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思考

2016-05-30林晓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机遇挑战

(厦门市行政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7)

【摘 要】新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袭来,这将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从而对制造业带来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新工业革命的内涵及特征,对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阐述,提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工业革命;制造业;转型升级;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07-0011-0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制造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突破,以及互联网、物联网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全球进入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发展的时代,新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袭来,这将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从而对制造业带来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能否抓住新工业革命蓄势待发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对完成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1 新工业革命的内涵及特征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工业革命(也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经济学家里夫金认为,每次工业革命都是通信革命和能源革命的结合。里夫金说:“历史上重大的能源革命与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总是同时发生,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和煤炭能源的利用令廉价报纸的大量印刷和流通成为可能。这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了民众受教育比例,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电力的使用与电话、广播和电视以发生了一次交汇,从那时起我们步入消费社会。”里夫金认为如今我们又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变,互联网技术正在与再生能源相结合,在能源开采、配送、利用上从石油世纪的集中式变为智能化分散式,将全球的电网变成能源共享网络,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1]。彼得·马什在其《新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从1780年到20世纪末,人类共经历了4次重大的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运输革命、科技革命和计算机革命。而此次新工业革命将以科技化、全球化、互联化、绿色化、定制化等特征出现。彼得·马什提出人类的制造业可以分为5个阶段:少量定制阶段、少量标准化阶段、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阶段、大批量定制化阶段、个性化量产阶段。个性化量产阶段已经到来[2]。保罗·麦基里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新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的制造方式为代表,制造业数字化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智能软件、新材料、灵敏机器人、新的制造方法及一系列基于网络的商业服务将形成合力,产生足以改变经济社会进程的巨大力量[3]。芮明杰教授则指出,新一轮工业革命即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4]。虽然学者们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内涵与外延论述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新工业革命的本质。综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新工业革命具有如下显著特征:一是此次新工业革命的技术推动力是以计算机与通信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技术、以数字化制造、3D打印、智能機器人为核心的智能技术、以新材料为核心的材料技术、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等众多不同领域的新技术进行整合创新、互相交融的结果。二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向经济社会及工业领域纵深不断渗透拓展,生产方式从大批量、标准化规模制造的方式向以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平台为支撑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转变,标志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三是生产组织方式由“集中生产,全球分销”转变为“分散生产,就地销售”。分散化、扁平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更为普遍。四是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产业融合速度加快,催生出多技术、多业态融合的生产和服务系统,产业的边界渐趋模糊化,引发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物流、品牌营销和售后等高端环节将成为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出现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产品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出现深度融合。五是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和绿色制造将是未来几十年世界工业革命的业态。

2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30多年,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从总量和规模上看,我国制造业2010年已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迅猛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转折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而此时新工业革命的到来恰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新工业革命中新的资源分配机制、新的制造方式和新的生产组织特征,将为我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契机。

2.1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2.1.1 制造业附加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以制造、加工、装配为主,品牌意识不强,产品档次不高,处于价值链低端,制造业附加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关键设备过度依赖进口,国际竞争力不强。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制造业始终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附加值环节。据测算,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9%左右。例如,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据[5]。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到来,知识要素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在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而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严重障碍。

2.1.2 我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日益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是与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分不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为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近几年随着我国土地价格上升、劳动力工资大幅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制造业生产成本被不断推高,制造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日益弱化。在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为制造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将在生产环节中取代大量劳动力,工业生产逐渐摆脱传统的大批量制造和依靠大量工人的流水线式的组装模式,有效地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和库存压力,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成本占整体生产成本的比例将越来越小,智能制造技术、知识产权、设计、品牌等要素则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如果不加快转型升级,仅仅依靠传统要素低成本优势发展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2.1.3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发展,将工业和制造业视为拉动经济增长与保持竞争力的发动机。发达国家把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作为优先突破的领域,通过推出包括减税、补贴、加大科技投入等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业回归,并加紧从技术、规则和市场方面设置新的门槛,不仅使我国制造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获取先进技术溢出的机会越来越少,也加大了我国制造企业对外投资和产品出口贸易的难度,增加了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的难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加快了制造业的发展,以比我国要素成本更加低廉的优势抢占全球制造业中低端市场,挤占我国现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使我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遭受打击。

2.2 新工业革命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2.2.1 新工业革命为我国制造业赶超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在过去的几次工业革命中,我国始终处于落后和跟随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在很多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很强的制造能力。在此次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浪潮中,我国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等方面都已今非昔比。比如,我国制造业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体系,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世界水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我国拥有“华为”“中兴”等世界级领军企业,第三代移动通信、光通信技术与组网能力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又比如,我国制造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继续保持着竞争优势,人数众多的制造业管理者和产业工人队伍是全球少有的;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我国具备的有利条件及正在到来的新工业革命给我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技术赶超发展、结构加快升级的重大机遇,如果我国制造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完全有可能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2.2.2 新工业革命将为我国制造业创造新的增长机会

新工业革命产业和技术融合的特征与趋势,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例如,以设计、咨询、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先进制造技术相互融合使定制、个性化和小批量生产成为现实,企业、个人能随时参与制造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从而带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这一切都将为我国制造业创造新的增长点和机会。

2.2.3 新工业革命将为我国制造业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创造有利条件

能源互联网将对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产生深刻变革,有利于实现资源能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达到环境影响最小化。同时,智能制造、互联制造、定制制造和绿色制造将引领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效益的先进制造快速崛起,如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将根据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在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对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优化,为我国制造业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创造有利条件。

2.2.4 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

新工业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求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消费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求新、求异、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追求,无差异、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热衷“海外扫货”“境外代购”,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等就反映了这个问题。消费需求升级正在倒逼我国制造业加快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增加优质产品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要契机。

3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基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新工业革命的特点,近年来我国从战略高度对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部署,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明确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十三五”规划纲要则给我们指明了制造业发展转型的方向和要求。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紧跟新工业革命的进程,积极应对挑战,围绕上述要求和路线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注重制造业的高端化和引领性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发展先进制造业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制造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就要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先进制造的关键技术,紧密跟踪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动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引领作用,争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动权。首先,政府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如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海洋工程等大型高端先进制造产业,加大对高端先进制造产业的财税激励,鼓励相关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資源,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其次,重点培育一批符合新工业革命特征和要求的如互联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鼓励由企业牵头,联合大学、科研机构组建研发联盟,进行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一批先进制造的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并选择重点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进行试点,从而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一批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产业。

3.2 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中低端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具有互联开放、融合共享的特征,互联网商业创新活跃,正加速融入社会经济各个层面,制造业也不例外。我们要抓住时机推动传统制造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制造业将互联网技术渗透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营销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去,以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促进制造业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2)合理转移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制造业。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性,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企业从制造成本高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制造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通过“腾笼换鸟”延续综合比较优势。

(3)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走出去”。金融危机为我国制造业以较低价格从发达国家收购优质制造业资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要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以海外并购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出去”,利用发达国家制造业成熟的研发、品牌、营销等资源,更重要的是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高端人才,同时吸收和学习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管理体系和经验,以此来获取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人才、信息、品牌、服务等优质资源,促进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3.3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市場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6]。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将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一,政府在以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力量配置资源,通过实施相应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间接手段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第二,政府应当更加重视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更加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以及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为制造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第三,政府要加大对交通、智能电网、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建立由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共性技术平台、研发公共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各类平台,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方便、先进的基础设施系统。

3.4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以人才促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3D打印、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将逐渐取代劳动者去执行重复性、操作性及复杂环境的工作,使劳动者的主要精力转向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等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方面,这极大地增加了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新工业革命需要智力、技术、创新和高素质的人才,不仅需要劳动者善于协作,具有基本科技思维素养和动手能力,而且需要大量具有设计、规划、管理、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是人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人才。为此,我国要高度重视适应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要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技术人才,以人才促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提升技术教育层次,增加技术型、应用型大学,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其次,要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互动技术支撑平台和工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加大职业继续教育,扩大中等技术学校高级技工等人才培养来满足制造业人才需求。再次,要不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方式为紧缺人才及高端人才提供优良的发展平台和扶持机制,借助股权激励、人才基金等途径,鼓励那些对企业做出贡献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回国[7],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王龙云,侯云龙.保罗·麦基里:制造业数字化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N].经济参考报,2012-06-21.

[4]芮明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实质与启示:芮明杰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N].文汇报,2012-09-17.

[5]吴晓波,齐羽,高钰,等.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5-86.

[6]李克强.改革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关系[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12/c_125374122.htm,2013-09-12.

[7]黄顺魁.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5(1).

[责任编辑:邓进利]

【作者简介】林晓芳,女,陕西安康人,本科,厦门市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产业与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