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分析

2016-05-30陈月瑶

大东方 2016年8期
关键词:鲁迅

摘 要: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在当今中小学教材中仍然被视为经典,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鲁迅小说在坚持写实主义的真实美感前提下奇妙地将现实主义的峻急美感、古典主义的满意美感、后现代主义的戏谑美感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对现代小说经典美感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鲁迅小数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经典美感形态确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鲁迅;现代小说;美感形态

0引言

一直以来,专家学者对于鲁迅小说的研究根本不在少数,但大多数都将研究方向放在语境上,忽视了对文本的研究,尤其是在鲁迅小说美感形态方面,更是涉及到的少之又少。然而,现代小说美感形式的确立却又与鲁迅小说的美感形态有着莫大的联系。上个世纪的许多研究都将鲁迅小说美感概括为“悲凉美感”,并以此视为上个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美感,但是这只是片面性的,覆盖了鲁迅小说的多样性美感。所以,笔者认为对鲁迅和现代小说美感形态的确立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峻急美感形态的确立

峻急是上个世纪中国文学传递的普遍认可的一种美感特征。尤其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装变的过程中,文学作家除了要对文学进行挖掘探索之外,还要重视一些思想启蒙方面的宣传,使得出自那时候文学作家的作品大多表现的充满焦灼感[1]。此外,近、现代之交的中国作家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个人处境,也没有心思去对社会语境进行精雕细刻,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幽冷的色调、激昂的情绪以及紧凑的结构。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峻急美感特征就是在近、现代之交的大背景环境下产生的。鲁迅并不能脱离整个文学环境的影响,他确确实实是中国现代小说峻急美感形态的确立者之一。

首先,鲁迅小说在峻急叙事节奏上的体现。以《狂人日记》为例,作为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峻急的经典叙事节奏。从小说开头的“月光”渲染出的阴冷、恐怖氛围到后来的“母亲、仆人以及医生”等人的合理围剿,无不体现出“狂人”被逼到绝境的地步,同时也将读者体验到“窒息”的感觉。其次,鲁迅小说的峻急美感还体现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上。熟悉鲁迅小说的人应该知道,鲁迅小说人物重分为三类: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类型化人物,如赵太爷、鲁四爷、康大叔等;符号化人物,如大哥、医生、七斤等。在鲁迅小说中,如果人物的忍耐到了极限的时候便会选取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抵抗,阿Q、祥林嫂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在对这些“活死人”反抗进行描述的时候,鲁迅通常都会借助峻急的人物塑造方式而经常产生出一种致使人物形象的不可摧毁之物被各方力量打击的沉重声响——冰冷、锐利、有利。

2慢逸美感形态的体现

“慢”不仅指的是小说叙事节奏的慢,更加指的是小说气韵上的“轻逸”,鲁迅小说的慢逸美感主要表现在叙事节奏和意境营造上[2]。首先,叙事节奏上的慢逸美感。例如《孔乙己》这篇小说,它并没有像《狂人日记》那样将主人公迅速地逼入绝境,而是以缓慢的叙事节奏展现出小说的多重主题和多重人物性格。尤其是在主人公看似即将逼入绝境的时候,鲁迅总能延缓小说的进程,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延宕主人公的悲剧进程,做得非常“绝”。其次,意境的营造上。以《故乡》例,小说中有一处句子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一直到反从他胯下逃出走了。该处的风景描写,具有高度的古典主义意境之美,将少年和风景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水性的意境,少年的梦幻满意地从薄雾中的升起。

可是,鲁迅又是如何实现小说的慢逸美感呢?鲁迅对于中国古典诗性传统的新用应当比较适合用作一个理由。中国古典美学资源是一种本本质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语境的存在。当时的中国文学作家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局限性,而中国美学传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对鲁迅小说而言,中国古典美学资源一把会有如下转换,如风景画和风俗画的描写、童年和成人的双重叙述视角以及回忆故乡的核心词语等。

3戏虐美感形态的展露

除了峻急和慢逸之外,鲁迅小说中戏虐美感也有非常明显地体现。虽然鲁迅的诸多作品都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戏虐之美,但是戏虐美感体现最典型的要属《故事新编》了,该小说在编排上有时候有理有据,有时候又无理取闹;有时候感觉很认真,有时候又像在玩耍[3]。归根结底,戏虐美感形态是鲁迅对启蒙思想者在启蒙之重于生命之轻之间挣扎的历史观和现实观。众所周知,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是思想活跃的年代,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自由、反抗的思想达到高潮。但是,即使是“五四”运动的思想高潮,鲁迅也困扰于启蒙者“立人”使命与女娲“造人”命运的历史性循环,鲁迅的历史观和现实感已不可抗拒地具有了戏谑性质的同一关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鲁迅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其所体现的美感形态不应该被忽略。对于鲁迅小说而言,峻急、慢逸以及戏虐等多种美感形态并存,共同构成了鲁迅小说整体悲凉的美感,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矛盾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鲁迅对美感的不断追求探索,呈现了现代主义美学的局限,也为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昭新.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05):568-575.

[2]郭成.鲁迅与现代中国小说情节变革[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2):19-24.

[3]徐妍,李莹.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经典美感形态的确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2(07):63-75.

作者简介:

陈月瑶(1993.10—)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学士。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