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为何铩羽而归
2016-05-25
“请给好电影5分钟的机会”,这是一篇为己故导演吴天明的影片《百鸟朝凤》说话的文章里写的。这部影片5月6日上映,在9大院线排片占比仅1.98%,随后又降至1.28%。不少影院每天仅排一两场,还都是早间、下午或半夜,要看这部电影,本身是个挑战。这就是市场,既然行情不好,影院就安排不了好时间,既然安排不了好时间,那就更不容易看到。
不过,据说电影还是好电影,得过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有徐克、黄建新、张艺谋等导演吆喝,豆瓣网、时光网上得分也较高。那么,这部电影在影院的惨淡命运,似乎又不是优胜而是“优汰”。这我们当然也理解,市场上只有一个标准——票房。
当我们说到文艺,总是讲不能唯票房论、唯点击率、唯发行量等等,总之不能唯市场。但任何东西,放到市场上,标准又变成了一个,影院就是“票房面前平等”,网站就是“点击面前平等”,杂志就是“发行面前平等”。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指挥棒,一个指挥棒是反对唯票房、唯点击、唯发行的;另一根指挥棒是票房、点击和发行。哪一个指挥棒管用一些呢?最终是市场的指挥棒生效,而另一根指挥棒,不管是谁在挥,都落不了实。
《百鸟朝凤》介绍说是讲黄土地上两代唢呐艺人的故事,关注了唢呐手艺在时代剧变中的传承与衰落。导演用电影来思考唢呐艺术的命运,我想,电影艺术自身的命运恐怕也是一样,陷于了院线和市场的夹缝之中。人们相信市场、依赖市场,结果并不见得就得到了好的艺术,而是得到了流行。流行当然也是艺术,但多属“丰富的喧嚣”“驳杂的单调”,追求的是最广泛的市场,而体制性地排斥生命的个性体验。
《百鸟朝凤》2012年拍成,2013年获金鸡奖,2014年吴天明去世,2016年上映。这部影片为何不是拍成时上映、获奖时上映,甚至导演在世时也没有上映,而是到2016年5月上映,搞不懂。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几乎每一部电影上映,都得造造势,而这部电影却是悄然登场。既然口碑好,艺术水平高,为何媒体又没有加以报道?
今天的娱乐新闻,无论网络还是报纸、电视上,都是车载斗量,狂轰滥炸,一派繁荣的样子,一派正经的样子,仿佛都是堂堂正正的公共舆论,但实际上呢?大概就是通稿新闻、发布会新闻、 经纪公司新闻、发行方新闻,你有造势活动,邀请了媒体参加,给了记者一些甜头,于是就有新闻。活动规模越大,投入越多,新闻就越是铺天盖地。而像《百鸟朝凤》这样,没有什么活动,没有什么运作,也就没有新闻,媒体也不会报道。
娱乐新闻这一行当,很难说有独立的立场和判断,无所谓独立的新闻,而是随运作者、经纪人、发行方、资本力量起舞。这就打破了一个与媒体有关的神话。这个神话是说,媒体的问题在于不够市场和不够自由,只要让市场去决定,让记者去任意写,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传播生态,让人们获得真正值得了解的东西。
事实上,相当长时间里,娱乐新闻无所谓约束,传播的自由是充分的,市场的决定性是充分的,但产出的,不过是资本对舆论的控制,各种八卦,各种绯闻,各种莫名其妙的争风吃醋,以及各种经纪公司发布的新闻,不少记者成了片方、制作方或院线的提线木偶,请去看片、探班、联欢,然后热烈地报道,芝麻大点事儿可以翻来覆去。
不按照商业规则走,就不会获得承认,《百鸟朝凤》是一个例证。没有商业运作,就没有媒体支持,没有院线排期,一连串的默杀,看起来挺正常,就像影片原本就是失败之作,只配在市场上铩羽而归。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趣味怎样被商业体制构造,成为商业的操作的对象,而不再是一种真正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从《百鸟朝凤》可见一斑。