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学作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016-05-28徐晓炜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们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而丰富的文学作品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更有着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本文结合时间,就如果利用文学作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文学作品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81-02

21世纪健康的主题是心理健康,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和行政部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连续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所谓文学教育,就是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处一种真、善、美,帮助他人了解自己,和现实中的卑劣作斗争,激发起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一方面向人们展示出了一种真实生活图案;另一方面,通过对这种真实生活的描写,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引导人们辩明是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追求。文学作品的这种功能,是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的,为两者的结合奠定了基础和可能。

虽然通过文学作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会逐渐的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成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

一、用文学作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研究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浩若繁星,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选取的内容十分重要,因篇幅有限,本文将选取两篇作品用以讨论。

(一)《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作品,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都听过这本书和这个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在返回的途中,老人遇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在书中,海明威运用反衬法来刻画桑提亚哥的性格。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面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小说多次写鱼的凶猛有力,用以衬托老人的坚毅顽强。年迈体衰的老人正是在同这些强暴者的搏斗中,焕发出“硬汉子”精神的夺目光辉。虽然最后他失败了,但仍不愧是个英雄。桑提亚哥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对“硬汉子”精神的高度概括。

很多人看完后表示不能理解,内容也比较平坦无聊,以至于无法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深刻意义。

在大学中,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树立起远大的目标,每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容易低头,心灵异常脆弱。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便没有意志的产生。”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该作品,那在简单细腻文字的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主人公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而这个体验的过程,也必将给学生们树立这么一位具有百折不挠意志品质的榜样,学生们也对奋斗拼搏有了更为具体的认知。

(二)《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内容涉及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许多诗篇描写的是美丽的爱情,如《关雎》,《蒹葭》、《静女》、《子衿》、《木瓜》、《击鼓》等,描写了爱情中的喜怒哀乐,当学生们看到这些诗歌名字时,可能不熟悉,但是当读到内容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流传下来的经典爱情诗歌,虽然描写的是当时爱情中的男男女女,但是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爱情中人们的每一种体验和心情。

大学校园是无数少男少女相识、相知、相恋的“象牙塔”,在这里,对于一群十八九岁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全新的发展空间,面对日渐成熟的身体状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爱情无疑成为最为关注、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爱情是人们在恋爱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殊感情,但许多学生却因恋爱导致心理问题,如个人“自由度”降低,焦虑,失恋等,严重的还会因为失恋而自杀。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爱情教育主要以课堂讲述为主,如果我们在讲述时,借用文学作品,如《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城东门的美女很多,但都不是我思念的,让我情有独钟的是一名“缟衣綦巾”的贫贱之女。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可以感受这里面坚定忠贞、独一无二的爱情,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思考后,形成一个观点: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

通过如《诗经》、《长恨歌》、《项脊轩志》、《巴黎圣母院》等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在阅读中看古人的爱情故事,看悲欢离合,了解古人对待爱情的态度,理解爱情的真谛,分辨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用文学作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形式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微时代”、“碎片化”的今天,如何有效的用文学作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与学生阅读相结合。

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小说,经常长达几十万字,很难让学生每一部作品都仔细阅读,认真体会;有的学生就当看故事一样,很快看完,却不能把握作品的经典之处;有的学生则不知道自己要阅读什么,沉溺于微博、武侠、玄幻小说等。所以,教师的指导与学生阅读就必须相互结合起来。教师指定阅读书目以及重点阅读的内容,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这样则可以让学生能够对作品的认识和把握得到升华。

(二)多种载体配合使用。

用文学作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种载体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我们可以通过纸质或电子书籍阅读,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欣赏,可以通过PPT展示,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这样子可以将文学作品的内容或者形象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为生动具体,教育效果也显著。

(三)利用网络等新媒体。

现代社会,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可在微博、微信等媒体将文学作品向学生展示,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学生们喜欢和接受的形式让他们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

(四)总结反思。

文学作品在阅读理解后,学生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反思,可以通过沙龙讨论、小组辩论、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刻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掌握,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达到教育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传统的教育资源和形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实的教育需要时,就需要对此进行全新的审视和思考,主动寻找并使用新的内容和方式,将文学作品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现实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两者的结合,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完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关于“阅读治疗”理论与时间若干问题的思考[J].王丽英,刘少红,海军医学杂志.2000(03).

[2]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阳卓军,法制与社会,2007(07).

[3]用文学作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蒋萃,音乐大观杂志,2013(06).

[4]试论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席云玲,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7)

[5]叶弈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姜亮夫.先秦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7]叶弈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369.

[8]叶弈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373.

作者简介:

徐晓炜,女,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