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6-05-28陈丽丽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陈丽丽

摘 要: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在我国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实践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现实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数据库教学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任务目标驱动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的成就动机为驱动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主要探讨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没有数据库技术,人们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将显得手足无措。数据库技术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应用性较强,在进行课程目标的设定时,要注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视理论知识的观点进行改变,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把一些基本的技能操作与相关理论相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1]。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数据库技术课程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使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1 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概述

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SQL Server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其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配置数据库,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并具有在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维护(数据库)的能力。能够基于SQL Server平台熟练掌握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物理实现及应用和维护的流程的数据库开发过程,还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具体的教学内容细分到相应的任务中,把学生当作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进度完成教学的具体任务[2]。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不再被动地进行学习,而是通过自己储备的已有知识和思维逻辑能力去解决相关问题,最后达到完成任务的标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以教学任务为中心,把任务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任务,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在分析与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熟悉理论问题,还要注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3)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其学习的消极状态,提高其积极性。(4)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具体的不同任务。

3 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根据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相关特点,它们两者的结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数据库技术课程,其知识的更新与换代速度快,学生们拥有独立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比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重要,教师要把握重点,切忌在教学中生搬硬套,要发挥好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3]。

数据库技术的使用与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要想更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的应用,就必须把数据库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步骤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中慢慢体验,真正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怎样设计才能避免数据的冗余,怎样添加约束才能保证数据完整性,怎样查询才能提高效率等。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真实的工作情景作为切入点,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支援和引导,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对相关任务的设计与解决上,营造出良好的协调与探究学习的氛围,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索新知识,完成实际任务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用计算机和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提高学生水平[4]。

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实验改革中,改变了原有的教学传送模式,有利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在数据库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提出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所有的教学过程都与完成总体目标项目的工作过程相关。整个项目又划分为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划分为几个工作任务,而每个工作任务实际上又可以再划分为子任务。教师应提出合理明确的教学任务,促进教学课程的开展。但是教师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对设计任务过于随意,需要在整个课程开始之前就进行整体设计。首先要设计一个关于课程的综合性任务,然后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相关需求的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并考虑到相关知识点极其前后联系等情况把综合型任务具体的分解成若干具体的小型任务,并与相关的教学知识相渗透。此外,在进行具体的任务设计时,要注意难点的分散,不能过于集中,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保持在一定的水准内[5]。

(2)任务设计。首先要对任务进行整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考察与了解,以便使设计出的任务与学生相符合,任务要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意层次的划分,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思考,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总之,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任务要考虑到实用性与可行性,以便让学生掌握好数据库技术的相关应用,促进整体技术的发展。

如对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这个项目进行整体设计,把它划分为7个子项目:数据库创建及管理,表结构管理,数据操作,数据查询,数据库优化,业务规则实现,安全性。每个子项目又根据实际工作发展需要的推进,设计出几个真实工作情景推进目标实现。如表结构管理又划分为表结构修改、表结构创建、完整性约束的实现。

(3)任务分解。在提出任务之后,无论是综合任务还是具体的小型任务都要分解成更小的任务,直到变成可以直接操作的相关指令,数据库技术其实就是把大任务不断进行分解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解时,学生往往由于水平有限,很难对大的框架进行把握,很多分解出的框架并不合理,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散思维,大胆创新,对任务进行详细的了解。这一阶段,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便学生进行详细的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教师们可以进行个别帮助或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指点,但是给学生留下发挥空间[6]。

如图书管理数据库的表结构的设计包括列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三要素。而完整性约束的实现又可以分解为添加主键约束实现单表实体完整性要求、添加外键约束实现表间参照完整性要求、添加唯一默认等约束实现业务规则自定义的完整性要求。

(4)单元任务。每一个单元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提出任务、任务实施到任务结果阶段。教师在整个任务过程起到导师作用:计划、引导任务推进、引进新知识结构。如单元任务“添加外键约束实现参照完整性要求”是“添加主键约束实现实体完整性要求”的继续。教师提出任务目标,如图1所示,给出任务初始状态,通过添加外键约束完成最终效果图。然后逐步推进任务开展:图书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不是孤立存在,要保证表间关系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就要通过添加外键的方式来实现。这里面引入外键的术语和参照完整性的原则。接下来以此为根据添加外键约束实现表间关系的参照完整性。在操作过程中,为了说明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图2所示,在给图书信息表和图书类型表之间添加外键约束时,故意设置陷阱,引发问题,让学生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最后给以总结——添加外键约束时需要注意:①外键与主键字段(属性列)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②符合完整性要求,先有主键,再有外键值(外键值∈主键值)。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自己总结并体会,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违背外键约束时,自己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完成单元任务。

(5)学生合作与交流。独立完成任务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学习力,然而却不及合作共赢式的与同伴们共同承担任务、分解复杂任务效率高。这种合作模式是适应当今时代社会科技生产的高效发展节奏的。

在提出与分解任务之后,要开始完成任务的步骤,在此阶段,学生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模拟上机操作等学习,还可以分享资料,讨论交流。一般来说数据库技术的设计都是采取团队合作,在学习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精神。分组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合理布局,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教师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总结有关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学生消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6)考核测评。考核测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它可以检验效果,总结问题,以便改进。制定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要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运用、自主创造性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方面来考核。对数据库技术应用这门课程的考核要包括3个阶段的考核:过程考核、期中测评、期末考试。

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伴随着学习的过程,根据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分。这其中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单元任务的完成情况总计100分,占综合总评的30%。

②期中测评,给出几个微型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综合任务,然后进行组间测评和组内评分,教师最后加以总结。这样做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平台,也是学生们主动思考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为以后的学习和新知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期末综合测评。期末考试采用综合题库方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以上题目涵盖了数据库基础理论、基本概念、SQL语言、安全性、完整性等所有知识点。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编程题、简答题等题目全部转化为选择题的形式。旨在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情况,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等相关技术的运用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用计算机解决数据处理、实际业务需求的计算思维能力。

5 结语

总之,数据库技术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积极探索新知、主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岗位责任感、成就感,有利于学习者形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提高其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刑翠芳,李瑛,张燕红.以培养计算机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3):73-76.

[2]迟晓曼.基于任务驱动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王文强.基于任务驱动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248-249.

[4]佟勇臣.对应用型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4):18-19.

[5]邹豪.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6]贺桂芝,陈亚芝.高职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15):86-89.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in Database Technology Course

Chen Lili

(Liaoning Jianzhu Vocational University, Liaoyang 111000, China)

Abstract: Databas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urs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course in our country, has a strong practical requirements.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base technology in reality ro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database to gradually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era,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ourse. Mission objectives driving is a kind of to the project as a carrier, with task as the main line, to the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o drive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technology course adopts the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resolving problems and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database technology;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数据库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据库技术在云计算背景下的应用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