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巧妙,所以有效

2016-05-28张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课文思维

张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一堂好课往往也起源于一个好问题,而一个好的问题又能带动一堂好课。所以,语文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巧妙,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价值的问题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通过知识竞赛导入:“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亭台楼阁林林总总,有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一问既出,学生很兴奋,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前后左右,七嘴八舌,思维异常活跃。“鹳鹊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甘落后。在意犹未尽中,我又抛出第二问:“谁还能举些有关写这四大名楼的诗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一学生道出“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因势利导:“ 你知道这句名句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名作吗?”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很好,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来感受范仲淹的这一伟大的政治抱负。”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兴致勃勃地赶紧打开书仔细读了起来。如此水到渠成,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而且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的得到迸发与跳跃。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巧妙的问题设计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否则是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思维去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的。譬如我在教学《老王》这篇课文时,就犯过这样的毛病。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老王的善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作者一家的善良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文章的主题就已经和盘托出,学生的思维难度几乎归零。

后来,我再教这一课的时候,一改原来的问题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读了课文,一定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哪位学生能给大家讲讲老王的基本情况?”话音未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些学生已经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还有的学生索性站起来就先讲为快,其他学生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我抓住时机又问:“虽然老王生活这样苦,但是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关信息,整个过程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

三、巧妙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巧妙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伤仲永》一文,通读课文后,问:本文标题中哪个字是全篇文眼?(伤)?这一字饱含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惋惜)作者为什么会抒发出这样的心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自然就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及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所在,在惋惜同时留给后人提示警醒。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静静等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课文思维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