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福金:文学是场马拉松,跑到最后靠的就是阅读

2016-05-30侯郅玥

阅读(书香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美莫言想象力

侯郅玥

储福金,2016书香江苏形象大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出版长篇小说《黑白》《心之门》等十二部,中篇小说《人之度》等五十多篇,短篇小说《缝补》等百余篇。获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度庄重文文学奖、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紫金山文学奖,以及《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钟山》文学奖、《天津文学》奖等。

记者:

储老师,您好!近几年江苏作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作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您怎么评价江苏作家的创作风格?

储福金: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才子辈出。有些地区文学创作容易形成流派,比如过去山西的“山药蛋派”等等,而江苏的作家每个人的创作角度、写作风格都不一样,江苏的作家既不跟风创作,也不互相影响。苏童、叶兆言走先锋的路子,走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其他的作家也没有跟风。应该说,江苏作家的文学创作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记者:

请问这样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储福金: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每个作家一开始创作或多或少会受某一类作家的影响。比如我原先写女性小说的时候, 受“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风格,想把这种风格赶出自己的作品。现在我的创作风格虽然还是细腻的,但已经把“川端康成”尽量抹去了。再比如文革后,中国作家从文化沙漠中走出来,受西方作家作品的影响,但随着创作的发展,作品也逐渐转向现实风格,苏童就是这样。

记者:

对您阅读影响比较深的除了川端康成,还有哪些外国作家?

储福金:

博尔赫斯、卡夫卡、福克纳、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等。

记者:

您觉得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好的作品?

储福金:

真正好的文学是有个性的,它不是共性的。我们经常讲文学创作,创作是什么?创作是一种创造。既然是创造,就是与众不同的。文学是一种创新。创新的东西才具有它独特的美。我们的创新只有从思想性,从对世界对生活的理解中生成才能打动人,而外在形式的创新,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是通俗的。经典的形式不是简单的改头换面,穿件新衣服就是创造。想象力是艺术美的根本。莫言得了诺贝尔奖以后,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谈一谈莫言;我认为莫言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是一位大作家,他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因为莫言的想象力是当下很多中国作家不能与之相比的。他的作品《生死疲劳》写一个人被枪毙了,在阎王那里一会儿投胎成了狗,一会儿投胎成了牛、猪等等。他的那种想象力是艺术美的最重要的表现。莫言在瑞典的获奖词中也提到了他的想象力和他的土地,莫言把他的想象力与高粱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土地也就是生活。

我们有很多文学作品太追求生活,但这种生活不是对美的欣赏,不是对艺术的理解。反之,很多通俗文学作家很有想象力,文字也非常美,但是作品中的生活气息不浓。《红楼梦》是非常有想象力的,同时它写得那么生活、具体、实在。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要与生活结合。用禅宗的一句话来说:“老僧初见山水,山是山,水是水;悟的时候,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悟后,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作家创作一开始写的东西都太生活化了,那些变幻的东西里头,有一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观感。但是当你真正要写到大作品的时候,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

一般的作品就生活写生活,艺术层次是比较低的;第二个层次的作品艺术想象力比较奇特;第三个层次是把想象和生活融在一起,虽然看起来依然是生活的,但是里面充满了很多的想象。我们在阅读中欣赏美,把我们的欣赏层次从最简单的生活层面提高到想象的层面,从想象的层面又提高到还原生活层面,也就是把想象融汇于生活后产生的美,只有这种美才是长久的。

记者:

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欣赏这种美?

储福金:

美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美,一种是艺术美。自古以来有这么一种说法,叫文艺无定论,就是说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会从他的阅读当中欣赏到他自己感受的美。比如讲,有的人喜欢看《红楼梦》,但有的人喜欢看《三国演议》《西游记》,也许有的人喜欢看金庸、古龙。每个人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文化素养不同,他所欣赏的美也就不一样。

记者:

请您讲讲怎么区分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好吗?

储福金:

通俗文学和纯文学的区别就是,通俗的作品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因为它不需要太高的文化层次,不需要太多的文学理解能力,不需要太多的琢磨与思考,它具有更多的故事性,更多的读者共鸣性。但是,艺术的欣赏不是以观众、读者的多少来区别的。好的作品未必有很多人喜欢看。例如《红楼梦》,文科的大学生都很少能把它全看完,更少的人能够完全接受它的格律、诗词,以及里面对人物的穿着,包括习俗、生活场景的描写。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我不认为通俗文学没有意义。因为通俗文学也能够给我们以美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好的通俗文学。说实话,中国现在的许多文学都是通俗文学。哪怕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打动很多的读者,它依然是通俗文学。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刚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出现了一批伤痕文学作品,就是写在文化大革命中,心灵受到很大的创伤,生活遭受很大的困苦的作品。绝大多数的“伤痕文学”都是通俗文学,因为在一个时期,一批作家同时写一类作品,像命题作文一样,这就是通俗文学。当时这类“伤痕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是因为时代的共同愿望就是要揭露、表现文化大革命,但是愿望不代表美。它只是打动了当时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一些人,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共鸣。读者的广泛共鸣就是通俗文学的一个根本的特点。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文学已经衰败了、不景气了,再也产生不了80年代初的那种旺盛的景象,产生不了那种能够为普通读者所接受的、大家都称颂的一篇小说或一首诗。但是我认为,这是我们对文学美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文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了。真正能被我们称为纯文学或雅文学的作品,是能代表我们国家走向世界的。艺术的美是经久不衰的,是能够在你的内心积淀下来的。真正好的小说,它的艺术美是超越时空的。《红楼梦》过了几百年,今天读起来依然是美的。唐诗宋词过了几百上千年,也是美的。很多通俗文学作品的时间性就不是很长,但这里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我相信金庸的小说过了很多年依然会有很多人看,这就因为真正美的通俗文学也能够长久。

记者:

一位评论家曾说过您的作品探讨的是一种与世界相连的方式。您觉得阅读是一种与世界相连的方式吗?您如何看待阅读和文学创作的关系?

储福金:

阅读既是跟世界相连,也是与他人相连的方式。我们人生一辈子,精力有限,但通过阅读别人的作品,就无形中经历了他人的生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与阅历。这里的作品不仅指文学书,还包括历史、哲学、宗教、科学书等等。为什么许多作家年龄大了,他们的创作之路还能不断地往前走,很多都得益于他们看的各式各类的书籍。我在年轻的时候看了很多哲学和宗教类的书籍,可以说只要能看到的、能接受的都读。最早进入哲学领域阅读的时候,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后来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还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作品。我们知道,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儒释道,古代大家的作品,如果其中没有道家和佛家的东西,层次是高不起来的。中国的好多小说创作太生活化了,少了一点思想性。作家的大小在于他心的大小。所谓心的大小就是指能圆融多少东西,包括阅读各类经典的内容,如哲学、宗教、艺术、社会、政治、经济等,当然也包括生活的阅历。作家的作品圆融的范围越大,到最后表现出的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诗歌或短篇,所折射出的内涵也就越深厚。文学是场马拉松,跑到最后靠的就是阅读,靠的就是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

猜你喜欢

艺术美莫言想象力
过去的年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爱如莫言
看见你的想象力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打开新的想象力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莫言:虚伪的文学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