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侥幸的胜利没有无故的恩赏
2016-05-28徐志频
没有侥幸的胜利没有无故的恩赏
徐志频作家、评论家,湘商文化发起人之一
三品京堂这个来得非常及时的封赏,是左宗棠继续尽心为朝廷卖命的动力
出兵江西转眼已半年多,左宗棠还未遭遇一场败仗。胜仗都打得特别大,动辄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太平军上万士兵,这直让不懂军事的读者造成错觉,太平军太不禁打,左宗棠捡了个大便宜,侥幸取得战功。
果真如此?这封信解答了这一困惑。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左宗棠因能征善战,屡创奇功,曾国藩将他调往昌江,这是准备请他攻入安徽的节奏。
江西景德镇要塞的防务怎么办?曾国藩派陈大富将军来代守。
左宗棠是个心地直道且很操心的人,防务交接之前,他跟陈大富交代了守城方针:“远近皆守。”远指柳家湾,近指景德镇,须同时守紧。
陈大富是曾国藩信任的将军,而且本领不错,之前有4个月守城不破的历史纪录。应该说,派他来代替左宗棠,理论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世事往往坏就坏在理论上找不出漏洞。陈大富的5000守军,与楚军防务才交接完毕,一夜间就被太平军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事看起来像个神话故事。如果不看前因,我们直以为左宗棠之前有神力相助。
陈大富顷刻之间全军覆没,在于他犯了两大错误:一,战略上“守近不守远”,导致远关失守,关键要隘被敌突破。二,战术上有轻敌思想,既不看地图找对策,又将兵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
如能据史实合理推断想象一下,陈大富从左宗棠手里接过防务时,很可能压根就没有将景德镇周边的威胁当回事。他也许会想,又不是攻城,守有何难?何况,左宗棠一介白面书生,出山不过半年,跟自己一样多的兵,半年守得好好的,自己堂堂军人,久经考验,难道还不如左宗棠?
骄兵必败,这是常识。
陈大富的惨败与左宗棠的成功,正反比照,让我们相信一个常识:身经百战而不死的将军,都是百密而无一疏的人才;战场只有淘汰,没有侥幸。
左宗棠还在按照他的既定方法打:战前全盘考虑、周密计算,战阵气势磅礴、临敌愈勇;稳打稳扎,缓慢推进,得寸进寸,得尺进尺。依靠这种战略战术,他在德兴、婺源连战连捷,扭转了陈大富失守造成的颓势败局。
因捷报频传,左宗棠获得了三品京堂官衔。这仍是一个虚职,如果朝廷认为他技止此耳,则会奖励他做个道员、按察使。现在仍不授予实职,表示朝廷通过实践考察,准备重用,在为委任他做封疆大吏铺垫最后一级台阶。
正三品京堂到从二品巡抚,中间只隔一级。提拔左宗棠,既见出曾国藩的实意举荐,也见出咸丰皇帝不俗的眼光。
此时的左宗棠,也在经历从地位到观念的一次大蜕变。对比一下,罢考后乡居的日子,他断绝了出山做官的念头,打算一辈子做个踏踏实实的乡下读书人,安安静静做个隐士,这个想法是真的。现在他的功名心激发,欲望空前强烈,朝着出将入相的“今亮”目标奋斗,也是真的。不能说他变了,人生是一段一段的,这叫此一时彼一时。
朝廷对左宗棠的态度,此时至关重要。如果朝廷吝惜官衔,左宗棠得不到及时提拔,看不到上升的空间,他很可能再干一段时间,就挂印归乡,真的终世不问世事。但一介乡下举人,出山不到1年,就成为朝廷三品命官,这叫“火箭干部”。即使骨气如左宗棠,也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三品京堂这个来得非常及时的封赏,是左宗棠继续尽心为朝廷卖命的动力。左宗棠全身心投入战斗,每天忙得真的没有时间写家书了。他这时期的家书,全是在下马的短暂空隙里随笔记下来的。他并不是没有思想,也不是没有文学才华,如果能留给他充足的时间,他一定会留下更多有质量的思想与艺术文章,而这些对后世的价值,比起一代战功更大。
人生苦短,立功与立言,会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