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的参评办法是什么?
2016-05-25
为让尽可能多的优秀新闻作品顺利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范围,中国记协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改进参评办法,形成了以单位组织报送为主,新闻教研机构推荐、个人自荐以及社会各界他荐为补充的参评机制。
20多年来,组织报送是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主要渠道。每年年初,中国记协制定并下发当属中国新闻奖的报送工作通知,规定备单位报送数额、比例要求等。各地区、各单位按照《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成初评评委会,对相关新闻单位组织推荐的参评作品进行评审,并在公示后报送参加定评。目前,除《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5家中央新闻单位直接向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报送作品外,其他各新闻单位均须经本单位内部民主推荐、评选和公示,然后将选出的作品交到本单位所在的初评评委会参加初评。
受中国记协委托承担初评工作的报送单位共有45家。其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承担军队系统的作品初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承担中央三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作品,以及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新闻节目直播等专项作品初评;中国产业报协会承担其会员单位作品初评;《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单位作品由部委专业报初评委员会报送;各省(区、市)和新疆兵团新闻单位作品由当地省级记协组织初评报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担全国网络新闻作品初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承担新闻摄影作品初评,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承担新闻漫画和新闻版面初评,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承担新闻专栏和副刊作品的初评。
2014年,为增强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新闻界建议,中国记协增设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等11家新闻教研机构为首批试点报送单位,探索优秀新闻作品他荐办法。这些单位每年可根据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推荐优秀新闻作品参加定评。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通过这一渠道报送作品63件,其中24件获奖,获奖率达到38%。为进一步拓宽优秀作品的推荐渠道,今年中国记协又新增了天津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等7所高校新闻学院为试点报送单位。参与试点的单位今后还将视情况逐步增加或减少。
中国记协对自荐(他荐)作品参评办法的探索始于2009年。考虑到对个人或社会单位推荐作品的真实性进行核查的必要性,尽量避免参评作品数量过大给评选工作带来的影响,采取了把自荐(他荐)作品返回刊播单位审核并占用其名额报送的办法。这使得自荐(他荐)渠道形同虚设。为使自荐(他荐)参评渠道真正发挥作用,2014年,中国记协全面放开自荐(他荐)参评渠道。在各级推荐单位、报送单位受理自荐(他荐)作品的基础上,中国记协也直接受理来自社会各界和个人的自荐(他荐)作品。2014年有30件新闻作品“试水”自荐(他荐),5件作品获奖。2015年自荐(他荐)作品数量达到201件,20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3件。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自荐(他荐)工作为优秀新闻作品打开了参与评奖的大门,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新闻工作者反映,对于经过三级评选机制报送参评的作品来说,这些自荐(他荐)作品没有经过初评和公示环节就直接跳过“初赛”,进入“决赛”,明显不公。同时,参评作品数量成倍增加使评选各环节工作“压力山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增强全面放开自荐(他荐)参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2016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中明确规定,凡推荐参评,必须进行公示,申报参评材料时,要同步提交公示依据。对收到的自荐(他荐)作品,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将委托18家试点报送单位进行初评,在定评会前淘汰明显不符合“评选标准”的作品,确保审核委员会和评委会的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