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2016-05-30郑树森,孙昌伟,孙秘珍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叶鞘曹妃甸菌核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又称水稻云纹病、水稻云斑病,俗称花秆、花脚瘟。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害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侵染麦类、玉米、粟、茭白、甘薯豆类、花生等植物。全国各水稻区均有发生,杂交水稻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已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1 病原和发病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为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稻穗和茎秆。病害先在叶鞘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并由下向上蔓延到上部叶鞘。空气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边缘暗褐色;潮湿时病斑中部为灰绿色,边缘湿润状。叶片和叶鞘病斑相似,后成污绿色枯死。剑叶的叶鞘受侵害,轻者提早枯黄,重者可导致不能抽穗。穗颈上的病斑污绿色,降低谷粒充实度,严重时形成白穗。

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可见到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体集结成菌核,菌核逐渐变为褐色,粘附在病斑上,易脱落。在高温环境条件下,病斑表面能产生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的担孢子。

2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因大风和人工操作大量菌核落入田中,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菌核生活力很强,在干燥田里菌核经5个月仍有90%以上存活,水淹半年仍有33%存活。越冬的菌核春季灌水时,大部分与田间的杂物混在一起漂浮水面,随风漂至田边和田角。水稻插秧后,漂浮菌核粘附在稻株基部和叶鞘上,当温度适合时萌发产生菌丝,伸入叶鞘内侧,从表皮的气孔侵入或刺破表皮侵入。沉水底的菌核也能萌发抽出菌丝侵入稻株。当年病部形成的菌核也能再侵染。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2.1温湿度。纹枯病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当年温湿度的变化。一般连续高温多湿发病重,流行期长。气温在18℃以上,相对湿度90%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2℃~28℃,且连续几天降雨、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和流行。

2.2栽培管理。与其他病害一样,水、肥管理对纹枯病的发生轻重关系很大。长期深灌、氮肥过多或过迟,发病严重。

2.3水稻品种和生育期。不同品种抗病力有一定差异,一般矮秆多穗型比高秆大穗型品种易感病,生育期不同抗病性也不同。一般分蘖期开始发病,拔节期前后到抽穗期病情激增,成为发病高峰期。至黄熟期病害基本停止发展。

2.4病源。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上年轻病田或打捞菌核彻底和新开垦稻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田或上年残留越冬菌核多而又打捞不彻底,一般发病较重。

3 防治方法

3.1消除病源。在稻田翻耕、灌水、耕田后,要打捞集中在田角或田边的“浮渣”,并在田外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有效减少前期发病的机会。

3.2合理施肥管水。施肥要氮、磷、钾合理施用,不要偏施氮肥,适当增加钾肥,这样可以减轻发病。灌水要浅水勤灌,不要深水常灌,晒田要适时,后期实行湿润灌溉,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3.3药剂防治。目前,防治纹枯病效果最好、使用最安全的农药有井冈霉素、多菌灵、托布津等。每公顷可用50%井冈霉素1500g加水1050~1500kg喷雾;或用50%多菌灵1 500 g加水1 050 kg喷雾。也可用20%的稻脚青750~1050g加水900~1050kg喷雾,或用50%托布津1 500 g加水105 kg喷雾。稻脚青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但它不能在孕穗期以后施用,否则就会发生药害,导致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甚至抽穗不结实,造成减产。纹枯病药剂防治最适时期为丛发病率达20%~30%时,如果只防治1次,防治指标可放宽到35%左右。

063207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郑树森

063206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七农场孙昌伟

063299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孙秘珍

猜你喜欢

叶鞘曹妃甸菌核
虎奶菇菌核的平板培养及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崛起的曹妃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