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发展催生人与自然交互的经济学新观念

2016-05-27王国成

关键词:低碳发展

王国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低碳发展催生人与自然交互的经济学新观念

王国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促发了关于经济学的深层思考。人类是在同自然界的交互与和谐相处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理论既要研究资源优化配置及相关问题,更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促使经济学要转变观念、拓展视角、提升方法,放宽经典行为假设,拓展基础核心模型,推动研究重心由物向人转移,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低碳发展;人与自然交互;经济理论新观念

气候异常、生态退化、灾害频发、雾霾笼罩……,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且某些方面还有可能不断加剧。人类的经济活动在为生存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必然会在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条件转变等方面付出代价,有些甚至是惨重的和不可弥补的代价。与此相伴,传统经济学在发挥积极重要作用的过程中,也有其所忽视的、薄弱的一面(如过度强调资源配置效率而漠视与自然界相处的人的全面发展),由此造成的潜在的负效应也在逐渐显现。因而,经济学研究急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升理论、创新方法。本文从低碳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什么样的经济理论支持的视角,廓清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相应的研究体系、分析框架与重点内容;探讨研究重心和基点由物转向人的现实需求和内在逻辑动;联系当前备受全球重视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行动,简要阐释基于人与自然交互的基本经济观需要解决的若干疑难问题。

一、人与自然交互的协调发展经济学新理念

(一)基于人类与自然交互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经济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各类相关活动,经济活动奠定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类,既是自然界中客观的物质(生物)存在又是大自然中有自我意识的统治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社会经济活动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又在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界,在与自然的交互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4个环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类自身的需求占据着决定性地位;从现代经济学的市场交换观点来看,也是在要素流通、商品(劳务)交换等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效用(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是通过人与物的平等自愿交换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在人类与自然的交互中,人及其行为是主导因素,是人在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必须要以相应的物质财富作为生存基础和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而经济发展的源头、目标和强劲推动力又都是为了人,源动力来自于人类的愿望与自然界条件的结合,目的是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使自身得以更好的发展。在个体的学习调适行为、生产力的发展、制度变迁与组织结构的演进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中,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与人类行为的加速多样化相随相伴、相互推进。劳动和生产方式及其创新推动了技术进步,进一步展现和改变了社会形态与组织形式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定性,使得人类在与自然的交互中更加自觉地存在、主导着发展。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主要表现还是主要通过人与自然的交互来表现的。从经济活动与自然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来看,更能表明这一特征:各个历史时期劳动工具和技术的演变革新,以及制度组织形式和社会形态的演化与变革,人类都能从与自然界的交互过程中获得启迪和受到激发。

(二)人类主导的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与自身全面发展

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文明进程中,从不缺乏人与自然或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思想与实践。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人类发现和利用了自然界的运行特点与规律为自身谋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利益驱使下,现实行为与传统理论中基本行为假设的偏离不断增大,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平衡和复杂性,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恶化了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绿色GDP和低碳发展等新观念、新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应指标体系的建立,无疑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发展回归到正确轨道上,也为我们纠正极端、片面的资源观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了良好契机。

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人类是主动的,其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在学习适应中不断提高的。对于公共悲剧类[1]的典型事例,应吸取教训,找出理论上容易误导和误读的根源,以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就像当前施行的这样,既要进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顶层设计,也要激发调动各类主体的自觉行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上下结合、知行合一,使人类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自觉提升自我。

人类与自然交互的不断深化和丰富,促进了社会经济活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相伴而生了经济异常现象。因而,经济学研究必须开辟新的视角,重构理论体系和确立重点内容,创新发展更加适合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拓展应用领域。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的人文特色复杂性主要来自于人与自然的交互过程,而经济理论滞后于现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一行为假设与利益多元化驱使的行为方式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考虑到偏好、技术、制度和文化等的相对稳定和长期效应,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行为表现和作用发挥仍是条件依赖的,在人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是可选择和多变的[2]。因而,只有围绕人与自然交互的这条主线,认清和深化行为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促进理论的实质性升华。

二、经济理论研究正在实现由物到人的重心转移与行为复归

当今的经济金融活动日益复杂诡秘[3],自然界也屡屡向人类的过度透支行为发出严重警告和惩戒,这是推动理论深化发展的强劲动力,促使经济研究拓展视野和转变观念,将研究重心和焦点由物到人、研究方法(论)由单一到多元转移,从而运用跨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方法促进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性创新。

(一)市场经济蕴含的人文精神

发展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要在尊重人格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通过资源配置(要素流通交换)等实现人(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体现了人类能够自觉创造财富、自主导演历史、自发进行自我组织和制度选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具有深刻的解放生产力、解放人的意义;市场经济能够有力助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以及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市场经济行为催生了顺应时代潮流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若淡化和遮蔽了人文精神,势必导致和加剧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等丑恶现象。因此,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决不只是实现其资源配置及相关功能,更重要的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要践行市场经济倡导和创立的人文精神。

(二)经济学的物本基点与人本基点

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是研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的选择性学科。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物以致用或物尽其用,其基本假设、主要研究对象和视角、运用的工具和方法,都是就具有物质品性的各种要素而言的。在这样的物本基点的理论体系中,将人看作一种纯粹意义上完全物化了的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和资源仅具有同等地位,舍弃掉人的智力禀赋、偏好属性、后天能力等个体差异,忽略和抹杀了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不同作用,抽象出理想的、同质单一属性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行为假设,以此为基点架构起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可以说是侧重研究“物尽其用”的机械论的经济学,而不是(研究)人的经济学。

传统计划经济最大的失误和弊端是极大地制约和扭曲了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和运行方式。相对而言,市场经济首要的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人格平等、自主决策和选择,这些是基本前提,然后才是商品(劳务)交换和资源配置,否则只能见物不见人,导致人格的物(资本)化。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等当代经济学的若干前沿分支,将研究重心相对集中和聚焦到人的行为上来,强烈而又鲜明地预示了当代经济学研究的行为复归[4],由此开辟了人与自然交互的新视角,深化行为研究,逐步实现从“物尽其用”到“人尽其才”或两者并重,促进由资源优化配置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三)由单纯的配置资源到可持续发展

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特定经济类型背景下理性人对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选择,是自洽的和相对严谨的理论体系,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容易加剧资源的稀缺、过度竞争,以及加快不对称寻利行为的极化。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承载力的动态适应性,而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心和着力点需要调整:从单纯的静态的资源配置和追求物质利益目标转变到动态地考虑人及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单一的自利理性行为到多元化属性和多样化表现,从主要研究竞争到全面考虑竞合关系,这就必然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低碳发展正是在特定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对这类认识和行动的具体表现与概括。

(四)强调人文逻辑的方法特色

为什么传统经济学会见物不见人?透过技术方法的浅表现象,可以看出这是由其背后的利益本质决定的。现实经济世界复杂多样,市场异象频现、典型化事实丛生,单一不变的行为属性假设及理论映射都是为特定的目的服务的[2],而新古典经济学只是用自利理性行为截(侧)面截取复杂经济现实得到的一种理论体系或代表(见图1)。在此体系中,人的行为属性是外生禀赋的,而且稳定不变,理论重点自然就要集中在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等物的层面上,所用逻辑和方法也就理所当然地主要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的做法。

图1 现实经济世界多维行为截面图

然而,从人与自然交互和人文逻辑的角度看,人的行为是多样化和条件依赖的,在经济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发展和应用人文逻辑,即要考虑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行为特性的不确定性逻辑(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律和规则及相应的语言表达和规范体系),包括生活逻辑、社会逻辑和历史逻辑等行为逻辑。经济学研究应该是严谨的自然(科学)逻辑(反映自然界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包括严格的或是或非的0-1二值逻辑、纯随机的概然逻辑等形式逻辑)与容错的人文逻辑(人类活动遵循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相结合,这种包容逻辑(基于序关系的容错逻辑)适合用集合运算关系而非直接对量的代数和。在经济学研究中,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复杂现象只有用人文逻辑才能更合理地进行阐释,也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性,这并非是不精确、似是而非,而是真正的关于“人”的科学。

研究的目的和对象的性质决定了方法选择与逻辑运用。经济研究的以人为本和鲜明的人文特色决定了不仅要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机械”逻辑及相应的方法技术,还应发展人文分析逻辑和相应的方法技术,凸显人的主动性,唤回人文灵魂。从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等经济学鼻祖的道德情操论与劳动价值论,到西蒙、贝克尔等大师们的行为分析,再到如今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应运而生和蓬勃发展,基本行为假设的嬗变、认知的不断深化和超越[5-6],都表明了经济学在迂回曲折中转向、升华和复归,围绕行为主线延伸,开辟和耕耘着更宽广的学术领地,这是更高的思想境界和必经阶段,自然也能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理论创新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着力点与政策措施[7]。

三、基本经济观的深化与重新阐释

在人与自然交互的视野中形成和树立基本经济观,有助于澄清理论研究中长久困扰的若干疑难问题,拓展基础核心模型、理顺基本关系,深化认识并更透彻地阐释若干基本问题,赋予其新的含义。

(一)基本决策行为核心模型的推广

从新的观念和视角为绿色低碳发展寻求和奠定经济理论基础,需要对其在源头根基与核心内容上做实质性的改造提升。传统理论中的基本决策行为模型:

其主要刻画完全竞争环境中理性人单纯的资源优化配置行为模式,而在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互影响的策略行为以及带有总量约束时,可将模型扩展为[6]:

(1)

(2)

(3)

扩展后的模型,包含了异质交互个体的行为参数,能用此刻画微观层面上各类主体的低碳生活方式,可用基于博弈论的行为实验等方法获取;在约束条件式(1)中,能用总量约束反映出资源承载底线和在动态发展路径上的配置轨迹,而式(3)反映出特定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结构过程、微观制度)下个量生成总量的机理和模式。如此能一体化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微观与宏观、多种方法技术交叉融合等,为分析低碳发展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提供方法创新。

(二)若干现实疑难问题的重新阐释

基于上述的人与自然交互的基本经济观和对基础核心模型所做的推广,可对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疑难理论问题及关系进行深化认识和重新阐释,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1.基本经济观的学理阐发。在人与自然交互的视野中,经济学的核心与主旨是以人为本,其理论研究不应仅仅是资源配置及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应探讨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人如何才能更充分地促进自身发展,如此方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也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关系。

2.深化行为分析,促进理论创新。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需要放宽基本行为假设、打开行为黑箱,构建包容自然与社会两重性、理性(有限)与“非”理性混合交替、个体与集体理性相融合的理论基础。只有协调好个体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才可能会有总体的均衡与稳定;只有行为分析的拓展与深化,才有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会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3.本与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分析商品运动,揭示人与物、劳动与资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是经济学立足之本;而现代经济学更侧重研究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术,更加自觉和坚定地以“本”为指导,更加可信和有效地发挥“术”的工具职能,本指导术,术服务于本,本术结合,造福人类。

4.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的,但是可认知、可有效利用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经济研究不仅要借鉴自然科学,更应体现人的规律特点和人文科学性,增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对话沟通;应将人的利益与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激发持久动力,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理论支持。

5.学派的融合与共荣。有了人与自然交互的主线,可将微观与宏观、现行的各种理论流派、各种技术方法的共同兴趣点用行为枢纽交叉和串接起来,将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有机结合,理论研究中倡导国际接轨与本土接地气、微观还原论与一体化的整体论思维方式相结合,在实践中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具体行为措施的关系,使理论与现实的关系更让人信服,方法(论)选择更加适用有效;从行为切入,能更好地认知和解释日趋复杂的现实经济,使跨大学科交叉的方法能与所要研究的问题更加适配,使视野和方法论得到实质性的扩展与提升。

(三)认知偏差与理论偏误

人的认知偏差是客观的、天生的和有差异性的,对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对人及行为偏差的漠视,容易凭想当然、试图以“公理化”方式略过或替代必要的科学检验,必然会导致理论研究的结论偏离和滞后于现实。如:人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理性动机,但并不一定有能力实现;人即使拥有了完全理性的能力,也未必就一定能在社会上生活得更好;即使只简化考虑理性行为,个体行为的理性并不一定导致集体行为的理性,个体的效用最大化未必会带来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意味着利益的合理分配、每个个体的满意如愿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自然科学的严谨逻辑不能完全涵盖和替代容错的人文逻辑,经济理论和方法模型越先进,并不等于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越有效。在资源和财富有限的条件下,由于人的行为偏好、立场观点、实施条件的异质性(差异性),经济学永远摆脱不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学科特色。从认知偏差角度来认清和尽可能地消除基本理论关系中潜在的偏误,找准学理症结和基本矛盾的逻辑内因与复杂现实的根源,尤其是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更加稀缺、文化差异显著的经济环境中,真实行为明显地偏离经典行为假设,深化行为分析就更有必要,或许能成为揭开现实问题复杂之谜的一条有效途径[2]。

(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主

从人与自然交互的视角看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无疑是创造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极其严肃和值得认真深入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学术自主性。没有学术界担当先锋的自主和思想自省,中国的持久强盛、全球的真正合作等不可能有稳固的基础,甚至都无从说起。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亟待发展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独立的人格、国格和民族魂以及学术创新等自主元素和意识尤为重要。

社会科学研究是有灵魂、有精神的,是有血有肉和鲜活生动的,是要接地气的;社会科学的标准和动力,只能由所服务的特定社会和人群给予权威和最终的评定。自然界事物和人类发展中的共性,都只是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规律,而决定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是个性与特殊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要自主和自省,当然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的共性和共享。既要有共性,共性需要借鉴和共享;更要有个性和差异性,而个性更多的是靠自主自立,这或许是把青蒿素摘冠和TPP博弈放在一起产生的最大的、最有价值的聚合效应和启发。

在价值取向多样化、行为方式多样化、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人类社会日趋复杂和突变的当今时代,唯有自主才是立足之本、富强之路;唯有学术与思想上的自主,才能让一个国家和民族挺起脊梁,真正自主自强。

四、结语

低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人类的长远利益需要我们反思与创新经济学,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交互的本质特征框定了理论研究的主体内容、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围绕人与自然交互的基本观这一轴线延展,开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丰富和深化研究内容、构建新的范式和体系、开拓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促进理论重心由物尽其用向人尽其才或两者并举方向的转移。尤其应重视对人类行为的多元属性和条件依赖的分析,凸显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特色,有助于经济学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初衷、恢复原本面目和实现根本目的,有利于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交互适应、互激共进关系,为大气污染防治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理论研究上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HARDIN G.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王国成.深化微观行为分析,探索复杂经济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13(3):20-28.

[3]KIRMAN A P.Complex economics: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J].Astronomische nacharichten,2011,13(3):290-302.

[4]王国成.当代经济学的行为转向与中国契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4):49-56.

[5]CAMERER C,FEHR E.When does“economic man”dominate social behavior?[J].Science,2006,311(5757):47-52.

[6]王国成.西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嬗变与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7):66-82.

[7]王国成.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与实现途径[J].天津社会科学,2015(1):128-132.

(责任编辑魏艳君)

Low-Carbon Development from New Ideas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 in Economics

WANG Guo-cheng

(Institute of Quanti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It is deepening the economic thinking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by global cooper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 and their harmonious existenc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more ab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a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long with related issues. This facilitates the economics to change ideas, and expand viewpoint, and enhance methods, through relaxing the classical assumptions of behavior, and extend the foundational decision model in order to impel economic focus from resource-allocation to human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and theoretic support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Key words:low-carbon development; human-nature interaction; new idea of economic

文章编号:1674-8425(2016)04-0018-06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6.04.004

作者简介:王国成(1956—),男,河南许昌人,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复杂经济管理问题的建模计算及应用等。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计划973项目 “气候变化与气候保护中的全球经济问题”(2012CB955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经济复杂性的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及应用研究”(71471177);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8 2015-10-20

引用格式:王国成.低碳发展催生人与自然交互的经济学新观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4):18-23.

Citation format:WANG Guo-cheng.Low-Carbon Development from New Ideas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 in Economic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4):18-23.

主持人语:

清华大学张希良 教授重庆大学刘渝琳 教授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各国、各利益主体的政治诉求和政策表达。国家重大科学研究(973计划)项目“气候变化经济过程的复杂性机制、新型集成评估模型簇与政策模拟平台研发”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和适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充分表达中国利益立场、充分考虑气候不确定性和气候变化经济学复杂性条件的科学严谨的新型气候变化经济学IAM(集成评估模型),并且开发出一个可以实时分析和模拟气候保护方案的技术平台,以为我国制定气候保护政策,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参加气候变化问题谈判提供决策支持。本期推出的3篇文章即是这一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国成研究员的《低碳发展催生人与自然交互的经济学新观念》一文认为:无论是传统经济学还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经济学都过度强调“物尽其用”的机械论的经济学,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人文性。在人与自然的交互活动中,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经济学应重视对人类行为的多元属性和条件依赖的分析、凸显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人文特色,从而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交互适应、互激共进关系,为大气污染防治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原嫄博士和李国平教授等的《全球各国尺度下的碳排放完全分解及其规律——基于LMDI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对全球各国1999—2011年的碳排放变动进行关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的贡献分解,并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的视角下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结论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正向贡献逐步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贡献呈现倒U型趋势,而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则有一定浮动。

朱潜挺博士等的《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的经济-能源-环境建模研究》针对当前经济-能源-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所表现出的复杂性特征,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认识,重点阐述了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过程需关注的交互作用和涌现、自适应学习机制及分叉与突变等重要主体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的实现步骤。

猜你喜欢

低碳发展
浅议城乡布局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镇江市低碳发展经验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
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低碳发展中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与实证评价
基于指标体系的低碳试点城市评价
低碳约束下中国核电发展及其规模分析
署达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