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田野里闪光
2016-05-30冯雅可
冯雅可
转眼间,张凤根已在大学生村官的道路上走了9年。
在这9年里,他想办法、干实事,让青春在深深扎根的这片农村热土上不断闪光。
“这片地里的杂草赶紧除一除。”
“明天又有暴雨,趁今天阳光好,多摘些花。”
7月12日,张凤根顶着烈日在犍为县敖家镇棉花村的茉莉花田里奔忙,这片占地400亩的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创业园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而今,张凤根即将离开创业园,他更加留恋这里的一花一叶。他正与村上协调,安排合适人选接手创业园工作。因为就在半个月前,张凤根以“四类人员”身份参与乡镇领导干部班子选拔,被选举为泉水镇党委委员,不出意外的话,他随后将担任该镇的副镇长,创业园恐怕无暇多顾。
当村官第九年,张凤根的身份发生质变,成为一名公务员。这令他唏嘘也使他欣慰:“多想办法,多干实事,我相信青春不会枉费,村官也能在田野里闪闪发光。”
这便是张凤根,今年“七一”省委表彰的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一位扎根基层、青春无悔的“80后”村官。
赤诚惠百姓 为民收入做“乘法”
张凤根是2007年全省首批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西华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他怀揣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犍为县。“这些年要说用上专业的东西,也就是算账了。”话虽逗趣,但张凤根的确没少算账,千头万绪的账目只为替百姓的收入做“乘法”:当年不到3000元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如今已增长到原来的三倍。
初为村官,一腔热情,敢想敢拼。张凤根养过兔子,养过猪,都未成功。“此路不通就换别的路。”屡败屡战的张凤根终于在2011年8月找到了切入点。当时,他组织几名村干部义务帮助村里的一名生病老党员收割水稻,6个人起早摸黑干了一整天才收了1亩多地的水稻,他不禁感叹:“要是能实现机械化收割就太好了!”
2012年初,在张凤根的带领下,以6名村官为核心筹资19万元注册成立了“大惠农机服务合作社”,组织社员利用耕田机、插秧机、新型喷雾器、小型收割机等现代化设备,为农民群众提供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服务。“大惠”正是大学生村官惠农之意,这也表明了村官们服务农村的赤诚之心。
敖家镇先锋村六组的村民何书伦是合作社成员,家里种有30亩水稻。他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机械化的便利:“使用栽秧机插秧,一人一天能栽插近5亩,而以往纯人工栽插只能栽1亩。使用耕田机,一人一天轻轻松松能耕上5亩田,以往用牛耕田只能耕0.7亩。”“大惠”带来的不仅仅是实惠,更颠覆了传统“小农业”的种植模式,为村民打造出一条全新的生产之路。
与其称他“官” 不如叫他创业者
农机合作社初战告捷,这让张凤根走创业之路的信心更加坚定。恰逢犍为县打造20万亩茶叶产业带,敖家镇打造万亩生态茶园,张凤根抓住机遇,迅速行动:“把村官组织起来,建一个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创业园,一边繁育茶苗,一边开展科技示范种茶项目。”
为了攻破土地流转的难关,张凤根带着大家挨家挨户做农民工作,“有一户人家来回就跑了10多次,熟悉到狗见了都不咬了。”随后,张凤根找来专业技术人员,每天守着学技术,保证了茶苗90%以上的成活率。最难的是资金问题,繁育茶苗每亩投入在9000元左右,除了集资和贷款,他把准备装修新房的10万元也“挪用”了。最终,一个由张凤根等6名大学生村官投资300余万元,发展茶叶苗圃50亩、生态茶园50亩、茉莉花300亩的创业园横空出世。
如今,整齐的茶树苗圃如翠绿的地毯铺在大地上,繁星般盛开的茉莉花清香四溢,棉花村焕然一新,各项收益也水涨船高。仅拿采摘茉莉花来说,按14元一公斤计算,一人一天平均采摘2.5公斤花,每月收入就能上千元,如果在创业园打工照料苗圃,每天还要多挣35元。
“‘张镇长不是一般的村官,他是个实干家,创业者!他带动的不仅仅是我们村,周边不少村都因此受益。”尽管任职通知还未正式下发,棉花村文书袁益提起张凤根时,自然而然地改变了称谓,在他看来,这样的升迁实至名归。
梦想不止步 村官之路大有为
从敖家镇棉花村主任助理,到敖家镇水井村村主任,再到泉水镇党委委员,转眼间,张凤根已在大学生村官的道路上走了9年。
和多数村官一样,张凤根曾把考取公务员当作第一志愿,却因缺乏经验在面试时失利。彼时,一起来的村官有的考上公务员走了,有的辞职外出务工,加之有亲戚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去大城市工作,没本事的才回农村……消极因子似乎都围绕在张凤根周围,但他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这9年里,他想办法、干实事,以创业发展为契机,带动全村乃至全镇老百姓奔小康,让青春在深深扎根的这片农村热土上不断闪光。张凤根也先后获得“全国百个大学生村官优秀创业项目东风奖”“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乐山好干部”等荣誉。这次“四类人员”选拔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的张凤根,最后还因各种奖励获得了顶格20分的加分,而实际累计下来,他的加分接近30分。
“多出来的分,就好比这些年来的积累。你只要不忘初心,埋头实干,就没有应付不了的事。”回忆起当年公务员面试失利的场景,张凤根笑着说,“以前连考官的问题都理解不了,现在随便问个什么,我都能跟考官聊上半天。”
责编:陈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