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个性化设计要以人为本
2016-05-26褚丽芳
褚丽芳
陶行之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多种有效手段,个性化创设多元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这些个性化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体现学生主体意识,才能符合现代教学发展方向。
一、情境个性化设计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利用多种媒介手段个性化教学情境创设,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和普遍做法。为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解读,通过讲故事、生动陈述、现实案例展示、谜语设置、课堂演绎等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课堂设计更具人性化。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之后,给教师施教带来更丰富的教法选择。多媒体具有多种展示功能和联网功能,能够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动画、漫画、视频、文字等材料信息,利用网络搜集海量信息资源,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多学习契机,也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有利条件。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内容是甲午海战,教室内气氛异常紧张。看完视频片段,学生对邓世昌英勇精神给予高度赞誉,对中日甲午海战进行点评,为清政府软弱无能感到痛心疾首。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片断,极大优化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课堂教学自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升。多媒体应用算不上是教学创新,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教学课件进行精心设计,这才是个性化创新教学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教法个性化设计要以人为本,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新课改之后,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师往往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这当然不符合现代课堂教学实际诉求,对启迪学生学习思维没有太多益处。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寻找文本与生本思维对接点,对学生学情进行细致研讨,掌握学生学习特征,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形成重要学力,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认知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不仅要摆脱模式束缚,还要凸显个性特征。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基础有高低、学习悟性有高下、学习环境有优劣,教师要有针对性设计教学策略,帮助不同学生群体都能够获得学习成长。
在学习“洋务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困扰,国力下降,为摆脱闭国锁关造成的科技滞后窘状,清朝政府内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洋务派,一个是顽固派。以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的治国良策是什么?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治国策略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大辩论,抽签决定代表正方、反方出战。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抽签之后准备相关材料。辩论开始,学生课堂争辩异常激烈,关注力非常集中。教师及时协调,确保辩论顺利进行。教师利用设置辩论形式学习教材内容,形成重要学习契机,学生通过辩论对历史人物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教材解读更深刻了。
三、评价个性化设计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体现鼓励性,很多教师往往会因此陷入认知窠臼之中,只会说好,不敢批评,这实际又是一种极端做法。教学评价是对教与学两个维度进行的价值度评估反思,目的是总结得失,明确下一步学习的努力方向。如果教师一味表扬并不能获得激励效果,这种评价就是失败的。学生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教师鼓励性评价不可或缺,但正面评价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选取正确切入点。特别是教师评价语言设计要体现精巧性、针对性、个性化,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以多元鼓励,激发其战斗力。
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师设计一组思考问题: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包括哪些内容?三民主义具体指什么?武昌起义有什么积极意义?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展开自主讨论,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答案。教师针对学生表现给出积极评价。特别是鼓励性评价语言具有个性化特征。如:“你的回答很到位,说明你对课外内容研究透彻,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清晰认知。”“你今天的表现比较出色,能够体现答案的条理性,思路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学生对教师评价都非常受用,激励效果非常明显。这说明教师评价语言设计具有创新意识。
实现个性创新教学,教师需要以人为本,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到位调研,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借鉴、创新教法学法,优化教学程序,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