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016-05-26戴吉春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5期
关键词:词句品味文本

戴吉春

阅读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对文本的细读与品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通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就需要老师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笔者就如何借助文本细读促进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上存在着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个性想法。例如,在遇到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文章时,老师一般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不够,老师的思想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受到教学进度与时间的限制,老师唯恐学生思考与讨论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就通过教学理解的形式,对学生自由发挥与理解就巧妙地避开了,这样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利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在延伸阅读与拓展阅读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科学的阅读延伸与拓展应该以学生的理解情况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但是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这方面的指导还不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该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性格心理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拿捏好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将其引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应该巧妙设计导入语。在讲解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这一课文时,老师应该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三国演义》,是否听过“桃园三结义”,或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视频或歌曲等,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然后老师再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三国演义》中的智多星是谁?有的学生说出是诸葛亮。然后老师再询问诸葛亮是如何出山来辅佐刘备的呢?有的学生不清楚这一段历史。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入到本节课中的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注重细读中对关键点的把握

首先,在阅读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找准文章的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细细品味。因为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的分析,可以很快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与思想。文章的主要思想与宗旨主要通过关键词句体现出来。所以,老师也要让学生提高对关键词句的敏感性,尤其是总结性的句子、多次在文中出现的句子以及过渡词、句、段等。老师也要在备课中认真分析重点词句,以此在教学中正确对学生引导。比如,在讲解《安塞腰鼓》这一课文过程中,文中“好一个……”这样的句式贯穿全文,老师要着重为学生分析这一句式的作用,让学生仔细品味这一句式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还要注重对细节的分析。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写得极为精彩,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因此对于文章精彩细节的品味也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在《九寨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着重让学生对文中描写九寨沟景色最精彩部分进行仔细品味,让学生从作者的笔下真切感悟九寨沟的美丽景色。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疑问处发问。学生有疑惑就表明他们能够认真思考,老师只需要发挥自身的解答与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会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学习文本的基本技巧等。

3.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在第一遍的粗读中掌握文章的大体内容;然后进行对文本的细读。学习阅读文章从总体出发,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想与概念,从全局角度出发把握行文的线索,理清文章的大体脉络,然后再对细节进行重要信息的挖掘等。因此,整体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解三年级下册的《雪儿》这篇文章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思路梳理。从洗澡——取名——传递信息,在这样的大致思路中,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心中对“雪儿”从好奇到怜爱,最后到情感进一步升温与加强等,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大体内容与思想感情都有一定的理解。

阅读教学需要老师运用科学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文本细读环节中强化学生整体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找到关键词句,从而在阅读分析中获得成功,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刘集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词句品味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味桂峰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品味四季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