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

2016-05-28王国庆

考试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工具性艺术性

王国庆

摘 要: 目前,大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德育渗透”甚至“德育化”的倾向,技工院校尤其突出。本文从语文的学科特性出发,分析“德育化”倾向的弊端,即冲淡语言的工具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理念变更到教材编写两方面着手的思路,使德育淡出语文课堂,使语文重新回到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的学科本位上。

关键词: 技校语文教学 德育化 工具性 艺术性

一、从“德育渗透”到“德育化”

近十数年来,语文教学理论界出现一股影响很大的思潮——“德育渗透论”。它的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广,二是有一个巨大的理论框架,甚至自民体系。

德育从我国的小学语文开始,一直渗透到中学、职高、技校、大学,可谓一以贯之,同时又渗透到历史、地理、社会、美术、体育,甚至数学等各科教学中。如此声势浩大、无孔不入的教学理念自然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对象。对它的研究不仅论文迭出,而且有不少专著,如梁其贵老师的《语文德育论》等。语文与德育,二学科珠联璧合,赫然成论。白金生老师的《语文德育渗透艺术》更高超,使德育与语文的结合成为一门考究的艺术,这固然不错。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技校院校语文教学不是“德育渗透”,而是“德育化”。“德育化”即把语文课当成德育课上,完全模糊语文和德育的概念,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语文》为例。作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用书,其理念和内容设置“德育化”的程度非常高。该书前言第一段明确宣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从这一宣言不难看出,语文课程应该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个中心开展教学。它具体的课程设置确实是这样的,它七个单元的命题分别是这样的:零点起飞、品读职业、直面社会、走近经济、守望自然、探视物象、感悟古风。这样的单元设置,除“感悟古风”之外,其他六个单元,从字面看完全是德育教材的内容安排。该书所选课文大多与语文没有太大的关系。更极端的是一篇名为《员工守则》的课文,节选自中石化公司的员工守则。面对这样的课文,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上一堂语文课呢?那么如此严重的“德育化”倾向,是否合适呢?它对语文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二、“德育化”冲淡了语言的工具性和文学的艺术性

对语文课程“德育化”影响的讨论,必须建立在对“什么是语文”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理解上。

关于什么是语文,历来有很多种看法,争议很多。比较著名的如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学习。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语文即“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而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若语文以忠孝仁义为价值标尺,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为理论导向,这是可以的。如对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章不予选录,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文字摒除在外,这都是必要的。但若把德育活动、做人道理作为语文课的最终旨归,则会越俎代庖,完全模糊与德育课的界限。若以德育为旨归,则势必影响甚至忽略学生对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亦会影响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与品读。也就是说,把别人的事情抢着做了,自己的事情却没做好。所以,“德育化”冲淡了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工具性。

那么“德育化”对语文课程“文学的艺术性”有何影响呢?

若究根源,“德育论”或可直指“文以载道”和“文学是人学”。前者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他是对韩愈“文以贯道”的发展和总结。韩愈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则是专门针对当时柔靡浮夸的文风的,是有所指。后者在中国则首先由钱谷融先生于1957年提出。《论“文学是人学”》一文是钱先生针对当时文艺界出现的压抑人性的思潮而撰写的,亦有所指。且前者是“文学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道的”,并非“文学是要用来讲做人道理的”;后者指“文学是关于人的学问”,而并非“文学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学问”。

由此可知,即使抛开以上两种理论创立的背景,语文课“德育化”也远非韩愈、钱老的本意,而是对二论的一种误解。若以此进行语文教学,文学的艺术性,则必然会被淹没在道德的海洋中,而失去本来面目。

三、德育淡出,语文回归

既然如此,技校语文就应回归语言文字、语言文学,回归到字、词、句、篇上,回归到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上,回归到对文学的艺术欣赏上。而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的任务,归还给德育课,这样语文和德育方可各司其职,各显其用。

那么如何避免技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化”呢?

首先应当从理念上入手。从职业院校教研工作者到一线教师,都应树立一个理念——语文教学应以让学生掌握好汉语这门语言工具,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掌握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技巧为最终目的。以此为旨归进行教研并开展教学活动,划清与其他学科的界限,防止德育等其他学科的渗透或冲淡,这才是保持语文学科特性的有效做法。

当然,有的论者可能会说这是一种画地为牢的语文教研观念。但我想说的是,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就是因为它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有其他学科没有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因此它可以包含文史哲的知识,可以包含做的人道理,但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时刻以语言和文学为着眼点,为旨归处。这样语文教学就会在开放中前进,而非在开放中迷失。

其次从教材入手。无论是职教司等官方机构,抑或各职业院校等地方性机构,在编写教材时,都应当把语文放在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的本位上,而不应当让德育渗透其中甚至取而代之。

有论者可能觉得这种理念可能有悖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祖训。事实并非如此。若能真的做到语文老师把语文教好,学生把语文学好,不仅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能够提高,就连他们的审美能力、身心健康水平也能提高。因为精神营养的汲取并非鲸吞海吸式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好的语文课本、好的语文教学、好的语文学习过程,能让一个人的真善美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壮大,做到“文不言道,道在其中矣”,这才是真正的教化。

一线语文教师深知语言的魅力是何等诱人,艺术对心灵有多么大的影响。面对青春期的学生,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相对于文学经典,语言多么苍白。因此,我更愿意呼唤一本“纯美”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选读本作为教材,引领师生在融融春雨中一起浸润,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99-205.

[2]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5.

[3]梁其贵.语文德育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224-239.

[4]程红兵.语文教学的常识性回归[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1.

[5]钱谷融.文学是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3-44.

[6]游芳.关于中职语文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北京:中国校外教育,2014,(A3):629.

猜你喜欢

工具性艺术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向量的巧用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探微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