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黄头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黄澄如教授

2016-05-30王冠男,林德富,宋宏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外科



我们的黄头
——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黄澄如教授

【编者按】 黄澄如,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小儿泌尿外科创始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大连医学院外科任住院医师及助教,1956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1972年成立国内第一个小儿泌尿外科专业,1982-1983年于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大学及皇家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地中海医学杂志》编委,英国小儿外科学会海外会员、第一届亚太地区小儿泌尿外科学会主席、原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原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全国小儿泌尿外科学组首任组长、原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

黄澄如教授从事小儿外科60年,开展小儿泌尿外科工作40余年,作为我国早期从事小儿外科工作者之一、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的创始人及带头人,在小儿泌尿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小儿泌尿外科疾病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临床研究。为我国小儿泌尿外科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内外泌尿外科界、小儿外科界有着很高的荣誉。

每周四的上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病房的外面,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家长,他们正焦急地等待着自己孩子的会诊结果。病房里面,二三十个医生正围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一起讨论病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先汇报病例,然后一起阅片商讨诊治方案,老中青几代人集聚一堂,好不热闹。这就是泌尿外科每周一次的科室大查房,专门为讨论住院或门诊的疑难病例而设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就是泌尿外科的黄澄如教授,我们都亲切地称她“黄头”。

1学医是为了自立

黄头今年90岁,出生于京城大户人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1944年,黄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她回忆,当年的大学录取比率是1∶30。我们总觉得好奇,黄头这样一个出入有专车接送、衣食住用都无忧的大家闺秀,怎么就选择了医学这条艰辛的道路呢?黄头的回答特别简单:“一是当时有亲戚当了护士,觉得羡慕;二是当医生不用依靠别人”。没有什么特别崇高的目的,只是为了个人的爱好、为了能够自立,黄头走上了学医的道路。1950年黄头从医学院毕业,毕业后黄头只身一人去了大连,在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工作6年,在这期间,她完成了人生的两件大事:结婚、生子,同时在专业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56年黄头夫妇带着2个孩子回北京,来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工作至今。

1972年8月,在吴阶平院士、张金哲院士、孙昌惕教授、吴文斌教授的关心、帮助下,黄头在北京儿童医院成立小儿泌尿外科专业,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小儿泌尿专业。在黄头的带领下,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也逐渐发展壮大,由最初的3名医生、8张床位,发展到目前在职专业医师17名,床位60张,是全国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儿外科医来京进修学习,可以说国内一半以上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组都是在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后回当地组建成立的。每次召开全国性的儿外科会议,很多医生见到黄头,总是专门跑来与黄头握手问候,亲切地叫一声“黄头”,场面感人。黄头主编的《实用小儿泌尿外科学》被全国的小儿泌尿外科医师视为“宝典”,科室必备。

2能做、能说、能写是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作为医生,黄头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作为年轻人,我们特别想知道黄头成功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秘诀。黄头回答说没什么窍门儿,但对于医生来说,勤奋是必须的。做医生,是一个终生的学习过程,不但要通过各种考试,而且要不断地迎接新技术和新学说。能做、能说、能写是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黄头总是教导我们:白天跟着老师做手术,晚上回家一定要看书,看看书上是怎样讲的,对照白天所见,不断总结,日积月累,手术技巧自然提升。遇到没有见过的病例,一定查阅文献,从书本找答案,不能拿患者“练手”,别人不乐意做的病种我能迎难而上,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我能找到治疗方案。20年前,黄头曾收治过一个双侧肾母细胞瘤的患儿,双侧肾脏肿瘤巨大,手术风险极大,在家长四处求医几乎绝望的时候找到了黄头,黄头没有退缩,做好一切术中可能出现的准备,积极进行治疗,术中两次出现呼吸心跳暂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患儿康复了,目前该患儿已长期存活。这就是黄头的“能做”——绝不轻言放弃!

自己做好了,要“能说”,要能把自己的临床经验讲给其他医生,让年轻医生少走弯路,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同行们进行学术交流,把自己的诊治经验说给其他同行,既能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方向,又能让外界了解自己的水平。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及时写成文章,谓之“能写”,写文章过程是提高自己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写文章可以“逼着”自己阅读文献,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疾病。黄头提倡写文章,但反对为了写而写,她经常教导我们要写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写文章过程中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黄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小儿泌尿外科的多数病种的首次报道均出自黄头。时至今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黄头仍然会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到病理科放射科阅片、到病案室查阅病历随访。黄头对于年轻医生无论是本院还是进修医,有问必答,经常鼓励、帮助年轻医生、进修医生多写文章,她说大家在学术上彼此间应该竞争而不保守。

3严师出高徒

黄头生活中平易近人,爱开玩笑,但在工作中绝对是一丝不苟,查房是出了名的严厉,查房时她总是亲自把病房内住院的所有患儿巡视一遍,根据患儿病情,对管床医生进行提问,一个问题有时从管床的年轻医生一直问到主治医、主任医,记得当年有一次提问一直到70多岁返聘的白继武教授。她总是说,查房过程中的提问最能让人印象深刻,一个问题我多提问几次,大家就都记住了;你自己答不上来的问题,觉得丢人了,回家就能多看看书多看看文献,也能记住了;而且我们是结合患者、病例提问题,更有利于记忆。黄头的提问基本不留情面,为了查房时不丢人,年轻医生在查房前养成了“恶补”的习惯,一来二去,泌尿专业的医生养成了爱看文献的良好习惯,轮转的年轻医生也都感慨在泌尿专业收获最大。

对患者,黄头要求大家要尽心尽力。医生要多看患者、多练手术,对术后护理也不能掉以轻心。科室里有位护士回忆说,20多年前,她刚刚参加工作,遇到一个做完肠造瘘手术的新生儿,营养状况不好,造瘘口护理的不到位,周围皮肤溃烂,黄头发现之后,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帮着护士喂奶,亲自为患儿做造瘘口的护理,一个多月下来,小不点状态越来越好,顺利出院了。这件事情给这位护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术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黄头虽严厉,但讲究民主,学术面前她从不以前辈自居,她提倡大家争论,主张年轻医生当面提出不同意见,所以每次查房时都会出现辩论的场景,就是在这样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黄头培养出了两届全国小儿外科的主任委员——孙宁教授、张潍平教授。

4患儿家长心目中的黄奶奶

黄头目前每周3次门诊,医院为了照顾老专家的身体,每次半天门诊限号15个。面对全国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家长,黄头尽量满足病患们的要求,经常“偷偷”给患儿家长加号。我们心疼的对她说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再加号了。她却说“看看门口的家长,半夜就来排队挂号,如果今天看不上病,他们就得在北京多等一天,吃住需要多花多少钱呀?看着家长们期待的眼神,不加号我说不出口呀”,为了不让家长多等一天,她本应半天的门诊往往要出到下午4、5点,就这样半天的门诊自然就延长到一天。家长们在留言中如是说“看病过程被您的人品、职业道德和技术所折服。无论是自己的感觉,还是同行的评价,您是泌尿外科的泰斗。您身上有医学大师风范,有天使的内在美丽,80多岁的高龄,仍为患儿看病,找您看病真是一种享受!希望您保重身体,做个百岁老人,好人一生平安!!!”

5工作高兴、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这三样最重要

黄头的生活中没有豪言壮语,她经常说:工作高兴、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这三样最重要。人的职业生涯里,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单位工作、与同事共事,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让人工作起来身心舒畅,千万不要内耗,内耗绝对阻碍团队的发展。黄头是个爱讲真话的爽快人,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在她对科室的管理理念上,这些年来,她一直要求科室成员有意见当面提出,有问题一起协商,大家团结一心、努力工作,泌尿外科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良好的科室氛围,从上到下、从老到少十几个大夫,大家遇事有商有量,遇到难题不推诿,遇到脏活不躲避,老大夫平易近人,小大夫勤快能干,大家劲儿往一处使,自然能把工作做好。

黄头家就住在儿童医院旁边的家属楼上,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装修简朴,但采光很好,温暖干净。客厅的墙上挂着黄头孙女的画作,餐桌的玻璃板下压着黄头和爱人的照片,可以看出黄头现在的家庭生活和睦温馨。医生的工作繁忙,属于个人的时间不多。怎样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呢?黄头有些惭愧地说,我自己做得都不好,当年只顾着工作,没有很好地陪伴家人,所以没太多很好的经验。对于医生来说,辛苦是难免的,所以家人的理解、支持很重要,家庭的和睦是一个人好好工作的基础。

黄头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灵活,腿脚灵便。一周有三天门诊,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参加病房查房。每天自己骑自行车到菜市场买菜,出远门就乘地铁、坐公交,精力充沛得很。我们问黄头有没有什么保健的秘诀。黄头笑呵呵地说,多动脑、多活动,脑子和身体就都不会老。这么些年来,黄头总是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能上网,会发邮件,会做PPT。参加国内国际大会,她的发言思路清晰、简练深刻,总是能博得最多的掌声。查房的时候,她精神矍铄、字字珠玑,时不时还幽默一把,调侃自己“out”了,逗大家呵呵一乐。与50、60后她能讨论专业技术,与70、80后她能聊学习和生活,她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总是给我们答疑解惑,给我们带来正能量。

这就是黄澄如教授,真实、不做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积极乐观,脚踏实地,敢于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传授下来。她是我国小儿泌尿外科学术泰斗,是我们团队所有人的老师,也是我们永远爱戴的黄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王冠男林德富宋宏程供稿)

编辑慕萌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6.02.029]

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221∶1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662.r.20160412.2113.028.html

· 名师 ·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