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言语”之责任转嫁

2016-05-30甘祖荣赵静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甘祖荣 赵静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关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至今也尚存在不少分歧与意见。本文尝试从交际角度对交际中的“语言”对交际双方产生的模糊性进行论述和分类,指出了交际中的“模糊言语”,并与“模糊语言”进行了区分。文章还提出“模糊言语”当属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模糊言语”在交际过程中能起到缓和交际双方关系和责任转嫁作用等观点。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模糊言语;缓和;责任转嫁

一、前言

我国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要追溯到1979年,其标志是伍铁平先生在刊物《外国语》发表的《模糊语言初探》。作为一门新学科,模糊语言学所研究的范围并不算宽,而且多停留在研究“语言”(language)的范畴(例如在国内的研究多数是围绕语义、指称等方面进行的),而对“言语”(parole)的涉足却相对较少。笔者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只有对交际中的“語言”进行研究,模糊语言学才会得以更全面的发展。模糊語言学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语用”层面,而且必须更多地往“语用”层面转变。另外,笔者发现虽然后来的一些研究者确实对模糊语言学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如:吴建新),但是其主要思想还是根植于伍铁平先生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客观性”思想。这与一些研究者又有矛盾。例如,在一些研究者中,歧义,概括等概念是和模糊有绝对区别的,但是吴建新(1989)等人认为歧义、概括等均属于模糊语言的类型。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之间对“模糊”概念理解极为混乱的现象,而这种混乱现象势必会影响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因此,本文尝试从交际角度对交际中言语对交际双方能产生的模糊性进行论述和分类,指出了模糊言语,并与模糊语言进行了区分。文章还提出模糊言语当属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模糊言语在交际过程中能起到缓和交际双方关系和责任转嫁作用等观点。

二、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

关于什么是模糊语言学应该关注、研究的范围问题,从模糊语言学兴起之日至今都仍无一致的认识。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学》一书的自序中也承认了自己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难以确定的事实。然而,研究者们对语言的模糊性却有一点是一致认可的,即模糊性是语言的客观自然属性。伍铁平先生在论述什么是模糊语言的时候大多是以举例的形式。比如“长、短”、“青年”等概念都是模糊的,因为它并没有明确的指示范围来说明多长是长,多短为短,也没有明确的范围说明年龄多大算是青年,等等。王宏(2005)指出模糊语言具有三个特征:1.词语所指的范围和边界的不确定性;2.亦此亦彼性;3.相对性。这三个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的模糊性的“模糊”一词的理解。然而,在读了一些相关模糊语言的研究后笔者发现,伍铁平先生及一些研究者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多是在“静态的”语言层面(模糊语言),而把在交际中语言可能因为语境的关系等因素而对交际双方所产生的“模糊性”给排除在外。这里的“模糊性”之所以打了引号,是因为它与前文所说的语言的模糊性中的“模糊”一词并不是同等概念。前面的“模糊”是指语言的自然属性,即语言是模糊的语言,模糊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而后面所说的“模糊”是由语言自身或情景语境因素等原因而对交际中的交际双方所造成的模糊。我们暂时可以把这种在交际中由于语言自身或语境情景等因素而对交际双方所产生模糊的语言叫做模糊言语。这里有必要对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做一下区分。比如,在模糊语言中,“一点儿”就很模糊,因为我们不知道“一点儿”究竟指多少,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同样,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交际场景(交际1):

孩子:妈妈,给我一点儿钱买东西吃好不好?

妈妈:当然没问题啦。

话刚说完的时候妈妈便从包里给了小孩子12块钱,孩子拿着钱兴高采烈地像超市跑去。

在上面交际场景中,我们认为“一点儿”并不让交际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感到“模糊”而影响交际,因此我们认为“一点儿”在此并没有任何“模糊性”。因为如果妈妈感到模糊的话,按常理她应该会问“你要多少钱”或“十二块够不够?”等问题。如果妈妈问了孩子“你要多少钱?”,那么我们才可以说“一点儿”具有模糊性,是一种模糊言语。模糊语言中的。模糊”是一种自然属性,是静态的,而模糊言语中的“模糊”不是绝对的,而是处于动态时刻变化的,是由语境和交际双方等因素决定的。

三、模糊言语类别

上文在我们试着阐述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的区别时所举例的交际场景中,我们说如果妈妈问了孩子“你到底要多少钱?”或“十二块够不够?”等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点儿”具有模糊性,因为对妈妈来说她并不知道孩子所说的“一点儿”到底是多少。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边界模糊的语言(模糊语言)也可以作为模糊言语的一个基本类别。另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还认为模糊言语还包括“歧义”(ambtguity)和“概括”(generality)等类别。

歧义在语言交际中通常是被看作不好的现象。在《模糊语义学》一文中,作者张乔把歧义定义为“歧义指的是词语或句子可表达多种意义,而且这些“多种意义”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语义关联”。比如汉语的“先生”一词包含有“丈夫”和“老师”含义,且这两个意义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语义关联。例如,在一次研讨会上面,一位学生在发言时说首先要感谢自己的先生日日夜夜的辛苦指导,结果突然一个年长的老师站了起来打断说:“她说的先生是指老师恩,就是我”。话音刚落听众便一片哗然。很显然听众也终于完全理解了该学生所说的先生之义是指其老师,而不是其丈夫。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交际时候,歧义也会给双方带来“模糊障碍”,因此也属于模糊言语类别。

模糊言语的另一个类别是概括。

关于概括的定义非常多,但是笔者觉得周志远(1990)先生在《模糊语义论》一文中的定义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他是这样描述的:概括是指有些概念(下位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另一些概念(上位概念)的外延里面。比如“人”就比“美国人”或“中国人”更为概括,因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外延都包含在“人”的外延里边。概括词语的运用,也可以使交际双方的交际变得模糊。请看下面一则在法庭上面的对话:

Lawyer:So you do not remember when these injuries occurred?

Man:Not specifically.no.You know,when you are doing things,youdont See things exactly,you know,when they happen.

对话中律师的“you”就是直指该男人(被告),然而被告却一直都用“you”(人们)这个概括性很强的词来陈述。该概括词(you人们)的利用使律师所确指的被告(you你)变得模糊起来。因此被告就可以以这种模糊的特点来“逃离”律师对其的确切的、直接的指控。所以我们说概括也是模糊言语的一个类别。

综上,我们认为模糊言语至少包含了三个类别,即模糊语言本身、歧义和概括。

四、模糊言语产生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

(1)模糊言语产生的原因

关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的论述,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学》(1999:24)一书中主要提到两点:1)各种感觉尽管界限分明,但彼此是有联系的,因此语言具有模糊性;2)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这是语言产生模糊性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这两个原因也可以看成模糊言语所产生的一部分原因。但由于模糊言语是在交际中以“动态”形式存在的,因此笔者认为说话双方的交际策略和双方接受信息、解码信息的能力也和模糊言语的产生息息相关。例如上文提到的歧义等模糊言语,不排除交际方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某种交际策略让言语产生歧义的;另外,如果交际一方对说话者的信息解码能力不够,他就不会真正的理解说话者真正所要传达的信息,相当于Paul Grice所说的“会话含义”。这也是模糊言语产生的原因之一。

(2)模糊言语语用功能

如上文所述,模糊言语是在交际过程中“动态”地探讨的。因此,模糊言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必然有其交际功能。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模糊言语的交际功能。

①缓和语气功能

模糊言语的缓和功能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关系的缓和。我们可以用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facetheory)来进行解释。根据Brown和Levinson(1987)的观点,只要有交际,那么交际双方就会时刻面临着在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之间作出选择的困难。所谓积极面子,是指交际一方希望得到另一方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等;所谓消极面子,是指交际一方不希望另一方把其意识强加于自己,自己的思想行为也不受另一方的干涉、阻碍,从而有自己的选择行动自由。模糊言语的语气缓和功能体现在交际一方在交际中给予对方足够的“积极面子”。例如,一位领导来视察某个部门的卫生情况时对下属说道:“你们的教室还有一点儿脏,下午稍微再弄弄就可以了”。“一点儿”和“稍微”都属于模糊语言,在这里它们也都属于模糊言语。毫无疑问这种模糊言语的使用是有利于缓和领导和下属两方的关系的。再例如,某学生因为犯了一些错误而害怕被老师和家长批评,这时的老师也注意到了這里,因此他在当众批评学生的时候说到:“有些学生不小心犯错了,希望下次改正”。这里的“有些学生”是概括性非常强的词语,它能指代所有学生的其中之一。因此这里的模糊言语毫无疑问地能缓和对该学生直接批评的严厉语气,从而尽可能地做到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另外我们在一些外交语料中也常常发现模糊语被频繁的使用,其功能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的“面子”(face)。

②责任转嫁功能

除了缓和功能以外,模糊言语还具有责任转嫁功能。

所谓责任转嫁功能,是指说话者运用模糊言语手段,从而把说话者该负的责任转嫁给他人(包括受话者)。下面让我们来看下面一个句子:

“If I were you.I would leave down town straight away.”

根据具体语境,这句话即可以理解成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一种建议,也可以看成这是一种警告,甚至威胁。如果受话者深知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把该句子理解会一种威胁,这时候说话者则始终可以坚持声称自己是出于朋友的立场给听话者的一个建议。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充分运用了这种模棱两可的模糊言语把真正想表达的信息让受话者自己去解码,从而把话语“责任”推向了受话者本人,最终达到对其说的话“不负责任”的目的。让我们在看下面一段话:

“据有的人说,你们学校设施不完善,你们的学习风气也非常之差。”

在该句子中“有的人”是一个概括性非常强的词组,然而说话者正是利用这种概括性极强的模糊言语来把其对“某学校”的批评“态度”转嫁给“有些人”,从而成功把说话者对其所说的话该负的责任转嫁给了他人(有的人)。即:这些不好的东西不是我说的,是“有的人”说的,我只是转述。其实我们知道这有时候就是说话者自己的观点、态度。

五、结语

关于模糊语言学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及其研究范围问题,目前国内外都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本文认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应该包含语言的“语用”层面,而且必须更多地往“语用”层面转变。模糊言语的提出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国内学者对“模糊”、“歧义”、“含糊”、“概括”等概念混乱现象的问题。笔者认为“模糊”、“歧义”、“含糊”、“概括”等现象在交际中都会给交际带来模糊,因此都是模糊言語,而模糊言语该属于模糊语言学研究范畴。另外文中对模糊言语的类型及其语用功能持开放态度,因为模糊言语是在交际中“动态”地讨论的,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模糊言语的类型也不止于文中所述,其交际功能也远远不只“缓和”交际双方关系和“责任转嫁”等。

作者简介:

甘祖荣(1991-),男,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赵静(1992-),女,河南许昌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