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个人对人事档案的知情权
2016-05-28高德朋隋军杰
高德朋 隋军杰
【摘要】笔者认为,在一定技术条件支持下,部分人事档案信息可以为个人提供开放查询服务。本文对人事档案信息对个人开放的必要性,以及档案信息对个人开放的支持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事档案;知情权;开放
一直以来,人事档案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机会查看到自己的人事档案,至于档案中的材料及保存管理情况更是一无所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因为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人事档案到底能否对个人开放?本人到底有没有对自己人事档案的知情权?相关争论一直没有停过。
一、人事档案的定义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被制度锁在笼子里的人事档案。很多人问:我自己为什么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第七章中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正因如此,一直以来,人事档案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保护”下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对于很多普通人可能从一参加工作自始至终在一个单位工作直至退休,而他的人事档案在档案室也就这样静静地躺了几十年。除了档案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对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外,几乎没有人能接触到他们,以致很多人甚至已经淡忘了自己还有人事档案的存在。
三、人事档案信息对个人开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接受个人监督,保证人事档案的严肃性、真实性、客观性。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管,主体是上级组织部门和本单位主管负责人,而且他们的监管方式主要以业务指导为主,档案监管为辅。因此,管理人员可以轻易地对档案进行修改和整理,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引入本人参与人事档案的监管,一方面可以做到对档案进行针对性地监管,另一方面对档案管理人员也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从而保证人事档案的严肃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有利于人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现如今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很多人在填写履历或者加入党团时间的时候,由于时间久远想查看下原始材料。但由于受到不允许个人翻阅查看档案管理规定,很多人只能凭借模糊记忆填写,而所填写的材料恰恰将来也要存入个人人事档案,这样就造成了档案记载时间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成了简单的材料收集,失去了它的参考和利用价值。而自2014年至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部门进行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对记载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通过审核发现,有大部分是因为记不清楚而造成的填写前后不一致。因此,人事档案信息对个人的开放有利于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也可以达到档案利用的最大化。
(三)有效避免大量死档、弃档的出现。一方面由于管档部门和单位对人事档案的过度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对档案中的情况不够了解,人事档案渐渐成为了“鸡肋”,从而出现了大量的死档和弃档,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管档难度。因此,人事档案对个人适度的开放,可以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增进个人对人事档案的了解,有效解决大量死档和弃档的出现。
四、档案信息对个人开放的支持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人事档案对个人开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證。为了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人事档案对个人提供开放服务的途径必须采用电子信息化的方式,即将档案内容数字化和信息化,使个人在查询个人档案相关信息,了解保管情况时不用直接接触档案原件即可完成。这样,即保护了档案原件,又达到了利用和参考的目的。
(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对个人开放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而有力的资金支持则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电脑、影像采集设备、管理软件、人员培训、后期维护等产生的费用。这就需要档案单位负责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档案对个人开放工作的日常管理。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人员操作流程、个人查阅范围、审批流程、查阅登记制度等方面建立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是档案对个人开放的制度保证。原本被重重保护起来的人事档案对个人开放,无论对于档案管理者还是个人无疑都是一个新课题和新生事物,在开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制度和流程制定的过于严格和教条则达不到理想效果,过于简单则不利于人事档案的保护。因此,制度和流程是否科学全面,决定了对个人开放工作的实效。
根据工作需要对管档单位负责人、管档人员以及个人设置不同的权限是档案对个人开放工作的技术保证。
(四)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人事档案对个人开放后,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更加严格。管档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档案对个人开放工作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上级组织部门应该加大对管档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为人事档案对个人开放工作筑起一道坚固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