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驱动中国的创新
2016-05-27雷小山
雷小山
中国有创新能力吗?
中国人会说,我们曾经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但另一方面,世界记住中国更多是因为“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新”。
我在上海外滩三号演讲时,曾就此作过现场调查——有40%的观众认为中国是善于创新的,5%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创新精神,剩下的大约55%的人,则实在不确定中国会不会创新。
但我想说的是,过去30年中国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富创新性的国家,但是情况正在改观,而且速度非常快。
中国创新的第一个驱动力,是“中国梦”——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这可以具体化为:他们对于微信比脸书更好用而感到自豪,他们希望最好的产品由中国制造,为中国人量身定做。
我所在的市场调研公司5年前做问卷调查时,询问中国受访者:喜欢本地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当时有85%的人说,更喜欢国外品牌。去年我们问同样的问题时,已有60%的受访者说,更喜欢本土品牌。
这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变化——未来站立在中国市场潮头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而跨国公司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则需要构建出一种符合中国消费者诉求的品牌形象。
中国创新的第二个驱动因素,是年轻一代日益追求“个性”,希望“与众不同”的心态。10年前,中国人都想要一件LV或者Gucci;现在的中国人,则越来越青睐别人没有的小众品牌。
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国际大品牌在中国销售额下降,不少小众精品品牌则增长强劲。
中国创新的另一个驱动力,则是目前的环境污染。
这一方面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雾霾严重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宅”在家里网购而不是去实体店,这部分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在美国,网购只占人们消费总额的10%~15%,中国目前却已经占到25%~30%,未来3年内预计可能增长到50%。
另一方面,这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内容。比起花大价钱买一只名牌包,现在的中国人更愿意花钱买“健康”——比如新西兰猕猴桃近年在中国销售火爆。
还有一个驱动力是城镇化。20年前我来到中国时,中国城镇化率只有20%~30%,现在已经达到56%,未来3年可能达到60%。一两亿中国人还将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都会期望有便利的设施、丰富的生活、干净的空气和水,这些都将是创新的契机。
最可能催生中国创新的行业,我认为是工业科技(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移动终端服务和生物科技。
过去30年,中国在“摘取低垂的桃子”——学习和模仿国际先进技术。在我看来,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为中国创新”阶段,未来则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为世界创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