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高校在工博会上摘金夺银
2016-05-30郭漪
郭漪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近日在沪落幕。令人欣喜的是,高校展区再创佳绩,继包揽上届工博会半数创新金奖后,在本届工博会上,除同济大学“大跨度桥梁结构和行车抗风安全的气动控制技术”项目荣获金奖外,另有多所沪上高校斩获创新金奖、银奖、创新银奖等10多个奖项。
69校遴选711项精品
在今年参展的69所高校中,外省市高校46所,在沪高校17所,境外高校6所。不仅国内综合科技创新实力排名靠前的大多数高校参加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还有日本等境外高校参展,并設立境外高校展示专区。各高校遴选申报并来沪参展的项目达711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高校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此,本届工博会还重点推出高校创新创业的优秀成果,集中展示5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还有全国“挑战杯”和上海市教委“汇创青春展”的优秀作品前来助阵。
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表示,工博会高校展区承担了工博会科技创新展的重要任务,历经18年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展示推介科技创新成果,促进高校科技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通过工博会这个载体,参展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理想的展后效应。
金银大奖覆盖多个产业
高校展区常年都是工博会“获奖大户”,此次又是摘金夺银,奖项覆盖多个产业领域,沪上高校也成绩不俗。
如同济大学获金奖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和行车抗风安全的气动控制技术”,这一重大原创研究成果能在不破坏桥梁原有设计结构的基础上,低成本地解决大跨度桥梁的抗风安全技术难题,已直接应用于舟山西堠门大桥、东海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和肇庆西江特大桥等。
华东理工大学获创新金奖的“SE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不但敢“吃”高灰熔点、高灰分的劣质煤,还实现了对其的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绿色煤炭”战略的产业应用。国内已有大批企业拟签约使用SE气化装置。
上海中医药大学获银奖的“‘调和法治疗慢性筋骨病”项目,历经30年的临床、基础与转化研究,形成了“调和法”,包括“调和气血”、“调和津液”、“调和经络”、“调和阴阳”和“调和脏腑”,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应用,有60多万人次接受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获银奖的“融合北斗的多传感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将北斗通信和定位、移动互联网、NFC/BLE、传感器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了小型化、低功耗、模块化、集定位/通信/数据交互于一体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终端系列产品。这些终端在面向公共服务的高扩展性物流跟踪与监控云平台以及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的配合下,无论货物到了哪里,即使是移动通信盲区,其所在位置、路径轨迹,甚至开关箱时间,箱内温度、湿度和振动等信息都尽在发货者掌握之中,犹如为货物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上海交通大学获创新银奖的“超导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技术”,在超导核磁共振的引导下,将超声波能量从体外以“无创”方式精确汇聚于肿瘤等病灶部位,使瘤体温度迅速提升至65℃以上,从而“烧死”肿瘤组织,目前已研制出治疗设备样机,有望明年完成临床工作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