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中国的工匠精神代言
2016-05-28赵福海
赵福海
修一件文物,是跨越千百年的时空对话,也是他们对下一辈的承诺。机器的轰鸣声、硬刷子在木头上的沙沙声、剪刀划过纸张的声音……一道宫门,两重世界。有一群人,坚守于故宫,将修复穿过千年的神秘文物当作手中的日常。他们年龄不同,背景有差异,但身上都绽放着一种共同的、无法遮挡的光芒——中国工匠精神。
而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便展现了这样的一个繁忙的现场——这些故宫的修复大师,真是在用一生真挚来做中国匠人!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
印象:文物的守护者
凝望——欣赏的眼光
为了给故宫博物院建院90年献礼,时隔244年,200多件曾经深藏故宫库房的珍宝,将重回寿康宫。青铜组的王有亮和徒弟高飞负责寿康宫里一件号称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的修复。柜子里的暗格曾经藏着上百件的珍宝,经过擦拭,柜门上的金属拉手再次熠熠生辉。身穿蓝色大褂的王有亮,坐在柜子对面的床榻上,看着身着现代迷彩装的徒弟高飞爬上梯子,完成高处的工作。当年,乾隆的生母,也许就像这样,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
化用语段:生命需要凝望,凝望中,人的精神会聚集一点,思想会自由驰骋。修复故宫珍宝海南黄花梨柜子时,王有亮师傅默默地凝望这件珍品,眼神有如当年乾隆生母欣赏时的沉醉。让每一件珍品重见天日,是他的使命。凝望,让沉静的修复者多了对艺术的思考,多了对生命的解读。
语段评点:以生动的语言,通过对王有亮凝望珍品时情形的剖析,表现出凝望的生活内涵。
平静——坚守的心态
王津是钟表修复专家,他精瘦的身材,总是笑,带着腼腆与亲切。他背着手,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说:“有点心疼。”正是这位精瘦的长者,让一件件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他修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原来的主人是乾隆皇帝,一个小毛病也许就得调上个一天半天,这个过程还得反反复复。王津说,他的时间感与宫外的人们是不同的,“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曾经有人将自己的收藏向王师傅炫耀,王师傅平静地说:“故宫钟表,藏品或是件数,在世界上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丝毫嘲讽或者傲气凌人,只有隐隐的自豪感,表现出故宫人的平常心与些微的自得。他们并不需要和谁比较什么,只要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守好保护好,就够了。
化用语段:守得住平凡,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成就。故宫里,钟表组的王津师傅每天对着各式各样的钟表,反反复复地调试,从来没有感到过厌烦。看着一件件珍品在自己手里重放光彩,他的脸上露出的是满足的笑容。在这里,每个人都过着与宫外不同的日子,平静而沉稳。他们相信,只要有自己默默地坚守,故宫珍品就一定得到最好的维护。
语段评点:耐得住寂寞的人生,便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王津师傅的平静,是故宫人的缩影。
融合——生命的交流
故宫90周年的展览中,慈宁宫里有一尊辽金时期的木雕菩萨像,原本是断了指头的,木器组的屈峰、史连仓和谢扬帆师徒的工作是根据断痕、形态用原本的材料做出缺出,进行修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动人心魄的话:“文物跟人一样,故宫里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融入到里面去。”“在世上走一遭,都想留点什么,才有自己的价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
化用语段:文物的价值是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有人认为文物修复者的价值,是把文物修好,可是,故宫文物修复木器组的屈峰师傅却认为,文物的价值,是传播文化;而文物修复者的价值,则是在修文物的过程中,通过跟文物交流,产生对它的体悟,进而自己融到里头。这样,无论文物还是修复文物的人,都有了归属感。
语段评点:文物和文物修复者的价值,通过屈峰师傅的一席话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适应——理性的情感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孔艳菊在进入故宫博物院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这里只是一个旅游景点。来这里工作后,她发现这种环境很难适应,“一进入大宫墙,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就如同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刚入职时,故宫里安静得让她都不敢说话。现在,她已经是镶嵌组的组长。她手下的文物,从原料到一件艺术品,经过怎样的雕琢,有哪些经历,都是她跟文物很有意思的对话。不仅如此,修复还会加入现在修复者的手艺、对美的理解等各方面的因素进去,“你是凑合凑合还是不能凑合、认真对待,这里面有一种精神在,所以你觉得它是活的”。
化用语段:适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心灵安顿,让情感有所寄托。故宫里,镶嵌组的孔艳菊师傅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将自己的心灵安顿在每一件文物上面,用心与文物交流,用爱与文物沟通。认真对待每一件文物,让文物充满鲜活的情感,在她的身上,表现出修复者特有的精神,表现出鲜明的理性。
语段评点:孔艳菊师傅适应的过程,表现出的恰恰是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理性。
轻松——工作的状态
修复师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于是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木器组的日常生活除了修木雕,还要在闲暇时打杏子吃;修瓷器的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还有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据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对待文物,修复师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云淡风轻。
化用语段:一说起故宫,一提到那里的宝贝,每个人都会心驰神往,都感觉无比庄重。然而,在那些修复师的眼中,宝贝固然珍贵,但在修复时也无需战战兢兢。守着价值连城的珍宝,过着云淡风清的日子,到故宫外面抽支烟,休息之余打个杏子,闭馆时到太和殿广场骑骑自行车,那种生活,倒也惬意。工作是一种状态,轻松是最好的调节。
语段评点:谈工作的状态,对故宫修复者们的表现进行概括,引出自己的观点。
创新——时代的气息
最近几年,故宫每年大约吸收四五十名应届毕业生。在文保科技部,如今年轻人占了一大半。5年后,随着老员工慢慢退休,故宫将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替换成新鲜血液。故宫在接受这些年轻人的同时,也引进了许多现代技术——谷歌眼镜、3D打印技术、扫描等,都慢慢成为故宫的装备。与此同时,面粉熬制的浆糊、猪血、生漆、鱼鳔等原始的技术也仍旧在这里流传。文物是过去式,但修复文物是正在进行时。
化用语段:文物,是历史传承的印迹,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们看到了各个时代发展的脉络。修复文物,需要让文物对历史还原。这样,仅通过传统技术很难实现,因此,现代技术的引入,自然为文物的传承提供了强大保障。年轻人,带着新技术走进故宫,在这里,他们再现了历史的荣光。
语段评点:通过对文物价值的分析,引出年轻人以现代技术修复文物的认识。
探寻:纪录片的背后
趣味——年轻人的最爱
“解说n、l不分。”观众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评论里批评解说的口音。其实,这是故意为之,摄制组本来就不打算找一个专业的配音。
该片解说配音曹志雄是湖南人,曾经是《鲁豫有约》的制片人,现在的职务是《超级演说家》制片人。虽然讲述的是故宫,但是制片人并不想做成一个就传统说传统的纪录片。就像背着唐诗宋词长大,却是用手机、电脑的现代人,经过现代趣味的处理,更容易让人接受,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化用语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我在故宫修文物》摄制组便是一个用心的群体。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经过精心雕琢。解说员“n、l不分”,听起来或许是一种纰漏,但这种颇具现代趣味的解说风格,恰恰是追逐时尚的年轻人的最爱。
语段评点:从“用心”这一角度,对摄制组的解说这一现象进行挖掘,表现出鲜明个性。
耐性——磨出的好节目
《我在故宫修文物》只讲一群人在坚守一个日渐微弱的手艺,拍摄组的叶君认为,虽然这样调调的片子已经太多了,但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探讨现代人与故宫关系的片子。镜头里,修复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性子。萧寒说:“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这部片子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在2015年4月正式开拍前,他们用了5年时间去做田野调查,一趟趟地去故宫看他们工作、熟悉人物,光是调查资料便写了10万字。为了拍摄这些人,摄制组在故宫里一待就是4个月,去拍他们养兔子,拍他们喂故宫里的猫,拍他们聊天和娱乐,甚至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回家,还原师傅们的日常,从工作到生活。
化用语段:“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是一种品质,一种执著追求的品质。《我在故宫修文物》摄制组成员与故宫的修复师们一样,带着这种精神,将现代人与故宫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实地调查,现场拍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从而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最具文化感的记录片。
语段评点:以名言引出对执著的理解,从而表达对拍摄组成员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