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谈女排精神,因为我们沉沦得已经太久?

2016-05-30贾可

时代汽车 2016年8期
关键词:振兴中华郎平中国女排

贾可

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夺冠这场比赛是历史性的,因为它让我们开始大张旗鼓地重谈女排精神。在我看来,当今时代,大谈女排精神,具有弥足珍贵的现实意义,因为我们沉沦得已经太久。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刊登的《一分一分咬牙顶——从女排精神说起》解释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新华社体育时评《女排精神不朽!》称作“永不言败,狭路相逢勇者胜”;自媒体文章《血战到底!迷茫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女排精神》写为“为国争光,奋勇拼搏,振兴中华”;还有郎平教练自己的说法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如果今天,当我们看完女排夺冠比赛,然后心满意足地该干嘛还干嘛的时候,我想,女排精神实际上还是一种空洞。但还能要求更高吗?恐怕不能,但大家也并非无动于衷。我特别欣赏今天朋友圈中转发的《郎平代表了 80年代理想不死的精神》一文中的这句话:女排的崛起,是让人怀念的 80年代的一部分,80年代要比现在落后很多,但是在那个时代,弥漫着一种理性主义气息和开放精神。

是的,在那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再配上验证了希望开花结果的女排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是何等的奋发精神或者说正能量。

有人评论说:这是一个至今回想起来都积极、乐观和进取的时代,我们因为精神的丰盈而满足,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是一个没有钱,却幸福的时代。这是一个有理想,而且理想不等于赚钱的时代。

但是,在后来奋斗的日子里,在经过各种不堪承受的打击之后,我们最终还是沉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女排精神也似乎死去。人们已经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再谈论女排精神,因为我们不再处于那个现在回想起来令人神往的 1980年代,尤其是女排五连冠的那个时期。

一则评论说:中国女排,以及郎平,是那个时代留存下来的罕有的展现于面前的符号。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个远古的图腾依然被赋予着超出其现世价值的意义。譬如,总会在一些时候被人提起的“女排精神”。

但是这个时候,常常是就体育比赛谈女排精神,它的微言大义已经消失。于是,才有人说,“一赢比赛就谈女排精神是一种病”;也才有人说,“赢球了,‘女排精神又回来了;输球了,

‘女排精神哪儿去了”;还有就像郎平教练在自己与巴西比赛后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仍然很努力。”不过,确确实实,郎平让我们看到这三十多年里,女排精神从来没有消失过,她本人就是最好的解释——放弃体制做官诱惑,独自漂洋过海打拼,以职业精神继续排球事业,最终又回到祖国以一己之力让中国女排重回一流强队,直至 12年后奥运再夺冠。

我认为,郎平精神或许是更为我们值得汲取的营养,由郎平精神背书的中国女排精神是新时代的中国女排精神,其中更重要包含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这一届奥运会开幕之初,不少人大谈参与精神,大谈快乐体育,谈洪荒之力,谈赛场求婚。这些都没有错,但却还是流于轻佻,竞技体育娱乐化并非是正确选择。当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谈要快乐,这是一种策略,但这是一种不好的策略。现在当女排夺冠的时候,我们终于又回到了正题之上,这也是中国女排带给我们的正确选择。千万让我们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成功都是偶然的,但倘若没有女排精神,那失败一定是必然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女排精神就是一种我们当下奋斗全过程所要秉持的一种精神,即使最终你我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得之为美,不得,亦为美。而这个目标肯定不是金钱这么简单粗暴。

郎平精神或者说中国女排精神重新被提起,哪怕只是暂时被提起,我想总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或多或少能够唤醒一些被异化的心灵。实际上,我也必须说,像郎平这样具有女排精神的杰出人士并不为少,只是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审视他们而已,只是被异化的心灵的广泛性已经广阔到让我们忽视了这些精英的存在。

各种行业都有,回到我所观察的中国汽车界,也不乏这样真正的人物。让我们珍惜这样的人物,而不是捉弄这样的人物,这也是女排精神的一种体现,就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郎平中国女排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