语言,本来只是在互联网中流传的一种网络用语,而且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可是随着传播媒介的扩展,它们逐渐扩散到手机和各种视频中。有些网络语言,已经华丽转身成了“时尚语言”。随着微博、微信的不断普及,在“微文化”中,有些不雅网络语言,更得到超速的扩散。

其三,滥用英文字母词。随着接触外来文化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语言交流力求简洁顺口,字母词应运而生。在实际生活中,读报看电视、购物看病、旅行娱乐,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像“X光、CT、B超、QQ、MP3”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想不用都难。《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字母词,已达200多条。对待约定俗成的字母词,无疑应持开放态度。

问题出在不少字母词使用不当,乃至滥用。如有些冷僻或生造的字母词,只有专业人员能懂,竟无区别地对公众使用。有些报纸,几乎版版都有字母词,仿佛用了才时髦。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为何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何必要玄乎成“IQ”?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

近日我就出了一次洋相。我将自己对某稿件的看法,发邮件向一位女编辑征询意见。她回信中插进一个英文词bingo。这本是感叹词“瞧”之意,经查词典,又指一种赌博游戏。我算是搞了几十年的翻译编辑,对这个夹用的外文,一时竟没明白其真意。后来请教年轻人,才知这是时下网络常用字母词,表示“正确”“完美”之意。面对这种另类意义的字母词,出洋相的恐怕不只我一个。

其四,怪诞的文体受追捧。使用语言,除用字外,还讲究语法、文体、修辞等。历史上有些名家的用词和行文风格,构成某种有特色的文体而被后人传颂。可见文体也属于语言生态的范畴。文体是否规范及优美,这一点在诗歌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

诗歌语言,允许抽象、想象或象征,但也不能离经叛道,无视语言规律和审美要求,否则,那些太不靠谱的另类诗歌,传播开来也会伤害到语言生态。例如,近来诗歌领域中流行的什么梨花体、废话体、咆哮体、怨妇体、脑残体等,不仅内容粗俗,其语言更属离奇怪诞。令人费解的是,分明是种畸形语言,却依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其五,恶搞书名成时尚。书名是一本图书的符号,取书名理应充分体现图书的内容,使用的语言要求简洁贴切,富有寓意及想象力。古今中外许多名著佳作,仅就其书名,就堪称使用语言的典范。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维特之烦恼》《天方夜谭》等,既贴题雅致,又顺口好记,仿佛有一种能勾起人们阅读欲望的传神力量。

可是近些年,为吸引眼球,一些出版人时兴给图书起怪名。他们颠覆传统书名构成的元素,刻意恶搞语言,卖弄文字。不但出现了《丰乳肥臀》《有了快感你就喊》这种招人浮想的刺激性文字,更有装腔卖萌、生造糊涂的怪书名,例如《倒过来念的是猪》《等待是一声最初的苍老》《鱼和它的自行车》等。依我看,这些恐怕只能视其为病态语言。

当前语言生态的乱象,还不止这些。其危害不只是影响说、听、看之间的交流,还会助长某些人利用不当语言进行宣泄,伤害社会互信以及道德文明的建设。如果听任蔓延,甚至会导致语言暴力,增添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为此,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影视、出版等主管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有堵有疏,疏堵结合,加强引导和监管。报刊等传统媒体,必须带头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抵制市场经济和网络发展可能带给语言生态的负面影响,努力做净化语言生态、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作者的语言风格应受到尊重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 李 昕

编辑在案头加工书稿,遇到语言文字上的问题,哪些当改,哪些不改,是需要用心甄别的。在实际操作中,常有编辑自以为是地做出修改而引起作者不满的情况。此类问题处理得不好,直接影响作者与出版社的合作。

在我看来,编辑对此需要掌握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有错必纠,二是能不改就不改。所谓有错必纠,是指书稿中的“硬伤”必须处理,包括内容的知识性错误、语言的逻辑错误和语法错误、文字中的错别字乃至标点符号的不当用法,均需改正;所谓能不改就不改,则是指编辑应当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不将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强加给作者。如果书稿的语言表达没有“硬伤”,编辑是没有必要做无谓的“润色”的。大家都知道,翻译图书要讲求“信”(准确)、“达”(通顺)、“雅”(富有文采),这是译者向往的最高境界。如果将这些标准移植到编辑工作中来,我以为作为编辑,做到“信”“达”足矣,而“雅”是万万不可追求的。不仅由于“雅”的标准因人而异,而且还由于“雅”属于语言风格范畴。

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讲过一个故事,说20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在加工某翻译家的译稿时,看到一句话说某人“心情好了,病也一日日好起来”。编辑觉得“一日日”过于文绉绉了,就顺手改为“一天天”。书出版后,那位翻译家为此向总编辑曾彦修先生投诉,质疑编辑为什么要改?曾彦修看了作品原文,发现全书使用的都是简练和古朴的语言,“一日日”的表达与作品整体行文风格是一致的,而改成“一天天”这种白话词语却使文风不协调。为此,他特地召开全体编辑大会,在会上立规矩:涉及作者语言风格的文字,不要轻易改动。

无独有偶。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屠岸先生也讲过一件事。作家孙犁的名作《荷花淀》,写到抗日根据地里,男人都扛枪打鬼子去了,女人在家里思念丈夫,“不免有些藕断丝连”。此书出版前,编辑觉得,“藕断丝连”的用法不妥,就擅自改为“牵肠挂肚”。结果孙犁看了很不高兴,说他写的是荷花淀,当然要用藕来作比喻,“编辑扯什么肠子肚子,很难听”。害得出版社领导只得给作者道歉。屠岸说,对于这件事,如果要问他本人的看法,他会觉得编辑修改使用的措辞,比起原来作者的措辞更加贴切,这一改,其实是使语言表达更精确了。但是作者的措辞不能算是硬伤,也不是非改不可的错误,而且这样的表达,还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所以还是不能改动。为了吸取这件事的教训,屠岸担任总编辑的时候,也特地在出版社定了一条规矩,涉及作品内容的修改,编辑一定要征求作者意见。

从这两个例子,编辑应能了解,作者通常是爱惜羽毛的,他们对于编辑如何改动自己的作品十分在意。特别是在文学写作和翻译中自成风格的作家和翻译家,更是如此。一位编辑过傅雷先生译作的法文编辑告诉我,傅雷的翻译追求神似,其实是意译为主,如果按照直译的标准,可做修改的地方就很多,但是傅雷生前曾要求出版社不做改动,所以他们编辑时便完全尊重译者的意愿。更有一事对我触动很深。20世纪90年代,我在武汉见到老作家徐迟先生。他当时已经80岁,但却可以娴熟使用电脑,打字居然能盲打。聊天时他谈到自己有一个愿望,说是希望不经第二人的手,出版自己的文集。这让我这个做编辑的晚辈颇感吃惊。后来我听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徐迟文集》就是他自己录入、自己编辑、自己校对后出版的。我想,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编校能力,更多的还是害怕编辑随意改动他的书稿。老作家对编辑工作中的擅改行为恐慌至此,我们那些喜欢动不动就把书稿改成大花脸的编辑便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不厌其烦地进行的那些编辑加工,真的都很有必要吗?

当然,如果书稿语言文字达不到出版要求,编辑的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修改,原则和分寸如何掌握,这中间的学问不小。在这方面,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出版前的编辑加工,可以称作是一个范例。

1979年黄仁宇先生把《万历十五年》的书稿交给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原来是用英文所写,后来作者自译成中文,译得很吃力,因为他离国多年,汉语已经很生疏,故而表达不够规范。总编辑傅璇琮先生看了以后,认为这样的书稿需要做大量加工,其工作量甚至不是社内编辑可以承担的。所以他到社科院文学所专门聘请了专家沈玉成来做这项工作,并给黄仁宇写了一封信,承诺了四条:

第一条是保持原作的论点和材料;

第二条是尽可能保持原有的文字风格,即文白交融、具有某些幽默感的语言,同时又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译文的意味;

第三条是对某些语意不甚明了的或并非必要的词句稍做删减;

第四条是个别段落稍作调整。

请注意,这几条修改原则,强调的就是只能改文字,不能改内容,而且改变文字表达不能破坏原有的风格,包括文白交融的特色和幽默感都不能变。这样的承诺黄仁宇自然会欣然接受。尽管后来特约编辑沈玉成所做的加工属于通篇润色,修改的幅度相当之大,但双方的合作却异常顺利,也十分愉快。

由此可知,编辑加工书稿,有时虽小改亦不可擅动,有时虽大改却属可行,改与不改,分寸如何拿捏?简单说,除了不能变动作者原意之外,就是需要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

编辑:与文字亲近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社长 汪家明

闻一多评庄子:“到他手里,辞令正式蜕化成文学了。他的文字不仅是表现思想的工具,似乎也是一种目的。”的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作家,不仅因为其写出了好的内容,而且因为其语言文字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和影响;反之,一个作家,文字缺乏特色,缺乏创造性,他就成不了“大作家”。比如鲁迅开拓了中国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形式,无论小说、散文、论文(杂文)、散文诗乃至现代戏剧(《过客》)都有建树;其文字的独有魅力是公认的。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马克·吐温等都是其各自国家文学语言的开拓者。遗憾的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除了过世的孙犁、汪曾祺等,文字有鲜明特色者寥寥无几。我们做编辑的,虽然不是文字的创新者,但作为“弄文字的”,每日里孜孜矻矻,一字一句,精打细磨,对文字的亲近恐怕比作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一个编辑,首先要对文字有感觉,能分辨什么是好文字,什么是坏文字;什么是有味道的文字,什么是无味的文字。鲁迅做了多年编辑工作,他在出版萧红的处女作《生死场》时,就特别提到“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越轨的笔致”,多么准确而形象!那时《生死场》是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起出版的,如今,《生死场》的生命力远远超过了《八月的乡村》。这其中,“越轨的笔致”恐怕起了重要作用。萧红后来的作品,尤其是《呼兰河传》,茅盾称之为“一串凄婉的歌谣”,骆宾基则说它“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悠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都与其妙不可言的文字相关。

一个编辑,要敬重作者的文字。好的作者不愿意用别人用滥了的语词,他要出新,要别致,编辑绝不能拿“规范”或依据自己的经验大笔一挥,而应换个角度,站在作者立场上,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使用语词。孙犁就曾叹气有编辑把他文章中的“周围五里”改成“周长五里”。他也做了多年编辑,经验之一就是“作者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可删可不删者不删”。

一个编辑,对文字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我编过叶至善先生的一本《舒适的旧梦》,记得他对收入书中、此前已发表过的文章做了大量小改动。比如写父亲叶圣陶“以前每隔一两年,总要到苏州看看”,下半句改为“总要回苏州看看”。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大不一样。“对吃的爱好”改为“对吃的癖好”;“小时吃过的,还能说出几十种名目来”,下半句改为“还能报出十几种名目来”;写关良先生画了画,有时寄来“让我父亲题辞”,改为“让父亲随便题点什么”;“很可纪念的”改为“很可记念”,等等。我想,这种严谨的文字功夫,是承继叶圣陶先生的,也是他做了一辈子编辑训练出来的。

一个编辑,要热爱文字。汉字丰富、深广、有趣,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你想象不出它有多么神奇。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中写女孩小英子趴在小和尚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鼓得大大的”重点是“鼓”这个动词,表现出明子听后难言的情绪,其内涵是不确定的,含蓄而多元的,假如用形容词“明子很紧张”“明子很吃惊”之类就单薄了——这就是文字的奥妙。汪曾祺热爱文字达到极致。他称赞阿城小说里写“老鹰在天上移来移去”非常准确。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老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也写出了知青的寂寞心情。他甚至认为:“小说作者的语言是他人格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姜 贺

猜你喜欢

书名文字语言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语言是刀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