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应对措施
2016-05-30潘元立
潘元立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反季节瓜果和热带水果的需求增加,极大推动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海南农产品已经初具模型。为此,加强对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的研究将有助于海南农产品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文中对海南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海南冷链物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冷链物流;海南;农产品
一、海南冷链物流如今发展现状
据有关统计显示,海南省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没有冷链保障的情况下运销,海南冷链物流发展海仅仅停留在运输和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冷链管理体系海显不足;从农产品种植基地到批发市场,新鲜果蔬通常未能做到预冷处理,运输多采用棉被、塑料苦盖等“土保温”方法,技术装备落后;初级加工和分拣区没有低温环境;储藏方式和消费方式原始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出现中断现象非常普遍,且管理控制难度大;冷冻产品的装车、装船大多是在露天操作而未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物流各個环节信息传递不畅,使库存、装卸、运输等缺乏透明度,造成冷冻冷藏产品在配送、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风险及成本增加,由于冷冻冷藏运输效率低,生鲜冷冻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七十。
二、海南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海南农产品收购商大多数是一些个人或企业,临时委托一些个体户或者部分功能型物流企业来进行农产品运输。后者缺乏的冷藏保鲜意识,亦没有必要的冷藏设备,故在对外销售的过程中,采取冷链物流的农产品所占比例极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物流成本增加。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缺乏核心企业,海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难较合理的物流体系,小企业各自为战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增加了农业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冷链设备设施的缺乏,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压力很大,无法为易腐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农产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在初级农产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业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发展与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缺位;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的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地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
三、发展趋势
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可能导致我省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冷链物流技术会逐步推广: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适应我省省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二)冷链物流企业会不断涌现: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先进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加快发展生鲜食品配送。我省冷链物流企业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会逐步完善: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促进与全国各地农产品流通。
四、应对措施
(一)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进一步加大对全程冷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的认知度,营造促进品牌生鲜农产品销售的商业气氛,促进优质优价,扩大销售规模。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利用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在产后商品化处理、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促进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冷链对接,稳妥推进冷链物流服务外包。
(二)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在做好企业内部配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三)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设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完善与冷链物流相匹配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四)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区和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各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鼓励市场信息、客户服务、库存控制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交易管理等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健全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