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6-05-26刘雁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刘雁

【内容摘要】本文将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作用着手展开论述,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是一种以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认识历史实质上是对历史的解释以及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学生学习历史,重点在于形成学生对于历史的解释,通过对历史解释的比较与交流来得出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而并非单纯的记忆他人形成的结论与观点。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让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讨论与研究过程中,把握认识历史的正确方法,形成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一、应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将教材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该种教学方式转变了以往单一的讲授教学方式,并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开展教学双边活动,与我国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要求相符合。

2.有助于培养师生创新思维

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以分数高低来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这往往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我国新课改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给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其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展现出来,实现了教师的自我价值。

3.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问来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并让学生在双边教学活动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辨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巧设历史问题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问方式较多,可以从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活动或者他人的评价来进行设问,也可以从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背景、经过以及结果等方面来进行设问。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以何种方式提问都要注重问题设问的针对性,以有效提升问题教学的实效性。第一,针对教材来进行提问。在提出问题时,应当将问题内容与教材的重难点内容紧紧相连,切忌偏离主题。例如,在学习“义和团运动”时,教师可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背景、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产出该结果的原因等方面着手提问。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领导者以及发生地点等浅显问题就不需进行设问了。第二,针对学生来进行提问。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应当对学生个体差异予以充分重视,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中国资本注意的兴起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如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等,来引起学生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并让学生在回答中提升学习自信。此外,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来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提问。

2.创设问题情境

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可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创设相关问题的情境,对课堂气氛进行烘托与渲染,并可适当在问题情境中进行一些课外知识的延伸,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内容时,如若教师只是一味的提问香港回归中国的经过、原因等方面的内容,很容易很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此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情况的图片或视频,并给学生介绍:邓小平有“钢小平”、“钢铁公司”之称,而撒切尔夫人也享有被誉为“铁娘子”,那么钢与铁的碰撞会发生什么呢?先是通过问题背景的铺垫,再是加上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得到调动,并纷纷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采用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所收获到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3.组织问题讨论

问题的讨论是对问题知识的一个探究与巩固的过程。在完成教学问题的设问与情境创设之后,教师应当有意识的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革命运动”这一内容时,部分学生会产生疑问并向教师提出: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同,他们如何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如若蒋介石没有背叛革命,那么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可以长期合作下去吗?等等问题,此时,教师则可以从这些问题着手,将其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讨论:①国民党是否有合作的意愿?为何?②中国共产党有无合作意愿?为何?③在当时社会形势下,虽然二者政党性质不同,但其有无相近的目标?通过层层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学生可以对两党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再次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葛文. 基于问题中心理论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J]. 东方教育,2012(5).

[2] 辛晓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都市家教月刊,2015(9).

[3] 娄常健.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J].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2(1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