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度诺贝尔奖(科学类)获得者简介

2016-05-30柯雪

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博士学位量子教授

柯雪

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索利斯(D.J.Thouless)、霍尔丹(F.D.M. Haldane)和科斯特利茨(J.M.Kosterlitz)因在物质拓扑相变和拓扑相领域所做的开创性理论贡献而获201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索利斯1934年出生于英国贝尔斯登,1958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华盛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合作提出K-T相变,揭示了拓扑在量子相和量子相变中的关键作用;还与别人合作发现固体能带上的陈示性类,解释了量子霍尔效应。

霍尔丹 1951年出生于伦敦,1978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霍尔丹在理论上提出自旋链上的霍尔丹相,这是第一个理论预言的对称保护拓扑态;理论预言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领域做出重要工作。

科斯特利茨 1942年出生于英国阿伯丁,1969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索瓦热(J.-P.Sauvage)、美国科学家斯托达特(J.F.Stoddart)和荷兰科学家费林哈(B.L.Feringa)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共获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索瓦热 1944年出生于巴黎,1971年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斯特拉斯堡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索瓦热成功地将两个环形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链,并命名其为“索烃”。

斯托达特 1942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于196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赴加拿大金斯顿女王大学担任国家研究委员会博士后研究员,1980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斯托达特提出了分子梭的概念,即在一个刚性棒状分子上套一个大环分子,这种大分子被称为轮烷。

费林哈 1951年出生于荷兰巴尔格尔-孔帕斯屈姆,1978年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學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格罗宁根大学有机化学教授。费林哈是研究出“分子马达”的第一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有关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而获201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隅良典 1945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市,1974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4-1977年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77年起先后任职于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1996年在日本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升任教授。现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创新研究所教授。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自噬在很多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铺平了道路,比如细胞对饥饿的适应性以及对感染的应答;此外,自噬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自噬过程也参与一些疾病的发展,如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经济学家哈特(O.Hart)与霍尔姆斯特勒姆(B.R.HolmstrOm)因对契约理论的杰出贡献而获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特 1948年生于伦敦,197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及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研究员。1984年他再次到美国,曾任教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993年以来任教于哈佛大学。2000-2003年任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

霍尔姆斯特勒姆 1949年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1978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西北大学、耶鲁大学任教。自1994年以来他一直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工作。

猜你喜欢

博士学位量子教授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