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腔调

2016-05-30杨瑞庆

音乐生活 2016年6期
关键词:腔调乐音曲调

杨瑞庆

“腔调”可看作是一个偏正词组,指由“腔”发出的“调”。“腔”是动物身体中的某个空间,如胸腔、头腔等;“调”主要指说话或唱歌时音高、音长的乐音组合,如语调、曲调等。“腔调”还可看作是并列词组,指由“腔”和“调”组成的带词旋律,“腔”是供人演唱的音调,“调”则是体现某种地域风格和调性特点的声线,两者连缀,只要达到音域适宜、字调吻合、调式清晰、运行合理的乐音组合,就能成为富有歌唱性的“腔调”。“腔调”还泛指曲调,在西洋作曲法中称作旋律,不过,应是人声演唱的旋律,而不是器乐演奏的旋律。

“腔调”一词大多作为音乐术语而运用,如“这首歌的腔调很美”“这首歌的腔调似曾相识”等。“腔调”也可拆成“腔”和“调”分别运用,常见的有唱腔、曲调等组词,还有“南腔北调”“柔腔劲调”的说法。“腔调”还泛指大型音乐作品中的唱段集合,如“这部歌剧的腔调非常动听”。

“腔调”常指歌曲、戏曲的曲调,其共同属性是都需用各种腔体融会贯通地演唱。富有腔调的作品总表现出音调跌宕起伏,节奏疏密相间,发展一脉相承,结构变化统一的特点。不管演唱,还是欣赏,都会给人美的享受。随着腔调的展开,歌者或听者总会被引人入胜的旋律和绘声绘色的唱词所感动,引起共鸣。

“腔调”是个中心词,其质量还有优劣之分,除了人见人爱的优美腔调外,还有粗制滥造的腔调、似曾相识的腔调、晦涩别扭的腔调、故弄玄虚的腔调,这些难听、难唱、难记的腔调都会被嗤之以鼻而遭致唾弃。常说腔调设计至关重要,成为作品成败的关键。所以,创作时务必编织出悦耳、流畅、新鲜的腔调,只有创作出不陈旧、不拗口的好腔调,才能百听不厌,传唱不衰。

“腔调”的称谓更有中国特色,戏曲中有梆子腔、碗碗腔、秦腔、越调、彩调等剧种,其腔其调就表现出各领风骚的地方风味。民族风格的歌曲更讲究腔调设计的别出心裁,如运腔需要曲折、润腔需要细腻、甩腔需要在意料之外、拖腔需要跌宕,这些都是民歌风曲调的表现擅长,成为中国风腔调的重要特征。

“腔调”有长有短,长则乐段、乐句,短则乐汇、乐音。在动听的腔调中,乐旬可数息连绵,一波三折;乐音可明暗交替,强弱变化。所以曾有学者沈洽先生(前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论述过音腔调值的形态规律,呼吁创作时应重视对乐旬和乐音的细微处理。如润腔、变调。还有引申展开、强起弱收等手法,需要作曲者灵活掌握,巧妙驾驭,创作出不落俗套、出奇制胜的腔调来。

歌曲创作有“依字行腔”和“倚曲填词”两种方法。“依字行腔”就是根据歌词的四声字调,为之设计出字正腔圆的旋律;“倚曲填词”是根据现成音调的高低音势,填上不倒字、不走韵的唱旬。只有根据升降字调而引发出高低腔调,才能唱之上口,听之亲切。

可见“腔调”是声乐作品中的核心形态,如要成为好作品,就必须写出好腔调。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只有编织出迷人的腔调,就能调动身体中的有关腔器(如胸腔、腹腔、喉腔、口腔、头腔)。引发出沁人心脾的各种带词旋律。

“腔调”还表现在说话的语气上,讲态的动作上,一听说话,一看讲态,就能感知某人在处世、性格、风度、品位上的文野和雅俗程度。所以只要看到某人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就能大致看出该人的“腔调范”。想不到的是,“腔调”一词竟然还运用在评头品足上。究其原因,因为“腔调”内涵丰富,高低长短的音乐特性,可以定格在行为的是非曲直上,所以,“腔调”还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特别在吴语地区运用得更加普遍。

既然音乐上的“腔调”有优劣之分,那么人品上的“腔调”也有雅俗之分。如:有位情窦初开的小姑娘,面对心仪的男士时,看到对方善解人意,礼貌有加,就会啧啧称赞,并给予“这位先生很有腔调”的评价,意思是点赞这位男士很绅士、很派头,有品位、有情调。

当这位姑娘看到对方办事犹犹豫豫、说话唯唯诺诺、反应忸忸怩怩、回答吞吞吐吐时,就会用“这个人没有腔调”来表示心中不满,意思是看不上眼,甚至还评价这个人有“娘娘腔”。而不屑一顾。

当极力反感一个人的言行作为时,常在背后发出“像啥腔调”的谴责,意思是这个人说话没有分寸,办事没有章法,简直在胡作非为,或吝惜、或武断,由于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腔调”,而不愿结交。

“腔调”一词已走出音乐,走进生活,成为人们的评价用语。既有褒义、又有贬义。音乐上应重视“腔调”的设计,努力写出让人如醉如痴的歌唱旋律;生活上应提高素养,努力塑造“很有腔调”的正面形象,使纵情歌唱时的“好腔调”催生出待人接物时的“好腔调”。

(责任编辑 姜楠)

猜你喜欢

腔调乐音曲调
Wake up, Bunny
如何区分乐音和噪声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学生展现心灵乐音的舞台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上海腔调
布谷鸟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
用心聆听学会区分
“名门范”夫妻的复古优雅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