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16-05-28许疏影
【摘要】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的弊端,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理应成为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主导性方法,但就目前实际看,仍面临对“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硬件设施缺失,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校企文化难以有效融合等四大困境。只有树立能力至上的教学观,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大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理实一体化”师资团队,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与机制才能真正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1-02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传统教育弊端,将实践适时融入理论课堂之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传输与实践应用互相穿插,直观与抽象交替进行,严格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1],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启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置完善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为教育指示新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困境,阻碍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
一、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境
近些年来,国家与院校就教育改革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在教育部所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积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各大院校也陆续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学理念、自身条件、外界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教学难以顺利展开,教学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进程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主要就高职院校在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探索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一)对“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认识不足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构建真实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经历从“学习”到“实践”,再到“顿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将内在知识化转化为思维意识,进而引导言行,培养良好的工作实践能力。
我国高职院校多年以来,课堂教学始终沿袭应试教育模式,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如法学类、思想政治类等体现尤为明显,教师长期坚持单向性教学,总习惯在黑板上讲道德,在图文上说礼仪,知行相悖。造成学生学习的偏激化,价值观、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缺陷,对学生将来人格的完善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都十分不利。虽然““理实一体化””模式在逐渐推行,但由于场地、设施等条件所限,不少院校仍停留在“理实一体化”表面形式的探索之上,大多数教师也仍以课堂理论传输为主要方式,并没有将实践活动付诸于教学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理实一体化”只是成为了一种宣扬的口号,不管是院校、教师,还是学生或家长,都不能够完全认识到“理实一体化”的真正理念与实质,对于后期工作的开展自然也就浅尝辄止[2]。
(二)硬件设施严重缺失,推行“理实一体化”步履艰难
“理实一体化”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合二为一,但理论与实践毕竟存在很大差别,故不能一概而论,理论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依靠课本文字、教师讲述等,大部分工作在简单的教室之中即可完成,但实践却不同,需要特定的环境与相应的设备作为前提,实行“理实一体化”的过程就需要教室向车间、教师向师傅、学生向徒弟进行环境与角色的转换,对硬件设施的要求成为必然,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投入,但从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各院校间竞争不断,生源数量在逐年递减,且学生质量也在普遍下降,院校经济收入不容乐观,对于设施建设显得有心而无力。
此外,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教材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专业的教学目标,结合现场实际,将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实训任务中,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需要严格改进,而现实中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观点过时,案例也是多年以前的,与现代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诸如政治法律等专业相关课本,改编周期缓慢,案例缺乏时效性,这直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矛盾重重,尤其面对网络之上的一些违背思想道德的极端行为,关于各类网络法律案件,法学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及时完善,时效性难以保证,这也导致大部门学生在潜意识中对理论课程的信任度有所降低,易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产生逆反心理,引发诸如“理论无用论”等消极观念。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来看,大部分教师出自传统高等院校,对企业实践工作了解甚少,真正既能面对学生又具备一定企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少之又少。尽管不少院校也在不断引进职业类专业教师,但由于院校专业的增设,不少专业采取教师共享,教师兼教现象层出不穷,教师的工作量在普遍加大,对专业的划分也逐渐模糊。甚至有些院校,为扩大招生,不断开设新专业,但其对专业并没有做出良好的规划,使得新专业成为其他不同专业的拼凑体,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发教师的教学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人才的培养模糊不清[3]。
从培养方式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坚持两种主要的方式,第一就是“教师本位”思想,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会什么,学生学什么;第二就是“院校本位”思想,以院校为主体,根据院校本身所具备的条件来展开系列教学。但在“理实一体化”大力推行的背景之下,院校更需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企业”思想,未来企业的需求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只有将学生自身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能够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探索更为深入。
(四)校企双方文化难以融合,阻碍教学发展
不少高职院校为快速推进“理实一体化”教育改革进程,陆续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体系,但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使得校企合作不得不面临尴尬的境遇。首先,校企双方对文化融合认识不清晰,难以达成共识,一般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的是自身文化底蕴的提升与发展的具体规划,且对于不同的专业,院校也会作出不同的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但是在企业中对任务都可能具有自己的定位,所以员工要做的更多的是向领导的思想靠拢,这也使不少学生经常感叹“为什么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真正的工作中却很少用到”的主要原因之一[4]。企业文化更加注重集体的综合发展,校园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倡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目前校方和企业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各自文化发展的高度之上,这一问题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矛盾心理,对学校的教学产生怀疑,对自身的工作产生排斥的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学习与工作效率。
其次,校企文化共融建设的责任尚不明确,缺乏合理的统筹与协调,我们说校企合作关系一般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的,院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来培养其自身的工作能力;而企业的目的是通过院校的运输来为自身争取更多的优秀人才,但合作的实现并不意味着能够很好地达成双方的目的,这一合作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过程之中一旦企业难以实现学生的意愿,那么该企业就很难留住人才,另外也会使学生对学校的安排产生不满。
最后,校企文化融合方式过于死板,有待进步一创新,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校企联合体以及实训基地,文化的融合也主要体现在联合体与实训基地中设备、环境布置、文化标识、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的一致性方面,学生进入这样的场地,其思维意识与行为举止会与企业的文化进行一种自热融合。不能否认这一方式的有效性,但长期以来如果仅凭如此单一的融合方式来进行文化互融性的发展,难免会使双方文化产生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关于校企文化的融合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应对策
(一)树立能力至上的教学观
为积极响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大潮,文科类专业要严格秉承“突出技能、严谨治学、质量为本、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具体教学过程,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大力加大实训力度,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体课堂上的比重,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的增加并不代表着对理论知识的冲击,而是要做到有机结合,院校对具体课程的安排要讲求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也要充分考虑教师的能力特点,严格保证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高效性。就实践课程来讲要充分扩大活动空间,除了校内实训,也要重视社会实践,若具备条件可建立校内专门实验室或校外实习基地,以便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培养。除此之外,院校要积极开展实践比赛活动,如辩论大奖赛、演讲比赛、文学创作大赛等,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可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开阔眼界,树立能力至上的学习观念[5]。
(二)大力建设实训基地,不断优化硬件设施
实训基地的建立,硬件设施的健全能够保证院校实践教学的高效运作,对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首先,国家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立应给与大力支持,在政策上适当放宽,在经济上给与补助。其次院校也要积极联手各大企业,做好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工厂”等实训创新基地,通过“校中厂”“工作+学习”等不同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项目合作等形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除了实训场地、相关机械设备等硬件条件建设与完善外,对应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编排同样也是重中之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材的编写,传统教材主要以学科为中心,偏向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但与实践教学并没有很好的连接性,如果一味依靠国家统一编改,很难保证教学的时效性,这就需要院校或教师进行适时改编,尤其是针对时效性较强的理论课程,适时将最新观念或案例融入到课堂之上,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中,不断列举网络最新事件,以积极引导学生对事件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便于理论指导实践,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6]。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机制
校企合作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得利,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得益的双赢平台,校企深度合作办学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学校人才培养互相渗透的过程,这其中涉及到学校自身对企业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效。在这里高职院校有必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的校企合作标准,选择与学院开设专业相对匹配的企业,充分考虑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核心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制定并建立合理、全面的校企深度合作准人机制,保证学生在学校学有所用,在企业练有所成,将来成为真正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另外在企业方面也应具备高度的合作意愿,能够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企业文化与良好的职业环境,在为教师培养、学生就业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使学生、学校与企业实现三方共赢[7]。
(四)理论与实践融合方式不断创新,促进校企文化和谐共荣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坚持老的套路,只会停滞不前。校企文化融合发展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创新型的方式可以对其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除了实训基地等一些外在环境的文化共融外,网络信息交流也是新时代的一种重要方式,校企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起文化互融的桥梁,可以建立群组、论坛或是APP等多种形式,在这里院校与企业可以通过及时更新与维护网络之上的信息来充分展示自身的文化理念[8]。此外,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仅限于实习层面,高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与企业联合举办相关创新型活动,以思政类专业为例,为切实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目的,院校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思想的传播与气氛的烘托,如在校园的宣传栏中、各班级的板报中、校园报刊、广播或网站中,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作出重点宣传,对于好人好事行为及时给予特殊嘉奖并宣传鼓励,思想政治的教育并不仅仅要体现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之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人或事,自己去感受道德的力量,以便以此为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同时要适时引入实践性的创新型教学方式。
(五)发展壮大“理实一体化”教师团队
具有良好经验、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是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为使教师对企业实践有所了解,院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实习基地,促进校企合作,鼓励各大企业融入职业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学习与交流。另外院校要适当聘请一些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企业员工来参加教学,以企业导师的身份来辅导其他教师,以求共同进步,弥补传统教学中高技能教师人才的不足。最后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评价模式,来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如设定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绩较高者可享有评定职称优先权等。“理实一体化”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国家与院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不断提高教师实践理念与能力,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进程才能快速落实。
三、小结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且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型、应用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由于我国高职院校长期受到普通教育学科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仍沿袭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虽然实践教学成分在不断增加,但仍存在对“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硬件设施严重缺失、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双方文化难以融合等多重困境。为有效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国家与院校要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树立能力至上的的教学观、大力建设实训基地,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等,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高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彬.““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4):79-79.
[2]张继红.高职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24):11-12.
[3]刘青.探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能力[J].职业技术, 2014(10):158-158.
[4]李良,罗玲云.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12(29):36-37.
[5]高广海,史淑英.“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现代企业文化, 2010(17):172-173.
[6]丁洪东.浅谈“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建设[J].科技信息, 2010(18).
[7]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17):34-36.
[8]宁军胜,王墀锡.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29):32-33.
作者简介:
许疏影(1981年-),女,江苏东台人,法学硕士,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交通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安全法规、犯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