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现场质量监督检查要点梳理

2016-05-28马艳李根容廖伟赵家雄

科技与创新 2016年9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

马艳++李根容++廖伟++赵家雄

摘 要: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逐步放开,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异军突起必然会给监管部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应从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现场检查中以“人、机、料、环、法、测”为切入点,找准关键环节,从而实现对管理对象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质量管理;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67

1 概述

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逐年提升,现有的环境监测体系已无法满足环境管理的需求。而引导社会检测力量参与环境监测工作是实现环境监测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环保部的《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逐步开放环境监测市场,引入第三方监测机构,推进环境监测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这已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2015-08-01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对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提出了相关要求,但整体准入门槛较低,且无量化要求。由于市场准入门槛相对不高,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出现了一些规模不等、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同时,多数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这无疑增加了相关部门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难度。因此,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职能部门如何做好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对新兴的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科学监管?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应在“人、机、料、环、法、测”方面加大审查力度,并讲重点、讲技巧、讲方法。

2 监管要素

2.1 人

环境监测人员是监测工作的主体,监测能力的建设第一步是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新兴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普遍存在的从业人员经验不足、非环境相关专业出身以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等现状,监管部门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关注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人员持证情况、人员变动情况等,并重点考察新进人员。此外,还应审查从业人员的社保缴费记录,从而避免证书挂靠等情况的发生;督促检验室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2 机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可靠性,工作人员使用前应检定或校准仪器设备,必要时还应在二次检定或校准时进行期间核查。针对新成立的实验室,应侧重检查其量值溯源执行情况以及是否使用了未检、未校设备。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后,检查重点应为是否在实际监测中有效运用了这些修正因子。由于小型环境监测机构的资金有限,其采购的仪器、技术可能无法满足监测要求,所以,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应重点核对大中型设备的检出限、不确定度、量程、分辨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3 料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大部分工作为在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分析。化学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空白大小、数值响应,且其他干扰物也会影响测定结果。本环节应重点检查实验室是否采取了有效的药品验收手段,并查看验收记录。此外,可从是否有效保存了配制的试剂、标签标识是否规范、药品的入库和领用记录是否详细等环节入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2.4 环

某些监测项目(比如恶臭、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等)对实验室的条件有特殊要求。在对具有一定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查时,应重点查看其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具体而言,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要在大型设备房间内配置空调、除湿机等。如果实验室的整体布局不合理,则实验项目之间可能发生互相干扰的情况。此时,监管部门应及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2.5 法

对于成立不久的环境监测机构,应重点检查其是否建有标准清册、有无专人负责标准查询工作,以确保实验方法的有效性。此外,还应鼓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学习新颁布的标准,并依据评审组确认的检测能力标准开展内部考试。

2.6 测

在分析检测环节,从业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是否进行了双空白分析、平行分析、加标回收和自控样分析等是现场质量审查的重点。应在检查实验室是否做好内部质量控制的同时,关注实验室之间能力对比情况,并重点检查不同项目中同一份样品实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氨氮与总氮、化学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苯系物与非甲烷总烃等的逻辑关系。

3 结束语

随着环境监测市场的逐步放开,第三方监测机构的出现给监管部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侧重点地完成对这些机构的现场检查是衡量监管部门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键指标。具体而言,监管部门应从“人、机、料、环、法、测”六要素出发,重点关注易被忽略、易出错的关键环节,实现对管理对象的有效监督;加大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暗访巡查、匿名送样等方式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订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办法,建立环境监测机构等级划分制度,从而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杭维琦,王合生,张哲海.建立适应环保新形势下的多元化环境监测体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04).

[2]闻欣,王合生,杨丽莉.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现场监测活动管理模式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03).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实验室质量管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