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特色活动的形成、组织与实施策略

2016-05-25李健张锋周郭胤任海江牛力张骏

体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组织实施策略

李健 张锋周 郭胤 任海江 牛力 张骏

摘 要: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是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体育资源构建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体育特色活动文化建设体系,并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实践中形成、发展,具有个性化特征,同时具有教育性、普及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四个不同方面经典案例的分享,提炼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实施策略:(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校资源,科学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解决教学与活动组织中的问题;(2)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实施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以及学校师生、家长共同认可的体育价值文化追求而定;(3)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形成过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校课程资源拓展的过程,丰富学校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特色活动;组织;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45-03

一、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概念、定位

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是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体育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外部环境)等情况,构建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体育特色活动文化建设体系,并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实践中形成、发展,具有个性化特征,同时具有教育性、普及性、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体育运动会、体育节等大型、小型活动、体育课程拓展,通过主题、专题活动强化其文化价值,使师生在体育特色活动中参与、体验、合作、交流,分享快乐、增进友谊、强化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道德情怀和礼仪修养,因此学校体育特色活动是学校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实施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一: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

面临问题:体质健康测试赛中,学生的耐力、灵敏、肺活量偏低。经学校认真研究决定,根据学生体质情况和学校场地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利用跳绳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但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太差,根本不能完整连续跳。

解决策略:在学校领导决策和安排下,体育教师们迎难而上,制定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会跳单摇,让跳绳成为体育课的‘课课练’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在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练习积极性高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人员的选拔,学校组建了第一支跳绳队,更激发了学生们对跳绳的喜爱和“追随”。具体措施:

第一步:以跳绳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将“单摇”练习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在冬季进行跳绳练习,在日常的每一节课中都利用3~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单摇”练习。2010年的具体目标:1~3年级学生都会跳单摇,4~6年级学生每分钟“单摇”在100个以上。同时,经过对学校学生跳绳成绩的摸底测试,2010年学校组建第一批跳绳队,当时入队的测试达标成绩为“双摇”每分钟30次。第一次测试能够达标的同学有6人,均为6年级学生,其余入队的队员能力参差不齐。

第二步:学校以跳绳为依托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2010年冬季,学校开展“每天跳绳上百个,阳光锻炼我快乐”活动,活动中提出“金台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跳绳方法”的口号,自此,学生练习跳绳的热情更加高涨,学生通过积极参加跳绳锻炼,每名学生每天至少跳绳一百个以上。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且学生肥胖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第三步:学校以跳绳为主项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提高跳绳技术

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比赛(跳绳单项挑战赛、擂台赛、校级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逐渐形成规模。

第四步:“课课练”升级为“课课测”,强化跳绳技能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又将之前的“课课练”升级为“课课测”,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数数、教师数数、学生自查等多种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这个阶段学生的目标由原来的会跳,提高到1~3年级学生每分钟100~120次,4~6年级学生每分钟130~150次。在4~6年级学生中,达到满分的同学进行双摇的练习。

第五步:跳绳在体育课程中形成规模,进一步提升跳绳“技艺”迫在眉睫

通过专家、教研员以及研究课,学校初步尝试引入了花样跳绳的教学,在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体育教师进行了课题的研究。2012~2013年学生的跳绳竞赛活动,由最初的跳绳单项挑战赛,逐渐发展成有规模的体育节、亲子运动会等比赛,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而且让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参与到锻炼中来。学校还进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更好的与家长沟通,既增强了家校协同发展的有效性,同时也获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第六步:跳绳“水到渠成”的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活动

在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2013年暑假,学校首次为学生发放了家庭体育锻炼卡,为学生布置了暑假体育作业,而且针对抽测年级,还安排了暑假的集中测试。2013~2014年,学校学生不仅在跳绳项目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身体素质上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课课练”内容持续升级的基础上,学校4~6年级学生“课课练”的内容为一分钟双摇,1~3年级学生也分单、双摇项目进行练习,为全员普及、全员参与、健康快乐提高身体素质,也为学校的“跳绳队”选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学校“跳绳队”已连续五年获得东城区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2014年初学校在体育课中引入了跳绳操的教学,希望通过绳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提升学生跳绳的技艺。

专家点评:北京市金台书院小学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跳绳为具体活动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了以跳绳为基础的体育课程体系,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并拓展了体育课程活动资源,促进了家校共同教育的实践探索,学生的跳绳内容在学校、在校外都成为了一种常态的活动,其做法值得小场地、资源相对缺乏的学校参考。

【案例分享二:清华附小】

面临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面临如何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难题,在操作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杂,班级容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有时造成体育课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现象。

解决策略:(1)在学校“健康、阳光、乐学”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体育课程目标指导下,基于学生学段特点及学校的教学资源(软性资源、硬件资源),把体育作为核心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以足球项目为突破口,从一年级开始,班级就开始建立足球组织,班班都有代表队(男足、女足);在班级足球队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了年级的男女生足球队(12支年级足球队),形成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3)通过几年的努力,清华附小基于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构建并实施了“1+x课程”体系,并提出“三个一”,即“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每天1个健身大课间和晨练微课堂、每人1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等9大项目)。体育课比国家规定的课时每周多2节,并按照“有趣、出汗、技能、安全”的原则,立足课堂,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情趣,夯实校园足球的根基,同时引入校外资源。

专家点评:清华附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中心,让学生站在学校的中央、操场的中央、舞台的中央,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资源,创造性的构建“1+x课程”体系,使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及体育学习内容,将体育课堂、体育大课间、体育晨练微课堂、体育联赛有机的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热情、主动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健康的体魄,践行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思想理念,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形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巩固和扩大了校园体育文化影响,形成了清华附小体育特色课程、体育特色活动品牌,体育课外活动资源,使学生终生受益。

【案例分享三:府学胡同小学】

面临问题:活动的班级多、场地没有合理分配和利用;负责班级活动的老师(班主任为主)组织学生们锻炼的方法不当;体育教师在大课间中的作用与任务不明确;学生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练习积极性不够高。

解决策略:学校校长负责督导体育大课间活动;体育组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各班固定场地,安排丰富的活动内容,同时有具体的实施措施、组织形式严谨;固定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跳大绳、跳小绳、跑软梯、仰卧起坐四个内容),采用循环练习的方法;同时各班级有自主活动空间,并在本班所在的区域内以班级为单位练习;并由班级选择集体练习和活动的内容(此内容各班自主设计,但必须经体育组认定),学校每学期以班级自主选定的项目为内容,在体育节和运动会中展示、比赛、分享。

专家点评: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采用固定活动地点和活动内容的方式,运用循环练习法解决场地小、人员多,班主任组织体育活动经验不足的现状,采用统一规划,技术指导和把关(体育教研组组成专家组,对活动内容、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的方式,使班级集体活动便于组织,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使大课间活动效果好、效率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每学期班级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方法非常有创意,它既凝聚了班级智慧,又提高了集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形成了以班级活动为特色的集体锻炼内容,丰富了活动形式和内容,激发了师生的想象空间。

【案例分享四:立新学校小学部】

面临问题:学校场地资源较好;同时学校开展定向越野活动和定向运动有一定的基础,也参加北京市及全国的各项赛事。但全校师生对定向越野比赛和定向运动的认识不够,参与性不足。

解决策略: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定向运动”展示、宣传、推广活动。

第一个环节(准备环节):全体师生、家长、嘉宾就位后,播放有关学校定向运动的视频、定向运动花絮及北京市定向运动的传统校比赛图片;介绍学校的场地设施安排,并播放学校近年获得的成绩,使大家了解定向运动项目的特点、比赛方法、锻炼和教育价值,并由学生担任现场解说。

第二个环节(过渡环节):各班级参赛学生入场,并由学生介绍各班级定向运动队的情况,以及学校预赛的程序和结果,最后由学校的体育教师介绍定向运动和定向越野的成绩记录方法和比赛规则。

第三个环节(核心环节):学生参赛队(每队8人,4名后备学生)邀请2位家长共同参加比赛活动。

第四环节(扩展环节):现场邀请嘉宾、家长体验(提供简单的体验路线,使他们亲身体会定向运动的乐趣)。嘉宾和家长体验时由解说员(学生担任)进行常识性讲解,学生辅助指导、参与者体验。

专家点评:定向运动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益智性为一体,是一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寓教于乐的运动方式。学生在快乐的体验和游戏中脑、身、心活动达到完美结合,学校以亲子运动会方式,展示、宣传、推广定向运动,为实践性课程提供了空间。

三、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实施策略

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品牌的形成,是在教育目标统领下,基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资源、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生与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以上案例是学校、教师、学生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实践智慧的结晶,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活的教材资源和经验分享。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实施策略如下: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科学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根据学校资源、解决教学与活动组织中的问题,将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将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活动内容、体育大课间活动整合,逐步形成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形成体育课程开放性、课程资源发展性、课程动态生成性的良好循环。

(2)学校体育特色活动实施需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以及学校师生、家长共同认可的体育价值文化追求,制定长远规划、确定具体目标,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现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校文化环境的发展。

(3)学校体育特色活动的形成过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学生的锻炼兴趣、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校的理念与定位、学校的资源、家长的态度等等。本文希望通过优秀案例分享,与大家共同探讨实施特色活动过程的策略,丰富体育特色活动设计思路,改进和完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学校课程资源的拓展,为校外体育活动的设计、开展、实施提供参考,使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组织实施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