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可以这样教

2016-05-26朱中儒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合力牛顿定律

朱中儒

许多物理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这内容很简单,这样讲就可以了,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就抱怨学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可静下心来一想,发现并不是学生笨不笨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是否教得聪明的问题.是我们对教[JP3]学对象了解不够,把学生估计得过高,把新内容估计得过易.所以,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每次教到“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这块,老师稍不留意就会犯错误,会误认为这内容比较简单,只需求出合力,然后结合匀变速运动的知识求加速度即可,而这两部分前期知识学生已经学得较扎实,无非是多一些练习罢了,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连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都记不下来,更不知道用哪个力去套公式.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此现象又尤为突出.之前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最近又刚好上到这一块,特别调整了思路和方法,发现效果不错,故介绍我的教学过程和心得,与大家共享.

(2)没有特意的从一个力到两个力的清晰过渡过程.我们总是直接拿书本或教辅资料中题目来讲,步骤就是怎样找合力,怎样求合力,怎样求加速度.不管学生懂不懂,是否理解,先照葫芦画瓢,机械模仿,美其名曰“熟能生巧”,把活生生的物理课变得枯燥无味.“怎样求加速度?” 是这一章最关键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不化解难点由一个力慢慢到二个力先易后难的过程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

(3)缺乏一些真实的实验演示,欠缺生活实例.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具体的实际演示和生活现象作为载体,学生就无法去体验,去感悟,总感觉是雾里看花,糊糊涂涂,虚无缥缈,似懂非懂,.如果老师的行为或语言没有感情,仅把牛顿第二定律当作死板知识,而不是看成是牛顿这个人的思想,往往也是“事倍功半”.

2 我的做法

基于上面的的分析,在这一届新高一教授中,相对以前传统的教法,我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变.经过一轮的教学实践,我感觉方法是对头的,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明显提高,提问题明显有深度,学习的困难度明显降低,平时测试的成绩明显上升.我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题的最大困难就是求摩擦力 ,不怕暴露问题,可多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叫两三个一般或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演示,让其他学生来找他们的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如能扎实按顺序解决这九个例题,学生在求加速度上就不会有多大困难,后面“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也较易接受,不信,有机会你试一试?

猜你喜欢

合力牛顿定律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套纸杯
倒霉定律
合力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失信的牛顿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
耐人寻味的定律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